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当天夜里,阿兰换下身上那件漂亮的冬衣,寻了一件简单的穿在身上。
  坐上步撵,阿兰开始回想上次与皇帝的见面,她依旧没能看清他的脸。也许这次她能看清他的脸,与他好好地说上一句话。
  步撵上上下下慢悠悠地晃着,阿兰有些舒服地闭上眼睛假寐,直到步撵再次停住,阿兰被突如其来的动静晃醒,她有些茫然地睁开眼睛。
  前面有一座非常眼熟的步撵,他们狭路相逢,阿兰与座上的人目光相撞,那双若即若离的深色眼瞳,犹如在深山峡谷中命悬一线的生机,谁都不肯相让,稍有差池,下场便是跌落深渊粉身碎骨。
  李凤起淡淡地收回了视线,轻声道:“陛下今日染了风寒,你们把人送回去吧。”
  那些得了皇帝命令的人都面面相觑,游移不定,直到李凤起再启唇轻声道:“无妨,你们将人送回去,陛下不会怪罪你们的。”
  皇上有多宠爱这位亲王,众人皆有目共睹,他说这些话也是有分量在的。李凤起的步撵与他们擦肩而过,卷起一阵夜风。侍从们犹豫片刻,便领了命,抬着阿兰就要离去。步撵还未完全离开地面,阿兰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她从步撵上一跃而下。她脚步轻盈,裙摆在脚踝处层层绽开,犹如春花夜里绽放,悄然无声。
  侍从们在她身后惊呼,想要抓住她的一丝衣角。阿兰将他们远远抛在身后,她就像一股冒失的风,李凤起愕然地看着扑倒在他脚边的女子。
  少女有着一双潋滟澄澈仿若水玉的碧眸,她仰着脸看他,纤细的脖颈看起来不堪一折。李凤起指尖微动,晦暗不明的目光自她脖颈上移开。
  “李凤起。”她用乌孙话唤他,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够听得到的声音,带着一些甜腻沙哑,“你带我离开这里好不好?”
  李凤起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他心中觉得这个女人真是了不得,身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当中,对一个全然陌生的人露出柔软白皙的脖子,甘心做他人的猎物。
  他见过不少的乌孙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粗壮野蛮,身披狼皮的汉子,森绿的眼眸犹如狼瞳,对猎物虎视眈眈,势在必得。
  这个女人会是个例外吗?
  很快,几乎是瞬间,阿兰被赶来的侍从手忙脚乱地拉走了。她被拉走时,还在看着他,目光犹如一道密不透风的网。
  阿兰从未看走眼,她笃定李凤起一定会来找她。但出乎她意料的是,李凤起没有等来,皇帝却先踏足了她这座破败不堪的小院。
  大雍的帝王,庞大帝国的掌权者。此时此刻就站在院子中,他穿着明黄色的春衫,长发由一根温润的龙纹白玉挽起,如长瀑般披在身后。他仰着头,看着院中角落里一棵枯死的树,阿兰从这个角度能看得到他温和精致的侧脸。他只带了一个随从,阿兰险些没认出来他是谁。
  看起来也像个正常人,为什么那些人那么害怕他。
  听到身后的动静,皇帝转过身来,那一刻,阿兰触及他的目光被他眼中的寒意刺到。一瞬间,犹如坠入数九寒天,再动弹不得。
  他与李凤起的样貌有六分相像,眉眼不如李凤起昳丽浓艳,而是平淡如茶,隽永清秀,越看越有味道。
  她低眉顺目,连忙收回目光,快走几步到皇帝面前行礼跪下。
  “参见陛下。”
  皇帝神色淡淡,目光只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复又移开目光,似乎对她不感兴趣。
  “你来大雍已经有一年,中原如何?”皇帝问道,语气毫无波澜。
  阿兰眨了眨眼,她看不到皇帝的神色,不知如何回答才会让他满意。
  “这里很好。”她不假思索道。
  话音刚落,她便听到上方传来一声锐利的冷笑,“好?你竟然觉得这里好,还是有什么人让你留恋?”
  阿兰道:“大雍天光普耀四方,所照之处,无不臣服。臣妾自由在百里荒长大,饮风吸露,终日与牛羊为伴。来到大雍,才知何为盛世华章,九天阊阖。正因如此,乌孙的臣民们才会将臣妾送到大雍来。”
  上方之人久久沉默着,许久,她才听到皇帝说:“你的中原话说得很不错,是自小就有人教你吗?”
  阿兰顿了顿,说道:“是。”
  皇帝叹了口气,那个宛若春风的人,说出的话却让人心寒彻骨,“朕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既然你想方设法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好好活下去。”
  “若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其他?”
  皇帝走了,阿兰从地上站了起来。她有些难过,皇帝的话让她心中非常难过。那些话仿佛不是对她说的,而是皇帝在对自己说的,就好像他们命运相同,无法束缚,终身只能待在这座华丽冰冷的宫殿当中。
  她抬头,看到那棵枯死的梧桐树,被围在红墙之中。她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在提及“他”的时候,语气是不一样的,克制且温柔,好像那个人是某种禁忌,不可说不可念,即使被提及到姓名,也会为世间所不容。
  她无暇顾及这些,皇帝说得对,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去做其他。
  李凤起还是来了,他踏着月色,在一个静谧的黑夜中悄然来到了她身边。那个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看了良久,最终温柔地将她拥入怀中。阿兰嗅着他身上夜露与轻雾的味道,心想他是从很远的地方自己走过来的吗?为什么身上会带着黑夜的味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