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39节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39节

  “卑职唐永安见过李大人。”
  李适一脸笑意的扶起唐永安,随口说道,
  “不是给你说了吗,你是我的人,以后那些虚礼就不用了。”
  唐永安抹着额头的细汗,点头哈腰的说道,
  “礼不可废啊,再说这也是我对李大人的敬仰之情。”
  李适也不给他废话,“好了,这次来我是有要事要安排你去干的。”
  见李适是有事,唐永安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是要用自己,那自己就安全。
  “李大人请说,卑职一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
  李适见唐永安长得一个圆圆的喜庆脸,很有亲和力,是干这种事的好材料。
  “我们京营要开设几个作坊,以后军饷的开支就靠它了。”
  唐永安???军饷就靠它?那大家不得都饿死。
  虽然疑惑万分,但是唐永安不敢说出来,还是点头哈腰的说好。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先开一个纺织作坊,名字就叫大明织造总局,纺机上个一万台,先试一试水。"
  唐永安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终于忍不住说道,
  “李大人,这个织造总局是干什么的啊?”
  李适瞥了他一眼,这都不知道?
  “当然是纺布的啊。”
  唐永安又小心翼翼的说道,“那也用不了一万台纺机啊。”
  李适不屑的说道,“这只是一期项目,后面还有二三四五。。。期。”
  唐永安觉得这个李大人实在太天马行空,但还是问出了关键问题,
  “这工人怎么找,还有这纺机可是要钱的,一万台所需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李适不耐烦的说道,
  “京营士兵的女眷那么多,找点人来我们作坊纺布便是,纺机找其他商人买便是。”
  唐永安再次问出关键问题,
  “那买纺机的钱从哪里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李适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把那些商人请到我们京营里面来喝茶,能赊账的就放他们出去,不能赊账的就让他们住在京营,难道我们手里的兵是吃素的吗。”
  唐永安顿时哭丧着脸,这个李大人真的比土匪都是心黑啊,自己要是真的这么做,那还不得被罢官杀头。
  第60章 筹备作坊
  这些年,京师的商人哪个后面没有靠山,全是那些皇亲国戚,勋贵大官。
  要是自己真的打劫这些商人,他们后面的人还不得把自己给撕碎。
  想到这里唐永安不由瘫倒在地,哭哭啼啼的说道,
  “李大人,你放过我吧,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不敢干这种事。”
  李适当即装作生气的样子,
  “哼,唐永安,没有想到你居然还是成国公的同党。”
  果然听到李适这话,唐永安马上停止了哭泣,但是满脸绝望,看来还在权衡利弊。很明显要倾向李适一点,毕竟李适的威胁就在眼下。
  李适又趁机说道,
  “你给我办事,怎么可能让你去送死。你可是我手下的亲信大将,要是轻易把你给搞死了,以后谁还敢给我办事。”
  这话没有毛病,唐永安顿时恢复了一点信心,但是还是试探的问道,
  “李大人,你可要保证我的安全啊。”
  李适当即板着脸,大声呵斥道,
  “唐永安难道你真是成国公的同党?”
  唐永安顿时不再哔哔哩哩,斩钉截铁的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
  “以后你就是我们大明织造总局的局长,品级待遇同总兵一样。”
  唐永安顿时感觉骨头都要轻了二两,先不说跟着李适安全不,但是这个升官速度那真是杠杠的。
  本来唐永安是参将,正三品的武官,京营里面这种官一大票。但是现在自己居然是那什么局长,正二品的武官。
  这参将到总兵这道坎可是武官一生的坎,要是没有特别的战功,一辈子都休想踏入总兵这种国家一级武将的门坎。
  想想战功,再摸摸自己鼓鼓发福的肚皮,还有稀疏的武艺。唐永安突然发现跟着李大人混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适随手写了一个条子,拿给唐永安,
  “拿去兵部盖玺便是,还有我的事快点给我办,明天我就要看到织造局的工人。”
  唐永安拿着李适的条子前往兵部,上面写着业务需要,现在京营新设一衙门大明织造总局,最高领导便是局长,品级待遇如同总兵。
  唐永安现在都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才发现是真的,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正二品的武将。
  将条子递给兵部后,唐永安就走了。他知道兵部需要走流程,但是李大人乃是兵部侍郎,这种事问题不大。
  现在唐永安才来考虑如何完成李适的任务,李大人说明天就要见到工人,那自己必须今天就要搞几张纺机,找一点工人,明天就要看到动起来。
  于是唐永安找到自己原来所管辖的两个千户所,把千户,把总通通叫过来开会。
  不要看到唐永安在李适面前点头哈腰的,在这些下属面前,唐永安的气质拿得挺高的。
  “明天你们手下弟兄每人出一个会纺织的女眷,进入大明织造总局公干。”
  当即便有千户问道,
  “参将大人,这大明织造总局是干什么的?”
  唐永安当即很不满的说道,
  “以后不要叫我参将大人,我现在是大明织造总局局长,以后要叫我局长。”
  千户很识趣,马上改口说道,
  “唐局长,这大明织造总局究竟是干什么的?”
  唐永安满意的点点头,脸上洋溢不住的笑意,
  “这大明织造总局是兵部侍郎兼京营协理大臣李适大人亲自设计的,经兵部同意后成立的新衙门。”
  “这局长乃是正二品的武官,品级待遇和总兵一样。”
  原来是升官了,还跳过副将升到总兵了,这些原来的属下马上马屁拍来,唐永安顿时感觉飘飘然。
  只有原来那个千户很想知道这大明织造总局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是他还是很识趣的闭上嘴巴,等到把唐永安恭维舒服了才继续问道,
  “唐局长,那这织造总局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何要让手下弟兄的女眷来这织造总局公干。”
  唐永安知道织造总局就是织布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是为了自己的逼格,唐永安夸大其词的说道,
  “织造总局说直白一点便是织布的,但是不是简单的织布那么简单,这是一个一期项目为一万张纺机的大工程。”
  这些属下也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但还是听懂了一万张纺机,这可得多少钱啊。
  但是还是有人问出来关键问题,
  “那局长大人,这让女眷到这织造总局公干会不会让手下的兄弟抵触,还有到你织造总局有钱拿吗。”
  唐永安顿时学李适一样板着脸,
  “那我可不管,反正明天你们要把人给凑齐,谁要是掉链子我就收拾谁。至于钱吗,肯定是有的,有的。”
  说到钱唐永安就有点不自信了,也不知道李适的打算。先把人骗来再说,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
  人有了,便是作坊的选址。这些年京营什么都不多,营房地盘那肯定是多的。
  唐永安找到了一个靠近京营以前是存放兵器铠甲的库房,现在空空如也。
  好在这里距离京营有点距离,但是又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关键是大而且还可以兼顾男女之防。
  明朝开始男女之防慢慢兴盛起来,在满清达到了高峰。还好是京营,大家都是自己人。要是去外面找女工来纺织,可能就很难招到了。
  地方搞定后,那就是纺机。唐永安跑到几个市场去考察以后便发现,有南方的丝织品纺机,北方的棉织品纺机。
  而能拿到市场上来卖的,数量稀少,价格高昂的小型纺机,一般一二人便可操作。
  唐永安想着怎么也得搞几十张回去,不然李大人的面子可不好看。
  于是唐永安便和商人商议购买纺机,价格高达二十余两一台的纺机订了五十台,全是北方的棉织品纺机。
  为了能明天见到货,唐永安忍痛付了一百两的定金,约定明天现场结算。
  至于剩下的一千余两唐永安肯定是不会给的,到了京营的地盘就像李适大人所说的,难道我们手里的兵都是吃素的?
  第61章 整理门面
  第二日,李适便去看大明织造总局到底搞成什么样了。
  在唐永安的带领下,李适来到了大明织造总局的门口。
  只见大门锈迹斑斑,墙体掉皮严重,漆面更是一塌糊涂,给人一种衰败的感觉。
  李适当即提出了自己的不满,“这是什么破地方。”
  然后李适语重心长的对唐永安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