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赵构又名‘完颜构’‘大金忠臣’‘抗宋名将’,可见是理所当然!】
  第72章 第 72 章
  【千年以后, 岳飞被无数人敬重称赞,他的墓前每日都有人去瞻仰这位民族英雄。而谋害他的秦桧等人也被塑像跪在墓前,日复一日地承受百姓的唾骂。若不是为皇帝开脱罪名的华夏传统, 那么最应该跪在岳飞墓前的理应是赵构!】
  【赵构必杀岳飞, 不是因为岳飞整日要北伐,接回二圣, 让赵构没有容身之地, 要知道岳飞在诏书里一直称呼赵佶赵桓为‘天眷’——皇帝的亲人!岳飞之死, 完全就是赵构恐惧武将,惧怕金军, 贪生怕死的结果!】
  【与普通的壮志未酬的朝臣不一样, 岳飞极具政治头脑,否则也不会预感到自己会被迫害, 主动交出兵权回家种地。分明就是赵构容不下岳飞!与金人相比,岳飞才是他的心头刺。】
  【就宋朝那个局面而言,那么多汉人王朝也就只有他那么丢人, 所作所为都那么匪夷所思。】
  刘禅听着赵构的事迹,都快哭了。
  此时的他已经是魏安乐公, “败坏了父辈的名声,遗臭万年咯。”就连儿子都比自己有骨气。
  刘禅苦笑。
  当初蜀汉就一个益州, 在山高水远的西南之地, 抵挡曹魏十二州, 东吴两个州, 苦苦支撑了四十三年。丞相去世后, 他一个人坚守了二十九年!
  相父北伐七次, 姜维北伐十一次。就算是姜维在朝中总被排挤,自己依然让他领兵北伐!
  而后世的南宋, 占尽南方,粮草、兵马、将领、人心、地利都是他和父皇求之不得的。
  原本刘汉占领益州,得到荆州,父皇在汉中大败曹军,几乎就能复制高|祖皇帝成功的路子,实现相父隆中对的谋划了,结果江东鼠辈,明明与刘汉是盟友,却暗中投靠曹贼,背刺二叔,夺取了荆州,将蜀汉困于益州,如果不能主动出兵北伐,那就只能活活困死!
  更可气的是,孙吴夺取了荆州,北伐曹贼也就算了,好歹有一番雄心壮志,结果这群废物,还是偏安一隅!跟赵构有什么区别!
  三叔说江南之地最擅迷惑人心,果真如此!在江南的政权没有一个是英雄。
  刘禅不自觉将自己代入赵构,幻想着自己也能有南宋的大好局面。
  “若朕是赵构,定然不负父皇和相父的嘱托!”
  岳飞、韩世忠,天天念叨北伐,那可是蜀汉的立国之本!能打仗的都去打,不打到黄龙府让金人跪下叫爹就不准回来!
  至于丞相秦桧,当丞相不应该能文能武?不能打仗的丞相当什么丞相?!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放只猪在宋朝皇位上坐着也比赵佶、赵桓、赵构来得有用!】
  【靖康之变中有李纲守城防御,要不是赵佶作妖要用道士撒豆成兵,金军根本打不进城,只要争取到时间,勤王军队一到,所有危机迎刃而解;】
  【赵构有了宗泽、岳飞宗这种猛人,简直就是上天都看不下去,给赵构大开金手指,结果气死宗泽,冤杀岳飞,赵构凭一己之力斩断了老天爷给的金手指。】
  “我还以为朝堂上尽是十常侍!”赵匡胤睨眼看着赵构,恨铁不成钢,“宋没亡在你手里,可真是老天垂怜。”
  赵构不服气,“我只是合理控制了武将,那不是祖宗之法吗?”
  赵匡胤睚眦欲裂,大骂:“那是你祖宗的法,别乱认祖宗!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赵构的选择难道是迫不得已?他在临安难道就是艰难卓绝了?不,他在临安挥金如土,堪比赵佶。】
  【‘近年禁庭宫邸与夫宗戚贵近之家,具享富贵,极骄奢侈丽之欲,皆自古所无有’,这种境况出现的时候,不是南宋和平之际,也不是国富民强之时,而是绍兴九年!赵构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都在北方受苦,黎民百姓正遭遇战乱!有不少朝臣上书,劝皇帝想想现状,赵构也觉得不好意思,下了几道不痛不痒的诏书,随后依旧我行我素,他的大殿上,所用的柱子价值六万五千贯!宫殿中的器具用具,全部用水晶制作!伽兰木、真蜡、龙涎等香珠昼夜不歇;蔗浆金碗、珍果玉壶用不断绝!】
  【南宋有的是钱,每到重要节日和金国皇帝皇后的生日,赵构都会送去黄金制的茶器一千两、 银酒器一千两、锦缎一千匹。每当金国使臣来到临安,金银赏赐如流水,从正使到末等小吏,拿赏赐能拿到手软!所以,在金国,没钱了就去出使南朝已经成为共识。南宋没年给金国的,可不但是那一点岁币。】
  【这个时候的民间是什么样的?‘民去本业,十室而九,其不耕之田,千里相望’】
  【所以赵构向金人卑躬屈膝,才不是什么委曲求全,分明就是怕打起仗来他维持不了自己富贵的生活!怕宋军无力抵挡金军自己被抓到北方去受苦!终宋一代,是华夏王朝中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
  “你这个孽子!”赵佶对着赵构拳打脚踢,他在北方半死不活,这孽障没有想过在受苦的老父亲,反而自己潇洒得不行!
  用天音的话说,这太不儒家了!
  “我也没建造多少宫殿,没给石头封侯……”赵构委屈地不行,他自认为比起父亲来说,已经够朴素了。
  赵匡胤气得发抖,水晶这种东西,做工精细,价值连城,在他看来是中看不中用,但他没想过用来挥霍!他一生简朴,没想到后来的皇帝一个赛一个奢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