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闻姝忽问道:“海棠,你跟着我有几年了。”
  海棠细细思忖后说道:“我来栖霞殿已五年了,娘娘。”
  “五年。”闻姝上下打量着她说道,“我记得你已到称梅之年,寻常宫人也早已出宫许配人家了。”
  海棠心头一跳,扑通一声,毫不犹豫地下跪叩首,伏倒在地,一字一句情真意切道:“娘娘不要赶奴婢走,奴婢这辈子都会在宫中陪着您,出宫的事未曾想过。”
  闻姝淡淡一笑,起身款款上前,正要去扶她时。海棠忙躲了过去,“娘娘折煞奴婢了。”
  她诚惶诚恐地站直了身,一抬头便对上了闻姝潋滟轻柔的凤眸。海棠在心底暗道,这庄妃娘娘的眼睛生得与小侯爷可是一模一样。
  “你若真要走,本宫还真有些舍不得。”她意味深长地笑道:“现下非比寻常,可谓是步步险招,事事都依仗着你。”
  “娘娘言重了,这都是奴婢分内之事。”海棠松了口气,一颗心稳下来后,她方才想起一件要紧事来,“奴婢今早从太后宫中打听到了一些事.”
  “听说,太后要与宗亲们商议立储的事,就连江留王也......”
  “此事不必多虑。”闻姝气定神闲道,双眸之中的精光被深沉之色敛去了大半。
  海棠垂眸道:“是海棠多虑了,想必娘娘心中已有了计较。”
  “莫要忧心,如今这天下局势纷乱,众人各自为政,早已不是她王氏一族能说了算的。”
  “李氏皇族自戕之祸仍历历在目,太后不会糊涂到那个地步的。江留王虽有一双子女,太后也未必愿意抬举他们,即使真让那南蛮继承了皇位,江留王便会从岭南回到京城,昔日安陵王行专擅之事,整个王氏在其淫威下苟活......”闻姝说话温吞缓慢,柔声细语,字里行间却仿佛裹了一把刀子。
  海棠忍不住道:“那如今的安陵王......”
  两人一时沉默,闻姝挑眉一笑,清丽的面容配着这意味不明笑,令人心颤,“太后怎会垂青于一个身上流着外族之血的人。”
  海棠识趣地住嘴,用余光瞄了眼闻姝的神色。
  恐怕不仅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乌孙人,此事便牵扯到一桩宫中的秘辛了。昔日安陵王与元贞帝乃是一母同胞所生的亲兄弟。元贞帝为人和善宽厚,安陵王却还是皇子时,便崭露锋芒,文韬武略无一不精,颇受君父宠爱。日久天长,养成了一个狂妄嚣张,不可一世的性子。偏就是这么一个专擅跋扈的人,竟无心于帝位。他将亲弟弟扶上皇位后,甘愿做一个在幕后搅弄风云的人。 元贞帝也对他全心全意,极尽信任。
  关于李晟那不尴不尬的身世,更是众人心照不宣的事。乌孙战败,便献上他们的公主阿兰来大雍和亲,帝王薄幸,恩爱好比如朝露夕烟。她一个女子在宫中生存何其艰难,却不曾想,安陵王在某一日入宫探望皇帝时,偶遇了这位乌孙国的第一美人。
  两人在后宫里私相授受,后来阿兰又有了李晟,其中关窍不必言尽。
  此事人尽皆知,若不是有安陵王庇护,他母子焉能存活至今日?也许,当初元贞帝也是知晓的,只是安陵王权柄在手,碍于他的淫威而敢怒不敢言。这些皇家秘辛也只是人云亦云罢了,事实如何,他们也不得而知了。
  两人正相对无言之时,门外传来一阵吵嚷。李涵刚做完今日的课业,冒冒失失地跑了进来。伺候着的宫人在他身后气喘吁吁地追着。
  “母妃!”
  他兴冲冲地跑进来,穿着一件鹤鹿同春的靛青色箭袖,英气勃勃的小少年如朗月入怀。他额间热汗涔涔,头上冒着腾腾热气。闻姝的神色立马变得柔和起来,她从袖内抽出一条手帕,朝着李涵招了招手。李涵的态度立马端正了起来,矜持地上前,任由母亲在他额头上轻轻擦拭着。
  “涵儿怎么这么莽撞,冒冒失失的。”
  李涵白皙的脸红扑扑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母妃,我今日的骑射拿了甲等,先生说我颇有舅公的风范。”
  闻姝有意挫他的锐气,在他额间轻轻一点道:“你舅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上过战场了。”
  李涵想了想,毫不气馁道:“那我也要上战场,去打仗!”
  闻姝将人揽至怀中,柔声道:“涵儿为什么想要上战场呢?”
  李涵不假思索道:“因为威风。”
  闻姝忍俊不禁,以袖掩口与海棠笑道:“你瞧瞧,稚子之言。”
  李涵挠挠头,嘟囔着道:“确实很威风啊。”
  闻姝不再逗弄他,“母妃怎会轻笑于你呢,若是你能在武考中拔得头筹,我就让你舅公许你一件心愿。”
  李涵又开心起来,歪倒在闻姝怀中个撒娇,“母妃说的可是真的?”
  闻姝笑道:“这还能有假?”李涵得了保证,又兴冲冲地跑出去,趁着兴头又去练武了。她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那一向轻柔不逾矩的笑,竟有了几分悍气。
  待两人从书房内出来时,明月已上梧桐梢。
  “这件事耽误不得,你明日便启程,把人从北疆接回来。若是来得及,快到年关时便能回来,还能与家人一起过个年。”
  刘敬跟在闻燕雪身后连连应承,他望着前面那个高大宽阔的背影,神色有些古怪地摸了摸鼻子。
  “我这便不留你了,你去吧。”闻燕雪走出几步,却没听到身后人应答,回过身后看到的就是他这副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