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说罢,君既明抬头。
  妖气漫天,猖狂无尽。
  居高临下的,把素问城当做了这场试探的素材。
  擅自更改他们的命运,却没问过他们是否愿意。
  ……没有这样的道理。
  君既明一手握住剑鞘,一手按住剑柄。
  只觉心头火烧。
  他手中的剑,是有名字的。
  在镜明城中,他为这柄剑取了一个名字:
  剑名济世。
  取的是“济世者,时局不能仁,当以杀取义也”之意。
  持剑后,他亦在镜明城悟得一招剑式,名曰落红尘。
  以一剑化作红尘帐软烟罗,是至柔至极至冷至无情的问心剑。
  勘破红尘幻梦,自渡不悔。
  而如今。
  君既明站在素问城的高楼上。
  往下看,是城中芸芸众生百态。
  往上看,是曾为故人的敌手,妄图以身代天,摆弄城中众生命运。
  济世清鸣。
  冷光骤然从剑鞘中并发而出!
  剑身映照出君既明冷淡的眼。
  回首前生种种,他不曾后悔。
  心中却有恨。
  亲身经历六百年后的世道,看清从前身边过客的面目……并不能将这恨意消散。
  虚情假意,幻梦无情。
  如他,如众生,如九州,似乎都是天平上可以被称重的筹码。
  但这样,不对。
  不对,就要改。
  他不为自己而恨。
  这一剑,亦不为他自己而出。
  剑光如疾电,如惊雷,如骤雪。
  出则不悔,去而不返。
  伴随着剑一同去的,还有君既明的一句话:
  “——请君,试剑!”
  我是谁?
  我究竟是不是死而复生的君既明?
  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
  答案皆在剑中。
  想要知道,大可自己来寻,而非躲藏在幕后耍弄阴谋诡计!
  剑鸣声响彻了素问城。
  全城的人,无论在哪儿,都听到了。
  拔剑出鞘!
  地上的人驻足,停留,不约而同的抬起头。
  于此时,于此刻,见到君既明朝着天空挥了一剑。
  这一剑,摒弃了一切花里胡哨的技法,只有剑的本意。
  我是谁?
  我为什么习剑?
  我为何而执剑?
  我知我是我,方不悔,方自渡,方自红尘中出。
  见到君既明挥出的这一剑时,若是故人,便应该明白:
  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究竟姓甚名谁。
  他手中的剑换了,但心中的剑没有换。
  问一剑。
  始知六百年魂梦,应是君归!
  这一剑,极其的凛冽。
  是在向藏在妖气背后的妖宣告,君既明回来了。
  问九州四海,踏尽琼台雪。
  君既明的名字,君既明的剑,理当第一。
  破开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的妖气,此剑直取最核心的一点——
  正是那虚空中不断输送妖气来素问城的源头!
  勘破迷雾,确信为敌人,当杀之。
  是济世者不可少的杀心。
  这一剑,十分的温柔。
  此乃济世者常怀的一颗慈悲心。
  是要素问城里的无辜之人,都能够在妖气侵蚀中活下来,恢复本来的面貌,拥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
  而非无知无觉落在棋盘上,不明不白丢掉性命。
  无辜者,不应枉死。
  在君既明出剑的这一瞬,萦回谷中习得的逆仙为凡之术,原本迟迟无法应用在妖气祛除上的道术,忽然与他的这一剑融合了。
  勘破一切外在,人之所以为人,经脉血肉,神魂思想……外来之物与人体内本就有的东西,界限是如此的分明。
  又怎么会割舍不开呢?
  君既明悟了,这一剑亦悟了。
  凛冽的剑光向上、向天空,遮天蔽日的妖气天幕被划破了一道口子。
  温柔的剑光向下、向百姓,于落下的一瞬间,驱使人们体内的妖气离体。
  妖气离体的刹那,凡人陷入昏迷,修士仍然清醒。
  他们……活下来了!
  君既明仰头,紧紧盯着妖气天幕上被他划破的那一道伤口,忽然笑了。
  他轻声说道:“这一式,名为悟真。”
  是他复生以来,挥出的第二式剑招。
  于素问城中,悟得本真。
  悟济世者,杀心与慈悲心缺一不可。
  悟生灵万物,摒弃躯壳的内里本质。
  是勘破红尘万劫,直取万事万物真理要义的一剑。
  亦是没有技巧,平铺直述的一剑。
  至简即至繁。
  千难万劫,唯我一剑来破。
  紫府神台,仙基之上。
  小花安静的睡着了。
  他在紫府神台之中的长生花化形,被君既明的灵力包裹着,裹进了一颗圆滚滚的金丹里。
  挥一剑,悟真道,直取识微境大圆满。
  而后,毫无障碍,入金丹期。
  君既明感知到神台里的情形,心中安定,继续朝着天幕那道破口说道,“如今,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天幕中的幽蓝妖气凝固了,不再流动。
  他以识微境挥出的一剑,却是无意中凝练了他前世神识的修为境界,重创了那位幕后躲藏的妖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