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汉昭汉宣,李纯那个才叫中兴。这赵构该不会也拉低了中兴之治的下限吧……
  赵构面露难色, “死的死,病的病,老的老……”
  【孝宗是宋朝皇帝中,真正的向往儒家光明美好前景的皇帝,熟读四书五经,他小时候读书,在墙上题的诗便是‘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需读五车书’。孝宗一心向善,被赵构这个变态养父折腾了一辈子还能保持三观正。】
  【如果他跟赵匡胤同处一个时空,那么他一定是赵匡胤最喜爱的子孙,因为孝宗就是赵匡胤想要的那种皇帝:有胆识,有雄心壮志,知书达理,谦和纯善。】
  【赵眘厌恶秦桧的所作所为,时常在赵构面前弹劾秦桧,又偏向了岳飞,加之赵构还梦想着生儿子,导致他的立嗣之路极其不顺畅。赵构禅位赵眘后继续把持朝政,三十年后,赵构去世,又过了两年,赵眘年迈体衰,传位太子,五年后去世。】
  【也就是说,赵眘当了几十年皇帝,却把持不了朝廷大权!他一生都受制于赵构!单说手段,赵构绝对强过赵眘,不过一个极其自私的变态可心性品行完全不能跟赵眘相提并论!】
  【更可悲的是,他用心抚育的儿子在儿媳妇的挑唆下与他离心,儿子不孝,导致赵眘晚景凄凉,死前都没能见到儿子一面。一代明主,愤懑离世。】
  【多数情况下,好人是没有好报的,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比如赵构,却得到了善终。尽管赵构人品不怎么样,但是赵眘还是对他极尽孝顺。赵构可以说是南宋诸帝乃至宋朝皇帝中晚年最好的一位。】
  “真是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赵匡胤既欣慰自己的儿孙不是孬|种,却又为赵眘感到悲哀。
  赵恒直言道:“对啊,你怎么活那么久呢?古往今来,还有那个帝王比你还能活,还能折腾,还能不要脸。”
  他想了一会,“人家秦国昭襄王也活得久,可人为秦始皇留下了一个富足强盛的秦国。你呢?”
  “南朝梁武帝也不舍身同泰寺劳民伤财?”赵构虽然不满祖先的斥责,但也只敢在内心嘟囔,“他也不活得久,怎么活得久还是错了?”
  性命只有一次,他惜命不假,可惜命又哪里错了?
  【赵眘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岳飞平反。或许赵眘对岳飞原本就十分敬佩。】
  【赵眘只和岳飞当面接触过一次,还是小时候。由于赵构常年无子,但又不甘心收养宗室子,反反复复折腾,最煎熬的恐怕不是赵构而是赵眘。岳飞两次向赵构谏言,请赵构确定赵眘的身份,还夸赵眘‘能够壮大大宋中兴的基业’。】
  【在前途风雨飘摇的时候,一位朝廷重臣毫不掩饰对自己的支持,雪中送炭的恩情,赵眘这样善良的人不会无动于衷。】
  【继位两个月后,赵眘宣布为岳飞‘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隆兴元年,归还岳飞生前田宅;淳熙四年,给岳飞上谥号,礼官给的谥号是‘忠愍’,被赵眘驳回;淳熙五年,定岳飞谥号‘武穆’,把赵构给岳飞的亲笔御札返还给岳飞后人。】
  【而给岳飞平反,恢复名誉,赵眘用了整整十六年!为什么会那么长,还不是因为赵构。赵眘与赵构不断来回拉扯,十六年后才勉强成功。在其中赵眘也十分照顾岳飞的后人,在赵构的压迫下表达自己最大的善意。】
  【赵眘的后人又给岳飞追封为鄂王,改谥号为忠武。】
  【对于岳飞,赵构肯定没有后悔过。如果他后悔了,那么他就该效仿汉武帝下罪己诏。而给岳飞平反,不过是因为民心所向,给新皇帝一个立威的面子,以及赵构的最大狗腿子秦桧已经去世了。】
  “所以,我很好奇,你到底有没有后悔过杀岳飞?”赵匡胤询问道。史书上记载人的表面行为,这个人心里到底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真正纯粹的人少之又少。
  赵构破罐子破摔,“金人又南下了,这个时候当然会想念岳飞,他那么能打,有他在金人就渡不过长江。”
  但他从未后悔杀岳飞!
  他可不想当汉献帝!
  赵德芳阴阳怪气,“他要有下罪己诏的魄力,就不会被金人吓得不能人道了。”
  【接着,赵眘又顶着赵构的压力安排北伐。他从不甘心偏安一隅,他要效仿武侯,还于旧都!】
  【可是,这时候南宋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金手指岳飞已经被赵构亲手砍断了,岳家军经历了秦桧的折腾和清洗已经不是当初那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了;仅次于岳飞的韩世忠也病逝了;一些在北宋末年成长起来的刘锜、王德、赵鼎等名将也垂垂老矣;还有一个能打的吴璘也病重,还要镇守西南,防患南诏。】
  【绍兴十年左右的南宋超过了金国,完全能够直捣黄龙府,雪耻靖康变。然而赵眘从继位起手里就没有那么多能用的将领。甚至还有一个赵构在拖后腿。】
  【无奈的是,此时的金国已经不是绍兴十年左右那个风雨飘摇的金国了,一代雄主完颜雍,这位号称金国小尧舜,直接稳定了金国政局。而且完颜雍的身体还很健康,只要他不出岔子,金国不会乱,赵眘就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赵匡义想抽死赵构,“你有天时地利人和,却想着当藩属孙子。你爱当孙子你自己去当,还祸害了朝堂,让继位者捉襟见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