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舒徊:“……”
怎么赚的钱……
他强调:“灵石们的来路很正经。”
一部分,是游负雪给他的分红。
还有一部分,是当上魔尊之后别人送过来的。
总之……
“靠我的双手堂堂正正挣来的,放心用。”
总之,来路正经,绝无问题。
“嗯,我相信小花。只是……会不会太累了。”
舒徊怔住,旋即认真说道:“一点都不累。”
心中有希望支撑的人,是不会觉得累的。
那一点希望,就是长夜里的明烛,指引着往既定的方向走。
目标明确,方向坚定,希望可期。
怎么会累呢?
一切都是为了那明烛的火光能够再耀眼一些。
“嗯……”
君既明若有所思。
好了,可以肯定一件事,自己的复生离不开舒徊的插手……
游负雪与恒晞呢?
历数前世种种,还能够信任的,只有他们了。
发生在心里的对话,只在一瞬之间。
守城士兵查验完路引,交还给君既明,示意他可以进城去了。
入城门,素问城里最特别的,便是城中空气里弥漫着的、经年不散的沉郁药香——
在官道上排队时,就已经嗅到的香味,进城以后,更明显了。
这种夹杂着一丝苦涩的草木药香,沁润在素问城的风里,在呼吸间的每一处,是素问城百姓,记载素问城历史的方式。
“小花,你知道为什么素问城叫素问城吗?”
舒徊问道:“为什么?”
君既明在经卷中读到过素问城的记载,他一边在街上行走,一边与第一次来素问城的小花解说道:“传说,素问城在建城之初,遭遇了一次莫名天灾,居住在素问城中的百姓们,一个接一个的生了一场怪病,症状相同……具体已不可考,只是说九州的医师看遍了,也不曾找到解症的药方……一时之间,素问城成了一座死城。”
进不来,也出不去。
他回忆道,“而后,有一个叫做素问的人站了出来。书中记载,他以日月精华为辅引,以自身血肉为主药,割肉放血,以济世之心感天动地,成功炼制出了第一剂解药,解决了素问城的天灾怪病。为了纪念他,素问城百姓一致认同,给素问城改了名字——它从前不叫素问城。”
君既明停住脚步,看向前方的青砖黛瓦大院,大门上方的牌匾写着硕大的两个字:
【素府】
“素问就是素家人。”
君既明说道,“自素问舍身制药以来,素家便是素问城的第二个城主——明面上的城主,自然是册封而来,享受正规待遇的那位城主。而实际上,素问城的百姓都把素家奉若神明,说素家是素问城的第二个城主,并非言过其实。”
甚至说得简单了。
册封而来的城主们,在素问城百姓的心中,恐怕还比不上素家的地位。
素家就是素问城里,最硬的那一根骨头。
舒徊同样感知到了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沉郁药香,“所以,这股药香是来自素问的那一道解药么?”
“嗯,书中是这么记载的。”君既明肯定道,“那一味解药,舍去素问的血肉主药外,也是一副上好的定心修神的方子。素问城中遍布药坊医堂,这道药方,不是机密。”
舒徊沉默一瞬,旋即疑惑发问道:“既明哥哥,素问城中的人,究竟是把素家人奉若神明尊敬对待,还是只是把素家人当作一副备用的药材呢?”
药方流传于世,只需要添加素家的血肉……
君既明轻笑一声,打断他的思绪,“这不好说。”
舒徊想起来了。
他说道:“我听过素家的事。”
君既明:“嗯?”
舒徊说道:“据说素家对外声称,只有先祖素问体质特殊,能够达到舍身救人的程度,除素问以外的素家人,血肉功效与普通人无异。”
据说,声称。
很有意思的说法。
君既明回想起素英英的模样,脑海中浮现出他的五官表征,“至少我们那位素殿主,体质不特殊。”
舒徊:“你好关心他。”
“……”
君既明忍俊不禁。
“我只是记性好,恰好还记得见他时的情形。”
他解释道:“我可不会这么关心别人。”
小花勉勉强强:“哦……好吧。”
君既明笑了笑:“你和游负雪吃醋就算了,怎么素英英这种一面之缘的人,也要吃醋?”
舒徊惊醒:“我没有!”
就算从前有……
也在自己和君既明定契之时,全然不在意了。
我是和君既明定契的那一个人。
并且这个契约里,不会再出现第三个人。
如此一来,名字里带“雪”字的游负雪,又如何值得自己在意呢!
他不过是名字里带“雪”,不过是君既明的朋友。
恒晞也是君既明的朋友!
怎么比得上自己特殊?
“好好好,你说没有就没有。”君既明哄道,“我们该做正事了。”
他们在素府的门前驻足太久,已经引来了关注。
感受着周围隐秘望过来打量的视线,以及素府门房光明正大投射过来的怀疑目光,君既明微微一笑,气定神闲上前去,递出了自己的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