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尺寸似乎有些大。”
爱洛跟着科特娜将格丽斯殿转了个遍以后回到会客厅,看着明显比普通房子高出很多的斑驳墙壁,皱眉道:“如果不拆掉做成壁画或者贴新的壁纸,想全部遮住,没有10英尺的画很难做到。”
“是,公主也这么说,但觉得没必要。”科特娜总算漏了一句殿下的想法。
爱洛想了想,说道:“画纸没有这么大的尺寸,即便有,背后是凹凸不平的石膏线条,也要木板支撑,到时候搬运安装很麻烦。现在有一种画布基材,高度够,但宽度不好说,可能需要拼接。”
“全遮住不现实,将来想挪动更换也不方便。只要挂在比较重要的地方,展示出新气象就行了。”
科特娜的意思是不奢求完美解决破损问题,把人来人往明显的地方遮挡一段时间,将来肯定要大动,现在是紧急措施。
“这样也行。”
有方向就好办了。
爱洛计算了半天,最后定下使用宽度不小于4英尺,高度在5到6英尺之间的画布,必要时可以拼接。
内容为绿色系列的春季田野风景,包括但不限于草地,山谷,树林,花园等等,需要展示出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意境。
科特娜给出的最终价格不算高,300几尼一幅,但作为画廊成立之后的第一张新订单,爱洛非常满意。
这都好几个月了,画廊经营的马马虎虎,全靠以前的订单支撑,零星的销售聊胜于无,主要用来维持和签约画师们的关系。
这种预付全款的团队型定制画,还想要什么价格?
她只需画好样稿,最多动笔描个轮廓,剩下的可以全部交给其他画师。
真的是公主殿下欣赏照应,才会落到她头上。
要知道,如果一旦那什么,从今往后,庞大的皇室宫殿,有的是数不清的房间需要装饰画。
到时候,她绝对能掺和一脚。
什么御用画师的画廊,历史悠久的画廊,都得笑脸相迎,大家算同事了呢。
回到一里街,爱洛迅速召集管理团队开会,要求尽快采购合适的画布和足够的颜料画具,并且开始调配画廊的人手。
另外,还要统一口径,告诉管事们该如何应对各方询问,避免手忙脚乱说错话。
现在,整个兰吉利的上层贵族都盯着舍维斯特尼宫,她这种临时卷入的小人物不可能被忽略,挣钱的同时也要防止被人利用。
制定好最新计划,爱洛直接去了顶楼画室,构思许诺给公主的三种风格装饰画。
考虑到写生限制和实际需求,爱洛决定先画一幅以沃兹城堡为蓝本的印象风草地,希望公主看到熟悉的景色时能唤起少时美好的回忆。
然后是湖水图和树林图,预备采用半写实,强调光感和质感的画法,以此来划定画廊未来业务的范围。
这是一个脱胎于《喝下午茶的伯爵夫人》肖像画,难度降低技法独家,影响力略小的领域,不跟风不冲突,主打高调成名,低头发展。
用了一周完成样稿,爱洛找来加西亚画廊的两位中层负责人,偏重于肖像的比利·约瑟夫,和在四季风景画中有独到见解的巴瑞·布莱特,讨论这张至关重要的皇室订单。
“最近的确有同行来打听,但您真的要把画作交给我们?”
比利二十来岁,兰敦的画廊学徒出身,消息灵通,对这单生意背后的含义很清楚。
第一次给皇室供货,爱洛小姐就放手信任,实在出人意料。难道不是应该亲手完成,表明无比重视吗?
“总共二十幅画,交货不能拖太久。以后估计会持续下去,肯定要团队合作。尽早开始,你们各自选定方向,我好针对性的做讲解。”
她的流水线模式和别人不一样,现在的订单有多重风格,一开始就要区分清楚,否则肯定会乱套,让画超写实的人去接印象风的后半段,根本上不了手。
画师当然希望掌握所有风格的全部流程,但学习新的画法总要有个过程,先按订单来,将来再根据进度和个人意愿调整。
“我可以带四位画师主攻这幅《城堡前的绿草地》。”
巴瑞对前一段时间爱洛搬来画廊的《桦树林》很有兴趣,平时有空就去研究,私底下照着临摹过,但画出来总是不太对。
现在机会来了,怎么能放过?
爱洛看向比利,后者点点头,“其余两幅交给我。”
写实质感的两幅样稿,一幅是她最近几个月经过时常见的春泉湖日出景色,另一幅是国王前街隔开宫殿和街道的那一片黄桷树。
原本她为了尝试自己的想法,在卡罗琳的肖像之外,家里也同时动笔了一幅湖水画,只是进度很慢,但基础的空间布局和光影点位已经设定完毕,现在更换一下时间和角度,马上就是一副新画。
至于黄桷树林,大片种植在舍维斯特尼宫的边缘地带。这个临时决定的画面,样稿花了四天,用时最长。
分好团队,爱洛每天抽空给画师们讲授光影的原理布局,因为处于完善第二本书细节的过程中,画作和书稿能够互相印证,又抽调了一小半人轮流上手配合,让三幅画的推进极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