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先皇即位时已经三十二岁,大儿子也已经十岁,早早便立了太子,送到二十岁的沈卫那儿学武。只是固然先皇天资出众,太子却实在不是练武的料,好在先皇和太子都不是肚量小的人,只当来这儿强身健体,并不强求。再后来,先皇有意锻炼太子,早早便给他安排了些朝中要事,太子十四岁便亲政,几乎不再去沈卫那儿习武了,也就是这个时候,严父无暇管教严弘晋,将他送去了沈卫那儿。
京城的太阳真的很烈,即使是站在沈府的院子中的杨树下,严弘晋也被树叶缝隙中露出的阳光刺得眯起了眼。那时的严弘晋才六岁,母亲新丧一年,这一年因为无人照料,他就跟着父亲去兵营里摸爬滚打。严父倒是随了他的姓,严厉得很,他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便把练兵的那套用到严弘晋身上,一旦有错便是蹲马步、长跑、军棍等的伺候,故而小小年纪的严弘晋很早便学会了什么叫做叛逆。
虽然严家军都由严父亲自训练,可都知道朝中多了个名为沈卫的教头,一身武功难得敌手,只是练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在军营呆久了,严弘晋听多了沈卫的名头,也有些想意动,只是还没等着跟父亲提起,严父便要领兵出征,没人管教他了。
严弘晋其实很想跟着一起去塞北——哪个小孩的心中没有做过戎马征战的梦呢,可是父亲不允许,他说刀剑无眼,带着他还要分神保护,是个累赘,要他留在京城好好习武。严弘晋怀疑父亲根本不会好好说话,那股不服气再次被点燃,他站在树荫下,看着跟沈卫说笑的父亲,忍不住轻哼。
倒是沈卫先笑起来:“你这小子,还是个刺儿头。”
严父有些不好意思,斥责严弘晋道:“在家也就算了,出门在外怎么没点礼貌!”
严父哪里懂,严弘晋刚丧母,父亲虽然只有严厉可好歹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可是他却要抛下自己征战边塞,甚至走之前连句安慰都没有。年仅六岁的严弘晋不知道怎么表达不舍,只能用冷酷来假装不在意。
那时候的严弘晋就是这样一个别扭小孩儿。
然而严弘晋没有想到,跟着沈卫习武的这段时光,几乎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日子了。
沈卫二十四岁,刚刚成家不久,对严弘晋而言,他比起师父更像个年长许多的兄长。要练武的时候自然是没话说,不论严弘晋怎么试图偷懒,师父都会立刻发觉他的小动作,笑吟吟拿话激他:“要是这样上战场的话,还不晓得是谁杀谁呢。”
严弘晋有时候觉得那军营里的将士们在骗他,不然为什么面前的师父同他们口中的沈卫完全不一样呢?
那些将士们的口中,沈卫是个强硬而冷酷的人,说要绑着沙袋举弓半个时辰便万万没有打折的可能,不论怎么叫苦喊累,身体不适也要忍下去。按他的话说,那些敌人可不会等你病好了再来打你。
可严弘晋的师父却总爱逗他。
他在烈日下扎马步,师父就坐在树荫里扇着风吃着冰看着,时不时开口提醒他膝盖不要过脚尖,他在梅花桩上练平衡和眼力,师父就神出鬼没,冷不丁跳出来吓他一跳,他举着水桶练臂力,师父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的枝条,隔着老远去够他的腋下,那痒意顺着胳膊传来,害得他把水桶磕到了地上。
然后他就听见沈卫哈哈大笑。
六岁的小孩,只会用沉默来表达不满,抿着唇假装自己很酷很牛。
严弘晋看看因为水桶打翻而打湿的裤子,不理会他的捉弄,默不作声地把水桶打满水,继续举着。湿哒哒的裤子贴在身上,上面沾满了泥点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个泥坑里滚过一样。沈卫以为严弘晋会开口讲话,可他没有,他只是忍受着贴身的黏腻感觉,沉默举着水桶。
沈卫跳到他身边:“要不是我听过你说话,我都以为你是个哑巴了。”
严弘晋还没对这句话表示什么不满,倒是师娘先看不下去,数落了沈卫一通:“你总爱逗他,好歹也记得他才六岁,还要长身体呢,你老这么狠练他,别再压得长不高了,像你一样……”
原本还看戏一般捉弄严弘晋的沈卫立刻急了,只是面对的是自己新婚不久的夫人,沈卫却不敢说什么,只得委屈地撒娇:“我也没有很矮吧!”
见妻子不理会,沈卫立马丢下严弘晋,小跑到她身边,继续道:“是你太高了,外面的男人可几乎都没有我高呢,就算有比我高的也没有我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反正就是不如我,你出门在外可别乱看别人啊。”
平心而论,沈卫不算矮,只是师娘却实在高挑,跟师父站在一起,几乎只差一横掌的高度,所以衬得沈卫矮了些。
训练自己的时候,师父要么一脸严肃,要么便是贱兮兮地捉弄他,此刻却带着些谄媚带着些讨好,委委屈屈地冲着师娘撒娇。严弘晋想,师父像极了崔家嘉平妹妹养的那条大狗,总爱黏着嘉平妹妹,时不时拿头蹭蹭她的小腿,一见到嘉平妹妹尾巴摇得比谁都欢。严弘晋还是头一次见师父这个样子,因此不免有些惊讶,侧目看了他一眼。
小徒弟偷偷投来地目光如有实质,沈卫不好对妻子说些什么,可难为难为小徒弟却再容易不过。于是沈卫清了清嗓子,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正色道:“咳咳,今日练功确实有些累了,那便再扎上半个时辰的马步,射上一百支箭,就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