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长孙皇后担忧道:“那为何最开始的南宋疆域图并没有北方?”
“我猜一定是金国处理好了内忧,开始反击了。”否则大好的局面,还能偏安一隅,完全说不通。
【绍兴七年,控制金国政局的完颜宗翰去世,金国彻底陷入了大动乱。于是绍兴六年,岳飞第三次北伐,这次北伐规模小,三万岳家军击败金军和金人扶持的傀儡政权联军五万。】
【克复中原形式一片大好,岳飞天真地以为华夏能再现荣光,大宋中兴,百姓终于不再经受战乱之苦了。可是,他没有想到,赵构觉得打到现在的程度已经足够了。他还想着‘屈己求和’,同时主和派之首秦桧提拔成右丞相。当然,真正的主和派之首不是秦桧,而是赵构。】
【岳飞坚决反对求和,他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另一位坚决反对的将领叫韩世忠,接连上书十余次都被驳回,唯有见风使舵的张俊摸透了君王的心思。】
【金国使臣依旧桀骜,带着诏谕来到江南。‘诏谕’是宗主国对附属国用的礼节。对于最看重‘礼’的华夏人而言,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蔑视,也就是宋朝人受到过这种侮|辱,毕竟,匈奴不敢带着诏谕来见嬴政、刘彻,突厥不敢带着诏谕去见李世民。就算是晚唐时期,吐蕃人也不可能拿这样轻慢的礼节来对待唐朝使臣。】
【举国哗然,可是赵构充耳不闻,将所有反对议和的人全部罢免贬黜,包括支持议的丞相赵鼎。从此秦桧独揽相权。】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代表赵构跪在金人脚下,俯首称臣,并且献上了那篇遗臭万年的降表‘臣构言,今来画疆……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真的是你这个畜|生写的!”赵匡义只觉得耳边有雷声炸裂,死死揪住赵构。又弄不死他,自己心里这口气又出不了!
第71章 第 71 章
赵构无话可说, 他当然知道自己会被后世唾弃。
“还是后人不争气,没能让大宋千秋万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后朝臣民对前朝庸君当然会大肆诬蔑|!
若是大宋千年万岁, 赵家后人怎么敢任凭臣民百姓诋毁祖宗?!
【赵构向金国称臣后, 金国把河南之地赐给宋朝当做奖励,宋朝则每年向金国供奉银二十五万两, 绢二十五万匹。称臣纳贡这种事, 本来已经够丢人了, 但赵构还昭告天下,庆贺‘和议’成功。因为他给金人的纳贡比赵佶、赵桓时期的纳贡要少。他洋洋得意, 以为自己掰回来一局,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也是在这个时候, 原本就本质不合的君臣关系嫌隙越来越大。岳飞明确拒绝和议,发誓要‘唾手燕云,复仇报国’, 直接得罪了最大的议和人,也就是赵构。赵构为了收买岳飞, 给他升官加爵,但岳飞拒不接受。之后赵构明令禁止岳飞招募将士, 组织北伐。】
“岳飞必死!”刘彻已经料到了岳飞的结局, 哀叹这样一员重忠心不已的大将竟然生在挫怂, 若是给自己, 不说加官进爵, 就是让他世世代代永享富贵又如何?
宋朝皇帝就畏惧武将, 如今有一个功高震主的武将直接跟皇帝反着干,不是找死?
刚过易折, 也就这样纯粹的人可以得到后人无尽的崇敬。
【让岳飞威震华夏,声势达到巅峰的机会是金国给的。绍兴九年,金国朝堂大乱,金人撕毁合约,金兀术领兵十万南下。由于赵构有意放弃黄河以南,因此很快这些地区被金军占领。赵构迫于形势紧急,只能出兵抵御,并允许岳飞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岳飞第四次北伐,造就了南宋抗金北伐的极致辉煌,也将岳飞送上了断头台。】
【很快,岳飞的军队攻下蔡州,收复汝州,夺取颖昌府城,在陈州城外大败金军,俘虏金国著名将领王太保,缴获优质战马。紧接着岳家军屡战屡胜,克复郑州,克复洛阳,最后在汴京城外的朱仙镇,岳家军击败金军主力,金军彻底崩溃,兀术逃出汴京。至此,黄河以南的土地全部被宋军收复。】
【也就是在朱仙镇,岳飞收到了十二道金牌,尽管这些诏令内容都自相矛盾,但总结下来只有一件事——立刻,马上,迅速,班师回朝,不得继续向北。】
【因为金兀术明白,有岳飞在一天,自己就无法用武力打趴宋朝,靖康之变的成就也不可复制。于是他主动派遣使臣来到江南,希望与赵构议和。议和条件:处死岳飞,从此宋金两国和平。】
【给金兀术出主意,让他主动跟宋朝议和的是北宋太学生。当年靖康之变中,为了家国愤然跪在宫门外请求让李纲官复原职,抵抗金军,诛杀奸臣的太学生之首被赵构秘密处死了。可以想象,如果这位太学生没有告诉金兀术赵构的心思和岳飞的弱点,那么赵构远在临安,不知前线消息,岳飞就能用这个空挡歼灭金兀术,从而加快金军黄龙府的步伐。】
【可惜没有如果。】
【十二道催命金字牌,一道比一道急切,岳飞无可奈何,尽管他顶着压力收复了河南府,但作为一个没有野心的臣子,他只能选择班师回朝。可岳飞一走,中原再度被金军占领。岳飞痛心疾首,唯有仰天长叹‘一旦放弃大好机会,停止北方,所克复的州县都将再次被金人占有。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大宋天下,难以光复!’】
【岳飞撤离的路上,成百上千的百姓,包括进士都来拦住他,他们哭诉自己的遭遇,‘我们被金人欺负了十二年,披发左衽,好不容易等到王师北上。我们愿意为将军尽犬马之劳,请将军不要放弃百姓。’岳飞拿出皇帝诏令,众人也明白了:皇帝抛弃了北方的百姓。岳飞不忍百姓受苦,又逗留几天,把百姓们转移到襄汉之地,暂避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