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回去后林乔还真去找了本小学的启蒙教材,捎给苏正,让陈招男有时间可以去附近的小学听听课。
苏正自己也要上班,没那么多时间,至于那位周奶奶,对方也不识字,就是不知道陈招男愿不愿意走出去了。
除了这一本,她还另外准备了一套《西游记》,一套《水浒传》,准备带去班里做阅读角的第一批书。
虽然只有一个半学期了,但累积知识永远都不嫌晚。林乔直接在教室后面放了个空课桌,贴上借阅手册,专门找了人负责管理。
“借书还书的时候两个人都得签名,也不许在上课的时间看,不然被我抓到,咱们班的阅读角可就取消了。同学们家里如果有看过的书,觉得不错,也可以带过来加入阅读角,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讨论。”
这又是之前没听过的东西,下了课立马有学生围过去,“看看看看,林老师都放了哪几本书?”
别管是不是一翻书就头疼的学渣,他们不借,可也不妨碍他们看热闹啊。
没多一会儿,两套书的第一本就被人借走了,几乎是刚登记完,一圈脑袋就凑了过来。
《西游记》显然比《水浒传》更受人欢迎,每到下课时间,借到那名学生周边总是围满了人。不多久教三四两个班语文的蓝老师也听说了,回家翻翻自己的收藏,送来两本诗集,有喜欢的同学也会借回去翻翻。
除了两位老师,班里其他同学也有把书带过来的,像齐怀文,就带来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
这个比《西游记》还受人欢迎,然后就连齐副校长也知道了,上完课在走廊里碰到林乔,笑着问了句:“又搞新东西了?”
这个“又”字用得就很妙,好像从林乔来了学校,就一直在搞些之前没人搞过的东西。
做实验,弄卷子,现在连语文她也搞上了,弄了个什么阅读角出来。
“我这不也是想提升班里的语文成绩嘛。”林乔倒也坦然,“学生们阅读量太少了,蓝老师也说学语文就得多读多看。”
“这倒是实话。”齐副校长点点头,“不过你自己注意点分寸,别耽误了学生正常学习,这方面应该不用我多嘱咐。”
这意思就是学校不反对了,林乔也就笑着点头,“知道。对了,我这还有个更新的,您要不要听听?”
她说的是阅览室。
现在就搞图书馆显然不现实,哪怕是四十年后,有些中小学的图书馆也形同虚设,根本就没几本书。
阅览室就不一样了,可以放书籍,也可以放报刊,方便学生在里面阅读,也可以在里面上自习。
不过这个也还是够新了,齐副校长闻言沉吟半晌,并没有给出答复,“我回去跟曾校长商量商量。”
能商量就好,林乔也没想现在就能把后来那些东西都搬上来,点点头,回了办公室。
没想到刚坐下,就有邮递员来送她的电报。
电报是刘玉兰发过来的,上面只有两个字——“电话”,显然是让林乔给她打个电话。
现在距离放学就剩一节课了,林乔琢磨着刘玉兰找自己是因为什么事,等晚上回到家,才给刘玉兰打过去。
“乔乔你上回不是问我岳华的事吗?”刘玉兰显然一直在等着,来接的很快,“我这两天又帮你打听了下,她的确是郭燕她舅妈亲生的,村里人都见过。不过她小时候也的确有一年多没在这边,跟着她妈回老家了。”
这让林乔心里一跳,“什么时候?”
“66、67年吧,那时候不正搞大串联吗?郭燕她舅妈被隔住了,一直在老家没敢走。我当时嫁给了你杨叔叔,没在村里,也不知道还有这事……”
第60章 打听
“又去进货啦, 燕子?”
“嗯,店里苹果梨没有了,我去上一点儿。”
“这能干还是你能干, 天天早上三四点去进货。”
“去晚了好的也没了, 我这就指回头客呢, 总不能卖人家挑剩下的吧?”
郭燕一路骑一路跟附近的邻居打招呼, 到了地方自行车一停, 利落地把后座的苹果梨搬了下来。
东西放到门口,她先去把板窗卸了,然后才打开门,又陆续搬出几样水果。
正挑捡着里面不太新鲜的, 准备一会儿低价处理,面前就停了双女式高帮皮鞋。
郭燕随口便问:“要买苹果、梨、香蕉还是苹果梨?酱油、醋、大酱进屋里。”
“给我来一斤苹果梨, 不要苹果不要梨。”来人声音脆脆的,说出来的话却简直像在找茬。
附近邻居皱了皱眉,正要说什么,那边郭燕已经抬起头, 惊喜道:“乔乔?”
“嗯。”林乔笑着点头,“听说你在这边租了个房子卖东西,生意不错啊。”
“哪有什么生意?就是看这边临街路过的人多,过来卖点东西试试。正好这家人嫌临街的房子吵,搬走了。”郭燕立马弯身从箱子里抓出几个橘子递给林乔, “苹果梨就算了,还得削皮, 给你吃这个。”
递完, 这才看到林乔身后高大英俊的年轻男人和不远处停着的吉普,一挑眉, “这你爱人?”
林乔点头,给两个人做介绍,“这是我爱人季铎,这是我邻居兼发小郭燕。”
“你好。”季铎点点头,礼貌地和郭燕打了个招呼。
“你好。”郭燕上下将他一打量,竟然露出松一口气的表情,对林乔说:“还好,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