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圣人答应了,糊涂的脑子里想的是前方的战士若有皇室公主压阵,兴许能提升些士气,完全没有惦记女儿的安危。
  那一年,升平刚刚及笄。
  三年后,大兴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她带着满身的荣耀回到长安,从圣人的手中接过了金吾卫鱼符,暂代金吾卫大将军之职。
  “阿姐,你年纪不小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了。”十岁的圣人如是说,眼里满是担忧,阿姐这般凶悍,到底谁能降的住哦?
  回答他的是升平的一个爆栗,“小孩子家家的,胡乱说甚?”
  “我哪有胡说?”小圣人不高兴地反驳,“寻常小娘子十五、六岁便嫁了,你若不抓紧时间,好的郎君都被挑走了,连安和阿姐都嫁不出去。”
  “就你会操心。”升平剑眉蹙起,随即又道:“不过安和的婚事确实可以考虑了。”
  对于自己的婚事,升平完全不在意,她在军中混了三年,见多了男子,有威严霸气的,有正义刚强的,偏偏她一个都没瞧上。
  当然,没看中她的也有不少,谁叫她打起仗来比男子都要凶残呢?
  说到安和,升平却起了心思,这个和自己一同长大的、胆小的妹妹,需得找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相配,才能好好保护她。
  朝中的年轻郎君?不成,他们不是年纪太大,就是过于滑头,安和单纯,容易被骗。
  军中的血性儿郎?不成,他们都是三大五粗的汉子,说起话来像是吵架一样,安和不得吓哭?
  那就世家子弟?似乎也不成,据她所知,长安的这些世家子弟大多纨绔,仗着家族势力寻欢作乐,不是良配。
  这也不行,那也不成,愁坏了的升平长公主觉得需要跑个马发泄一下。
  适逢登高佳节,又是难得的太平日子,长安的百姓和贵人三两出行,结伴去登高望远,升平一个人也没带,骑着马儿独自去了去长安城外的白鹿原。
  白鹿原地势略高,有高山耸立,是最好的登高之地,文人墨客常聚于此。
  升平对此吟诗作对避之甚远,她只想痛痛快快地跑个马,在军中自在惯了,回到长安什么也做不了,委实无聊的紧。
  痛痛快快地跑了半个时辰后,升平舒畅了,这般肆意潇洒的日子才是她该过的嘛。
  她觉得有些口渴,想着去找个摊贩买些水喝,这里虽离长安城远了些,可附近村子的百姓会时常挑些糖水吃食来卖,做些小生意。
  达官贵人可能会看不上这些小吃食,但她不在意,在军中什么东西没吃过,有甚好讲究的?
  升平一边悠闲地牵着马儿,一边往官道上走去,这些小摊小贩会在官道两旁叫卖,最是好找。
  果然,刚走了一柱香功夫,就见一个挑着糖水的小贩正在吆喝,她心中一喜,正想着要去买碗吃吃。
  却不想,人还没到小贩跟前,身子却被几个粗暴之人推搡到一边。
  那是几个长得虎背熊腰的汉子,个个面露凶光,将一个年轻的书生围堵在一旁。
  “你这小子好不知趣,老子的事儿你也要管?也不打听打听老子是谁?”领头的汉子道:“你速速离开,别挡了老子的道儿?”
  那书生模样的青衣郎君长得眉清目秀,看起来不过弱冠年岁,他挺直腰板子,与那些大汉争辩,“这老人家好好的做生意,又没碍着你们的事儿,你们何必驱赶他?”?“怎么就没碍老子的事儿了,老子告诉你,这里是老子的地盘,他想在这里摆摊儿就是不行!”那大汉道:“想在这里做生意,需得问过老子答不答应!”?“你这话好没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乃是京郊之地,圣人目光所及,怎能由你信口开河,平白占了去。”青衣郎君丝毫不惧,据理力争,“莫非,你乃是皇族之人?”?“你!”大汉怒道:“小子,废话少说,你只要知晓想在这里做生意就要听我们的,你想替他出头也行,给老子十枚金子,老子就让他在这里呆着!”
  “你抢钱呐!”青衣郎君身后的小厮不干了,“这条路上的小摊加在一起还没十枚金子值钱,你这是不知……不知…… ”
  “不知所谓。”书生扭头悄悄提醒。
  “对!不知所谓。”小厮跟着大喊。
  升平看在眼里,满心都是笑意,这个小郎君倒是有趣,只是他穿的儒服朴素大方,身上也没什么贵重物品,看起来也不像是家世显赫之人,怎么就如此大胆呢?
  难不成有旁的依仗?
  她来了兴致,水也不喝了,双手抱胸,站在人群中看起了热闹。?事实证明,升平想的多了,那青衣郎君就是单纯的傻气!
  “小子,你这是在找死!”大汉可听不懂书生文绉绉的话,他也知道是在骂人的,当即怒不可遏,举起手中的棍棒就要打下去。
  “你这郎君好不讲道理,某意与你理论,你动手作甚?”青衣郎君一看不妙,连忙手忙脚乱地躲闪起来,他躲的很有技巧,每次大汉的棍棒打下去的时候刚好能避开。
  大汉打了几个来回,只碰到了他的衣袖,顿时更气了,“都给我上,我倒要看看他能躲到何时?”?“喏!”他身后的汉子答应一声,齐齐将人围住。
  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对上好几个壮年大汉,在场的百姓忍不住发出唏嘘的声音,想着这个书生怕是难逃一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