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秋千是他叫人刚弄的,架在两颗梨树中间,上头刷了红漆还铺了软垫。
  闻着满园的槐花香,许昭有点嘴馋。
  想吃槐花包子了。
  槐花团子也成。
  嗯...
  无聊啊。
  他跨过秋千,把腿搭在架子上,歪歪扭扭地斜坐着。
  前院儿还热闹着,老管家一声声吆喝着礼帐。
  说话间听着又来了几拨人,像是个武将,嗓门极大,想必半个时辰都消停不了。
  回府这么几日,年牧归不是在宫里呆着,便是去军营里,好容易处理好军务,又要回府应付这么些来奉承的客人,弄得许昭都好几日不曾跟他见面了。
  官太太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啊。
  官...夫人。
  “夫人,”怜怜带着前院几个小厮过来,连同一个大箱子,“永宁侯夫人送来的,说是时兴的衣料,您瞧瞧?”
  许昭掀开眼皮,看了眼那个大箱子,崭新的红漆,锁扣上镶着老大一颗红宝石。
  “哦,知道了,”许昭垂下眼皮,晃着秋千荡了几下,“有吃的么?”
  “吃的?”怜怜摇头,“应当都是些布料,没有吃的。”
  “咱们小厨房有点心么?”许昭问。
  “有,”怜怜示意小厮把箱子抬到库房,“夫人想吃什么?”
  “槐花包子,有么?”许昭问。
  怜怜摇摇头。
  “那槐花团子呢?”许昭又问。
  怜怜又摇摇头,“夫人若是想吃,这便叫人来摘,很快的。”
  “好,”许昭撸着小狐狸脑袋,“多放些糖,嘴里没味儿,想吃点甜的。”
  怜怜笑着道了声“好”,叫人拿棍子摘槐花去了。
  槐花结得一串串、一堆堆的,特别好摘,棍子上绑个铁片,随便一拽便能摘下好几串。
  在槐花树下铺上一层布单,一会儿便摘了一箩筐。
  “这些洗干净,去给夫人做槐花包子,要咸香的大肉馅。”
  “这些加上枣泥,拌上粗蔗糖,便做槐花团子。”
  “这些便留起来,待我晚上得了空,给夫人做槐花蜜吃。”
  许昭听得很是满意,心情都好了很多。
  他把腿收回来,坐正了在秋千上荡几下,抓抓头发,眉头一皱。
  “要做这么多点心,这点槐花怕是不够,咱们院儿里这么些人呢。”
  许昭每回吃个什么东西,院儿里的小厮们也都有口福,府里人都想来他跟前伺候。
  怜怜看着满满一箩筐槐花,心想这些哪里不够了,一院子小猪都够吃了。
  不过,夫人明显是话里有话,怜怜便哄着他,道:“瞧着是不够,这正是吃槐花的季节,免不了还要给别的院子送些尝尝鲜。”
  “嗯,”许昭若有所思,眉毛一抬,道,“我记得王爷院儿里,便有两颗槐树,这会儿也开花了吧。”
  “是呢,”怜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开了,满满登登的,一院子香气呢。”
  许昭点点头,“他们院儿都是些粗人,不懂吃,这么些槐花长着,尽要糟蹋了。”
  他荡着两条腿,摇头晃脑的,“嗯,那便去王爷院儿里摘些吧,咱们多做点包子吃。”
  怜怜知道他的心思,这是受了忽视了,叫人上王爷院儿里捣乱去呢。
  自家王爷一回京,连宫都没进,便急匆匆上瓦舍接夫人去了,这事儿全府的人都知道。
  这会儿,别说是叫人去年牧归院里摘槐花,便是上他院里摆台子演话本,怜怜也敢跟着干。
  怕一个箩筐不够装,怜怜叫人把库房闲着的那几个都拿上了,布单团成团塞进去,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前院。
  年牧归院里,永宁侯正耍剑耍得尽兴。
  永宁侯便是杜老将军,年牧归出征这段时日,听说他成日忧心,头发都白了,一听说年牧归班师,病立马好了一半,在家养上几日,今儿差不多痊愈,便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了。
  太祖的那位杜老将军是使锤头的,像斧子、长鞭、刀这些重兵器也都擅长,到杜老将军这一代,虽然还是不忘祖训,不过偶尔也钻研钻研剑法。
  年牧归不忍打扰杜老将军的兴致,站在院子里认真看着,午后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不免有些困倦。
  他悄悄打个哈欠,叫人去拿了两盏茶。
  “老将军好剑法,”年牧归招招手,“快来吃盏茶润润嗓子。”
  杜老将军收起佩剑,意犹未尽地过来,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王爷,臣还有一套自创的剑法,这便耍给您看。”
  年牧归正要皱眉,院门口闪进来几个人,大箩筐、小萝筐,大棍子、小棍子的,颇有点来干仗的架势。
  看见是许昭院里的人,年牧归笑笑,在院子坐下。
  不知道又整什么幺蛾子。
  怜怜带着众人见礼,然后便指挥着他们,在槐树下面铺了布单。
  “打吧,”他抬抬手,观察哪里的槐花开得好,“夫人还等着呢。”
  小厮们赶紧忙活起来,槐花一串串落在布单上,场面还挺壮观。
  杜老将军哪见过这场面,忙问年牧归,“这,这是作甚?”
  哪有客人还在,主人家到跟前忙活的道理。
  这槐花扑扑簌簌的,像什么样子。
  年牧归朝椅背上一靠,道:“老将军也坐下吧,慢慢吃盏茶,等他们折腾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