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今要道别了。
素衣女子移步至房屋的木门前,伸手帮君既明开了门。门外茫茫雾气弥漫,不知去处,素衣女子缓声说道:“从这儿出去,便是外界了。”
“多谢。”
君既明拱手道谢,飒然转身。
望着君既明的身影消失在门后,被雾气吞没。男孩小平问道:“姐姐很信任他么?”
“我信任他背后的玄清教。”素衣女子说道,“他们玄清教就是这样的,当一件事情发生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绝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小平,也许当年火灾的真相,很快就能浮出水面了,高兴么?”
君子欺之以方。
这位来自玄清教的修士,听过自己给出的线索以后……必然会去探查的。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心情叫做什么。”
男孩仔细想了想,回答道,“姐姐,你知道的,我和小安对父母的记忆很淡了。”
他今年八岁,素问庙火灾发生时,他刚刚出生,尚且没有相处多久,又能存留多少父母有关的记忆呢?
男孩努力在自己的脑海里挖掘,想到精疲力尽了,记忆中与父母两个字挂钩的,还是把他和妹妹两个人埋进藏身地的那一抹温暖。
烧烫的手掌,相对安全的藏身地。
让他和小安等到了姐姐。
……活了下来。
素衣女子笑了笑,说道,“但是你也很信任他啊。愿意主动和他讲素问庙的事。”
方才,正是小男孩主动点了头,素衣女子才和君既明提起素问庙的往事。
“……感觉那位哥哥不一样。”
男孩皱着小脸,似是在冥思苦想究竟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呢?”
再怎么早熟,他依然只是一名八岁的小童。
“妹妹也很喜欢他呢。”男孩伸手摸了摸妹妹的发顶,轻声说道,“这个哥哥把我们当人看。”
平起平坐的人。
“啊……”素衣女子睁大眼睛,良久,感叹道,“这就是玄清教。”
玄清教。
方才,那位修士哥哥就在问姐姐,会不会去玄清教。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
男孩问了出来。
面对他的问题,素衣女子思考了一阵,无奈一笑,“那里应该很好。”
“姐姐真的不会去么?”
“真的。”素衣女子坚定说道,“阿姐不会丢下你们。”
她自称一声阿姐,所拥有的记忆也不过是八年而已。
正如兄妹两依赖她一样,她也依赖着兄妹两而生存。
除了照看平安兄妹以外,她还想知道一件事。
素问庙那场埋葬了平安父母的、让自己浴火而生的那场大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白雾中。
一步迈出,天旋地转,熟悉的失重感袭来……
再次睁眼时,君既明站在刚刚进去的坟包外面,双脚踩在坟包前的土地上,仿佛刚刚坟包里的那扇门是一种错觉,他并没有跟随男孩的步伐掉进那扇门。
但君既明清楚,那不是错觉。
素衣女子说过的话犹在耳畔。
“出来了。”
小花的声音响起,提醒他。
“嗯。”
君既明站在坟茔前,低头思索。
小花晃了晃,感慨道:“夜黑风高月,我们……要去挖坟么?”
君既明一怔,哑然失笑。
片刻后,他说道,“去看一眼吧。”
至于要不要挖坟……
再看。
对于素家“不太平的线索”,素衣女子一共说了两件事,虽然不曾明说,但君既明听得出来,她觉得这两件事有关系。
第一件事,与他们现在身处的碑林有关系。
官庙后山的碑林,由来已久,从前许多人将坟墓埋在此处——这里靠近素问庙,是不少人眼中的风水宝地——靠近素问,怎么不好!
直到八年前的大火后,才被彻底被闲置了。
然而,根据素衣女子的讲述,近期,又有人造访碑林了。
在夜晚,带着尸体造访的那种。
她给出了那几具尸体大概埋葬的位置及时间。最久远的一具尸体,恰好与素正和信中隐约提及的祸事复发对应上了。
第二件事,发生在素家。
来源于男孩小平的消息。
素问城中的接济院虽然不愿意收留他们兄妹两,但偶尔兄妹两要过去蹭饭,是会给的,并不会把他们两兄妹赶走。
因此,兄妹两人对素问城中的接济院还算熟悉。
小平甚至摸索出了最适合去接济院蹭饭的规律:每个月有三天是最适合去接济院蹭饭的,分别是上中下旬的第三天。
那一天,会有一位素家的小公子来接济院探望院里的孩子,院里的伙食比平时会好一点。
但是那位小公子,已经失踪一个月了。
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去过接济院了。
小平对他的观感还不错,第一次没见到小公子时,就去素家外面晃悠,企图打听消息了——
但是一无所获。
时至今日,素家依然没有传出那位小公子的消息,无论好坏。
素衣女子只说到这里,把她看到、听到的事实讲了出来。
“小花,你怎么看呢?”
君既明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但他还是问了问舒徊。
“他可能死了。”舒徊冷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