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萧衍听到自己的形容词,表情很是复杂,他在后世的评价中竟然是神奇?
  杨坚摇摇头,这位梁武帝确实挺神奇的,一个出家为憎的皇帝,还是头一个,能不神奇吗?
  李世民也同样想到这点,“可惜了。”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英明的皇帝竟然会出家啊,谁都想不到。
  朱元璋也放松下来,远没有之前那么大的情绪波动,“梁武帝是不错,就是三番四次出家。”
  这让那些大臣怎么活,一个皇帝正事不做去出家给别人讲经,真离谱。
  【是不是大家听完之后都感觉,其实也没什么神奇的啊,就是很正常的一个仁明的君主,那你就大错特错啦。】
  【在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去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和尚,出家为憎,当然不止如此,第二次去的时候在举行‘四部无遮大会’[2],是佛教五年一次的大斋会,甚至在九月十六日讲佛经,直到二十五号大臣们用了一亿钱把他赎回去,咱也不知道一个皇帝去举行参加这种大会做什么,你可是皇帝啊,萧衍!】
  苏雅不仅说,还放了一个动画出来,让天幕下的古人都能看的明白。
  嬴政沉默了,咸阳宫的文武百官纷纷缄默不语,表情和心情同样复杂。
  明明是一个英明的皇帝,结果去,去出家了?
  扶苏挠头,将头发抓的有些凌乱,他也没有想明白,“他怎么会出家呢,而且还让人赎回去的。”
  刘邦噗呲笑出声,他不是故意的,只是忍不住。
  萧何勉强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一个皇帝去出家,这谁能理解,就是他这个老祖宗也理解不了。
  人在无语的时候会笑,刘彻就笑了,“皇帝,出家?”
  真是天大的笑话,他现在可算是明白了天幕为什么会说这个萧衍神奇了,果然奇特。
  萧衍张着嘴,公元527年,那是之后的事情了,他迷茫不已,自己之后竟然会出家,还是被大臣们赎回来的?
  南朝梁所有的臣子们右眼皮直跳,果不其然听到一个坏消息,他们对视一眼,都跪在地上,“陛下,天幕预警,您不能再......”
  不能再什么,当然是不能再出家了,大臣们说不出来那两个字,他们也很震惊,明明看起来很好的一个君主,怎么就会出家了?还是用一亿钱赎回来的,让大臣们纷纷肉痛,那可是一亿啊,不是小数目!
  杨坚叹气,一代英明帝王就这样被毁了。
  李世民心疼南朝梁的国库,大唐的国库钱也很少,要是这些钱能给他多好啊。
  朱元璋此时出现了一个疑问,“难道人在老了之后真的会昏庸吗?”
  可是,有些帝王也不是如此啊,那就是人的问题,朱元璋觉得自己晚年定不会昏庸至此。
  【公元546年和公元547年,又出家两次,大臣们一共花了三亿钱将他赎回,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这四亿钱都去哪了?】
  【他没有把这四亿钱还给国库,反而把这些钱投入佛教事业,像建造寺庙等,而且当时的僧侣还不用交赋税,当时的僧侣富得流油,寺庙恢宏无比,而那时的朝廷国库空虚,梁国就从这开始衰败下去。】
  【不理朝政的萧衍完全没了早期的英明,在侯景带着十三州投降的时候,他没意识到不对劲,接受了侯景的臣服,侯景在梁国,逐渐掌权,到最后萧衍年迈的时候,侯景的人甚至可以带着刀剑随意进出宫中,直到公元549年,萧衍在饥渴中去世,享年八十六岁[3]。】
  嬴政蹙眉,就算再偏爱一家,那也不能将国库的所有钱都投入进去啊,军队怎么办,百姓怎么办,如果遇上天灾又怎么办?
  刘邦擦了擦嘴,拍了拍萧何的肩膀安慰他,眼里的辛灾乐祸却明晃晃的,之前讲汉朝的时候别以为他没看见萧何在一旁偷笑了,这次也让他尝尝这滋味。
  萧何:.......
  刘彻摇头,晚年昏庸最为致命,想到自己的晚年,他心虚一闪而过,不过他定不会重蹈覆辙,大汉将会在他的带领下强盛起来。
  萧衍抖着手,自己不仅将国库的钱拿走了,还,还引狼入室,他眼前一黑,幸好被旁边的人扶住,看着群臣都跪在地上,萧衍抖着唇,“立刻下,下罪已诏!”
  他要告罪天下!
  杨坚也在肉疼那么多钱,那么多钱给他多好啊,给什么和尚啊。
  李世民听着天幕,在心中默默说,一定要引以为戒!
  决不能拿国库的钱去铺张浪费。
  朱元璋沉思,他还想着等几个儿子长大封王之后,带一些钱去封地,这样不行吗?
  他有些纠结,自己从小苦惯了就想让儿子们过的好一点。
  【虽然侯景又是掌权、废帝、自立为帝,但是却死的很快,公元551年称帝,次年就被杀。因为他曾经迫使溧阳公主嫁给他,围困台城时,使得城内粮食断绝、瘟疫大起,十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死的,不仅如此,他还驱赶朝臣,赶出去后杀死他们,烧杀抢掠,尸骨满城。所以在死后被曝尸街头,据传还有百姓和他的妻子吃了他的肉,骨灰被人掺酒喝下,连头都被人烹煮,他死后,儿子被剥皮、阉割煮死[4]。】
  【在古代,将人挫骨扬灰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侮辱,足以证明他们有多恨侯景,只可惜仍然没有拯救梁国,内乱加上西魏杀掉梁元帝,国家再次动荡起来,最后是司马陈霸先专政,于公元557年篡位,国号‘陈’,史称陈武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