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酷吏需要时重用、不需要时抛弃,所以很多酷吏也都没有好下场。】
【不用我说肯定也都知道武则天重用酷吏是为什么,当然是为了维护统治权力,毕竟对于李唐的这些臣子、宗室,她就是一个篡位的贼子,而酷吏就是可以让那些豪强世家听话的手段。】
【我不知道那些死于武则天手中的李氏宗族和臣子是不是真的该杀,只能说在那个封建的帝制时代之下,谁都身不由己。】
【第二个国土面积缩水,武则天时期真的丢了很多的国土吗?】
【首先说的是西域,唐太宗占据西域,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唐朝与吐蕃一直在打仗,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公元689年,吐蕃进安西四镇,但在之后的公元692年,王孝杰等人击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2]。】
【其次说的是突厥,唐太宗时期灭掉东突厥,但是在公元682年唐高宗时期,突厥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3],攻陷漠北,连年侵犯边境,势力愈加强大。】
【所以说这两个都是在唐高宗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在武则天时期才出现的,大家要记住哦,我们要以事实作为证据,而不是平白去诬陷别人,谣言止于智者[4]。】
所有人发现这次又没有弹幕了,其中一些百姓纷纷嗤笑,这次怎么不说话了?
嬴政当然也会用一些维护统治的手段,毕竟他自己都被后世调侃善用‘五马分尸’的刑法。
不听话的人就应该如此。
刘彻笑了笑,身不由己吗?
李世民眨眼睛,也觉得有有些难堪,明明是他儿子做的错事,怎么将这些错事全都让一个女子承担,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礼?
李治摸了摸鼻子,叹气,也觉得有些不自在,同武则天开口说了句,“是我对不住你。”
武则天怔愣许久,没想到李治会说这样的话,她眼睛微红,“无事。”
摸着她微红的眼睛,李治心软,其实还是在乎的吧?
赵匡胤按着额角,真是越来越生气,之前天幕讲武则天的时候,就有许多宋朝的人发弹幕,让他很是生气,现在又出现了宋朝,“将此人找出来!!”
他要好好问问,怎么就逮着前朝女皇不放,是不是想复辟唐朝?!
朱元璋看着弹幕上的明朝,平白觉得有些没脸,不弄清楚事实就胡言乱语,这下其他朝代的人会不会都以为他们明朝的人都是不明是非?
康熙也看着弹幕有清朝的字样,也觉得丢了脸,只是天下之大,到哪去找乱说话的人?
那些说气话的人面红耳赤,更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二,想骂天幕在说谎,可偏偏天幕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们却突然听到外面叽叽喳喳,仔细听才知道外面是有人在找发弹幕的人,所有说气话的人浑身僵住,之后再也不敢随意开口说话,生怕被人抓住。
第84章 弱国无外交
84
【想必大家最在乎武则天末年国家下一个皇帝就是是谁?那就不得不讲一下‘六味帝黄丸’的两位难兄难弟,这两位被废之后再武则天末年终于迎来了第二春。】
【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两位武则天侄子都想谋求太子之位,武则天犹豫不决,还是宰相狄仁杰劝说:立儿子为太子能在太庙中被祭拜、从未有过侄子会祭拜姑姑的。在狄仁杰这样的劝说之下,武则天召回李显[1]。大家这个时候也都看出来了,还是李唐是民心所向,只能说李世民真的太成功了,但凡他做的没有那么好,都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希望复辟李唐。】
【经过各种权衡,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在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也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神龙政变。】
【由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与张易之插手朝政,朝堂政局异常复杂,为了成功复辟李唐,李显、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诬告张昌宗两人谋反,杀之;并逼武则天退位。公元705年,李显正式复位,复国号为唐[2]。】
嬴政有些感慨,一代女皇以这样的姿态退出政治舞台,真让人唏嘘。
刘彻甚至还有点遗憾,“武则天没有女儿吗?”
立个皇太女让人看看啊。
文武百官抽着嘴角,他们陛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李世民听到复辟唐朝却没有很欣喜,他还记得之前天幕讲过李显说的话:‘将天下都给韦玄贞又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真的信不了一点李显,怕是之后又要出乱子,再者还有武氏宗族,他都能想象到那个时候朝堂有多乱,更能想象到各个地方的百姓有多苦。
能不能管管百姓啊?!
真是快要被气死了。这般想着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到李治的身上,他打不到李显,还打不了李显他爹吗?
天幕说完神龙政变,武则天抬头的瞬间,下方已经跪满了人,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包括刚刚还端坐的李显。
李显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第二次当皇帝的机会,像是做梦一样。
武则天勾唇,眼神却相当冰冷,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李显,她倒是没想到这个儿子也会如此大胆,胆子大到敢逼宫于她,真是好得很。
她扫了一眼,语气听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起来吧。”
她倒要看看之后李旦是怎么复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