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好。”闻燕雪点了点头,他头一次感觉到闻姝已经用不着他的庇护了。闻家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闻姝出嫁时他都没能回来,往昔点点滴滴,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这究竟是幸事,还是憾事?
  刘敬在宫门口守着马车,他靠在车壁上,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直到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他才睁开眼,看清眼前的俩人后,心中疑惑陡然丛生。
  “将军,他怎么在这里?”
  林蕴跟着闻燕雪,就紧缀在他身后,冲着刘敬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刘大人,好久不见。”
  他穿着一袭青衫,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光看样子,还真看不出他是个太监,人们只会当他是个文弱的读书人。刘敬不自在地移开目光,说是好久没见,可前不久他们在行商司已经“见过”了。
  闻燕雪却没有理会,他径直登上马车,放下了车帘。察觉到闻燕雪的沉默,刘敬有些不自在,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人,当着闻燕雪的面,冷嘲热讽似乎也不太说得过去。
  刘敬皱了皱眉,一副很是头疼样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林蕴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马车,这一笑讳莫如深,“这里不方便说话,不如我们上去再说?”
  【作者有话说】
  在写闻姝那句话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白先勇先生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所以不由自主地在这里借鉴一下。
  第38章 海棠
  这几日王若存在宫中当值,巡逻完皇城内外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值班房。他刚换了一身衣服,便有人来通报,说是景阳宫有请。王若存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看望一下这位姑妈。
  自从新帝登基后,王氏就从重华宫搬了出去,闻姝如今可是大雍史上最年轻的太后。除了平日里的请安问候,这两位平日里都不怎么往来,两边井水不犯河水,颇有几分王不见王的意味。
  王若存换了一件青黄色的圆领锦袍,将一块花里胡哨的紫玉腰饰挂在腰间,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有些不满意,他找了又找,换了一块儿更夸张的,悬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他满意地摸了摸衣服上的凸起的织金纹路,刚迈出值班房,就看到守在门口,已经恭候多时的李福。
  “竟然是福公公亲自来传信。”他笑了笑,像个公子哥一般玩世不恭。
  李福看了看他这一身招摇的打扮,笑道:“请吧,二公子。”
  王若存叹了口气,跟在李福的身后。
  燃了半个时辰的香,景仁宫内烟雾缭绕犹如仙宫,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其中还掺杂着一股清苦的药香味。王若存伸手扇了扇,一张巨大的紫花屏风静静地立在那里,阳光透过屏风的镂花,洒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花影,后面隐约有人说话的声音传来。
  王氏未出阁前,闺名唤作紫英,这扇巨大的屏风是她的嫁妆,也是这么多年来的心头好。
  王紫英的声音从屏风后传出来:“若存你来了。”
  王若存清了清嗓子道:“今日侄儿在宫中担值,闲来无事,来此叨扰太皇太后了。”
  许久未见屏风后有人应答,王若存静立在宫殿中央,垂眸看着腰间的玉佩出神。不一会儿,王紫英才从屏风后缓缓走出来,簇拥着她的是一堆花容月貌的少女。
  环肥燕瘦,争奇斗艳。
  王若存眉头一跳,神色却依旧坦然自若,他笑道:“太皇太后宫中热闹了不少,不知这几位是......”
  王紫英看了看左右,笑道:“宫中太寂寞了些,皇帝还年幼,未到识敦伦的时候,哀家自作主张,让这些姑娘们入宫来陪我,也是委屈他们了。”
  这些姑娘们纷纷软语劝慰。
  王紫英笑得甚至欣慰,待她被这些姑娘们哄得开心了,才让人将她们送了下去。
  王若存在一旁等了许久,直到宫殿内空荡荡的只剩了他们三人,他立马上前,笑得眉眼弯弯。
  “姑母。”
  王紫英不满地打量着他,厉声道:“年近而立的人了,怎么行事还像个黄毛小子一般,你这样哀家怎能安心将王家交在你手上。”
  她挑剔地看着王若存这一身穿着,显然是不满意到了极点。
  王若存身段软,随即伏低做小道:“姑母教训的是,不知今日叫侄儿来,是有什么吩咐?”王紫英凉凉地瞥了他一眼,她自然不会被个晚辈着鼻子走。
  她无视王若存的顾左右而言他,继续道:“你的派头是越来越大了,哀家派人请了几次都没能请得动你。”
  王若存无奈地笑了笑,知道今日免不了有一顿敲打,小心翼翼道:“姑母折煞我了,前几日事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我并非蓄意躲着姑母。”
  “唉,也罢。”王紫英这厢长叹一口气,王若存那厢却是提起了一颗心。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他这位老谋深算的姑母是有什么打算?
  “哀家便不与你计较那些虚的了,这么多年家里任由你胡闹,你也是该成家立业了,给王家生个一儿半女。”
  王若存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王紫英瞧了瞧他的神色,朝那些姑娘们离去的方向使了个眼色,“方才可有合眼缘的?”
  王若存道:“我还以为姑母叫侄儿过来,是要谈那件事。”
  果然,王紫英沉默了。这几日她一直在放在心上的就是这件事,半晌才道:“叫你过来,也确实为了那件事。已经过去三天了,你还是没找到他人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