第638章

  “也好,有宋先生出马,不怕柳公不同意。”薛如英感慨一声,朝堂变化太快,短短半年六部尚书已经换了一半。
  柳尚书因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被圣人调去了光禄寺,做一个主管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的公卿,虽官位只降了半品,但实权却一落千丈。
  这样也好,最起码柳公不能对百里谦有意见了,百里谦如今也算是圣人面前的红人,将来是要重用的。
  “嗯。”柳锦书完全没有感觉,柳公的职位如何她并不关心,反正她身后还有柳氏家族撑腰,就算她阿耶有意见,还有她阿娘和祖父呢。
  “那你呢?”薛如英的眼神往桑榆身上一甩,“你和崔叙的婚事在何时?我瞧着你们两个倒是一点儿也不急。”
  桑榆听罢,抬头望天。
  “装模作样也没用,你若是不愿意说,我便去找长公主问。”薛如英没好气道:“想来长公主是愿意和我说道说道的。”
  “别,我说。”桑榆立刻服软了。
  没办法,升平长公主的战斗力太强了,尽管她和崔叙已经委婉地说了好几次,等过了这段繁忙的时间再商谈此事,可是她好像听不见似的,整日忙着张罗这儿张罗那儿,整个长安的贵妇人都知道她就要有儿媳妇了。
  可惜桑榆的身份还没过明路,升平长公主满肚子的闲话无处可说,恨不得拉着每个知道内情的人说道一遍,若是叫她和薛如英见了……
  桑榆打了一个冷颤,估摸着她和崔叙的所有往事都要被扒出来。
  “崔叙说,大约就在明年三月。”桑榆乖巧回答道,这是前两天崔叙透露给她的。
  “半年?”薛如英啧啧两声,“他这是急了啊。”
  婚事素来繁琐,崔叙不想拖延时日,也不想委屈桑榆,生生地争取到了半年的准备时间,这对按年走流程、计算时日的皇家婚事来说,已经是最快的了。
  见薛如英还想问细节,桑榆眼急手快地堵了回去,“莫要说我们了,你呢?打算一辈子不回来了?”
  说到这里,薛如英愣了愣,缓缓道:“不了,我在边关挺好的。”
  边关比长安要冷清,可也比长安要肆意些,她没事的时候去草原跑个马、打打猎,赶上太平的时候,还可以去看看萧元归。
  除了见不到桑榆他们会时常想念一下,其他一切都好。
  桑榆张了张口,很想问问她和窦玉成以后会怎样,但她还是没问出声,薛如英明显对窦玉成无意,而窦玉成顽劣的外表下也在试着放手,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终究强求不得,还是随缘吧。
  三人又说好些悄悄话,一直到前面传来动静,她们才回去。
  是蓁娘带着燕娘回来了,薛如英立刻抛下桑榆和柳锦书,抱着蓁娘和燕娘不撒手,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百里谦蹙着眉,迎上了柳锦书,轻手轻脚地将她扶到胡凳上坐下,轻声呢语。
  方录事和贝赫拉姆正在讨论新的游记,周良才则时不时地插嘴说上两句不着边际的话。
  被压在柜台前当了半天掌柜的窦玉成,二话不说挂上了停业的木牌,招呼着大厨准备上菜。
  夜晚如期而至,暮鼓敲响,坊间的灯火一一亮起,照亮了门前的路。
  疾驰的骏马呼啸着停下,桑榆举目望去,见崔叙翻身下马,长身玉立,与她遥遥对望。
  时间仿佛静止住了,桑榆想,这应该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吧?好友相伴,知己在侧,还有所爱之人携手余生。
  “你来了?”桑榆笑着伸出了手。
  “嗯。”崔叙轻声答应,快步走到她的面前,与她双手交握,“我来了。”
  迢迢星河、皎皎明月,小小的东隅居灯火璀璨,嬉闹不止,数十人将黑斑长桌围坐的满满当当,肆意畅饮,那特意摆放在一旁的胡凳上,似乎也有爽朗的笑声传出。
  长安啊,真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全文完。
  番外一:公主
  升平公主年幼的时候便是一个大胆肆意的小娘子,她的阿娘只是一个才人,在圣人的三宫六院中平淡的像是一个隐形人,连宫女都敢随意忽视她,直到弟弟出生,她才被封为婕妤,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可惜她的命实在太苦,生下弟弟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升平只好带着早就丧母的安和和弟弟在后宫艰难求生,那时候后宫有一个太监,人高马大,气势威武,乍一看上去不像是个太监,倒像是个上战场的将军。
  升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在进宫之前是个边关将领,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罚了宫刑,升平很高兴,逼着他教自己兵法谋计,那太监先是不愿,后来许是被缠烦了,倒对她知无不言了,但始终不愿收她做弟子。
  升平觉得无所谓,在她看来,名份都是虚妄的,她既不会因为他太监的身份看轻他,也不会用一个师徒之名约束自己。
  后来内乱爆发,长安岌岌可危,那太监在一场变故中被贵人乱棍打死,宫中越发的不安全起来,虽有着公主的身份,升平却觉得自己和弟弟妹妹随时会死去。
  她花了所有的积蓄,将那太监送出宫安葬了,然后跪在圣人面前,自请去战场。
  那时候圣人的身子已经不大好了,皇子们为了夺位,斗的你死我活,偌大的皇室竟然不如一个公主有志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