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乌就屠不动声色地将那些安排在李晟身边的细作一一清理掉,然后在一个北风萧瑟的日子里,将李晟封了王。
引出的轩然大波自然是不会少的,乌就屠什么都没说,而是笑眯眯地将风波压了下去。
乌孙贵族们想了想,只是个闲王,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他们又奈何不了乌就屠,就随他去吧。
李晟第一次发现,乌就屠笑着的时候,手段会更狠一些。
大雍此时正值秋季,乌孙却先一步步入了寒冬。乌就屠赏给他好多毛料子,让他做衣裳。李晟见惯了金银珠宝,面上没表现出太多的震惊,但还是感谢了乌孙王的一片好意。
最开心的实属阿兰,虽然她没有太多地表现出来,但李晟还是在各种不经意间察觉到她的欢喜。
再回到王宫,一切皆如旧景,甚至她未出嫁前的宫殿居然还留着。
乌就屠恐怕是这场对弈中胜出最多的人,待尘埃落定后,他风风光光大办了一场宴席。这场空前绝后的欢宴,吸引了不少王公贵族,以至于周边小国都派了使者前来。
令所有乌孙人震惊的是,他们的公主回来了,并且时隔多年,依旧红颜不改,美得惊心动魄。
公主曾是多少乌孙人年少时的轻梦,心头永不凋零的雪莲花。她的归来让多少人重新燃起旧梦,于是乎,求娶公主的折子如雪花般飞往宫中,其中还掺杂着不少其他部落的求娶文书。
乌就屠想都没想,一律批复:没门,除非公主自愿。
以至于在酒宴上,往昔对公主有爱慕之心的老臣在宴席上接着酒劲儿向阿兰求亲。座上的阿兰衣着简单朴素,静静地坐在那儿,犹如天边明月,清丽绝伦。
她面上挂着疏远的笑容,礼貌地回绝了那位。那老臣仍旧不依不饶,借这酒劲儿就要上前去拉她的手。
坐在一旁的李晟捏紧了拳头,他本就受不了乌孙人腥膻的酒食,眼下更是觉得有几分反胃。
在众目睽睽下,他站起身,提着纯金的酒壶,走到那人身旁,寒声道:“她说了不愿意,你是听不明白吗?”
那乌孙贵族口中嘟囔着李晟听不懂的异族语言,似乎是在咒骂。李晟举起酒壶,冲着他的猪脑袋砸了下去。
乌孙人惊慌失措,看着他的脸嚷嚷着什么。李晟看了看上座的乌就屠,年轻英俊的王徒坐高台,一手执杯,一手掩着微微泛红的面庞做出不胜酒力的样子,却在不经意间冲李晟调皮地眨眨眼。
乌孙王摆明了要看好戏,李晟冷笑一声,给足了他面子,没有拂袖而去。
最终还是由乌就屠摆平了这场闹剧,只是今夜过去,乌孙传出好多谣言。在传言中。李晟是老乌孙王,也就是乌就屠爷爷最小的私生子。别无他因,只因李晟与阿兰一般貌美,尤其是那双如潋滟春水般的双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阿兰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岁月仿佛从未苛待这位美人。谁相信李晟竟然是她的亲生儿子?
李晟冷静了多日的面庞平静地碎了,他平静地找到乌就屠,平静地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止损,他就收拾东西回大雍。
乌就屠看着他,笑了笑,平静地点了点头。
第75章 分手第二天
李晟吃不惯乌孙的食物,来了这边后,身形日益消减。阿兰看在眼里很是担忧,她搬出少女时住的地方,住在了李晟附近的宫殿里,开始一手承办起他的起居。
李晟精神尚可,每日会跟着随从一起去叶城中闲逛,只是乌孙能入口的东西有些少。一切看起来都再正常,但是只要他停下来,心中就像缺了一块,空落落的。李晟想方设法让自己不去想,不去念。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李晟想要给自己找一些事做。
乌就屠知道他的请求后,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做一个逍遥散人不好吗?本王整日被俗务缠身,恨不得像你一样可以无拘无束,你要是真闲得慌,这里还真有一件事正愁没人去做。”
李晟木然的脸上有了一丝表情,问道:“什么?”
乌就屠的宫殿极为简单,书案斑驳破旧,他弯腰抬起书案一角,从下面抽了一本垫桌脚的册子来,拍了拍上面的土,递给了李晟。
李晟在乌就屠期盼的目光中翻开看了看,乌就屠问道:“怎么样?”
李晟合上书册,面无表情道:“这上面的乌孙文字我看不懂。”
乌就屠拍了拍脑袋:“是我失策了,那你就从认字开始吧。”
李晟问道:“你究竟想要我干什么?”
乌就屠道:“修国史。”
“修国史?”李晟指了指自己,“我?”
乌就屠道:“对就是你。你们汉人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个?乌孙先祖多用结绳记事,多少波澜壮阔被人遗忘,或是正在消失。我需要一个人来帮我完成这个。”
李晟一想到自己还要认字上学堂,内心又有些打退堂鼓。再三斟酌,他点了点头,我可以试试,如果做不好,你可以换人。
乌就屠大手一挥,“没关系,乌孙还未有修史的先例,不管你做成什么都无妨,只要将乌孙先祖的事如实记载便可。”
李晟:“......好,我会尽力的。”
乌就屠欣慰地点了点头,“明日我会为你安排老师学乌孙文字。”
李晟拿着陈旧的书册恍惚地回去了,阿兰知道后翻开看了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齐明尽管去做,阿娘会帮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