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宝年间。
已经顺利从宫中逃出去的李隆基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一同随行的人面色复杂无比地看向杨国忠与杨玉环。
杨国忠眼睛闪过一丝决然,拿起刀决定先下手为强,却被他身后的高仙芝等人杀死,一群人只沉默地看向杨玉环。
此时的杨玉环泪如雨下,瑟瑟发抖,然高仙芝等人却完全没有继续看她,而是和李隆基继续商量后续平叛的事情。
就在他们商量的时候,后面的宫女突然出现一声尖叫,李隆基猛地回头,只见杨玉环的胸口插着一把匕首,而她的手沾满了鲜血。
杨玉环勾着唇,眼神却一点也不在李隆基的身上,她的面前显示出最初和寿王新婚时的恩爱甜蜜,轻轻呢喃,“.....王爷。”
她想天幕说的真对,如果可以,谁又想委身不爱的人?
朱元璋也满脸悲切,睢阳之战真是壮烈无比。
【睢阳之战是由张巡、许远为将领,带着6800士兵及满城百姓合力守护睢阳十个月,经历过百余次战争,共计歼灭敌人12万人,也是因为他们苦苦坚守,保全了江淮一带,立下大功[6]。而这功劳的背后便是睢阳所有人的性命。】
【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派人攻打睢阳,面对敌人睢阳将士丝毫不惧,一个上午便打了二十多次战争,有张巡和许远在击败敌军多次,但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到了七月,睢阳城内的粮食已经完全不够,士兵们只能啃树皮,那怎么办啊?】
天幕的声音直击所有人的内心,他们不约而同地问,是啊,那怎么办啊?
嬴政和刘彻握紧拳,目光紧紧盯着天幕,他们也都想到了那种可能性:吃人。
李世民也在捂着胸口仰头,声音嘶哑,“那怎么办?”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想到了一种不愿意面对的可能,闭上眼流出泪水。
开元年间。
李隆基无比痛苦地捂住耳朵,不要说,他不想听。
只是天幕的话却仍旧能清晰地传入他的耳朵中。
天宝年间。
因为杨玉环的死,李隆基浑浑噩噩,此时听到天幕的话,他吐出一口血,嘴角带着一丝惨笑,也就是到现在,李隆基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朱元璋也偏头不忍再听。
康熙垂首看着纸上写的‘吃人’二字,上面的墨色晕染开,似乎像血迹一般。
第88章 弱国无外交
88
【看着城中将士很多因饥饿而死去,张巡不得已杀了他的爱妾,给他们吃,许远也杀了他的奴僮,用来犒赏将士。】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城中的百姓越来越少,但是没有一个人反抗,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城在人在,城陷人亡。到了十月,睢阳沦陷,张巡与许远等人一起被俘。】
【因为张巡每次督战往往咬碎牙、眼眶破裂,在被俘后,尹子琦撬开他的嘴发现只有三四颗牙齿,那究竟是怎样的一股恨意,才会让一个人做到这般?】
【尹子琦逼迫他们投降,张巡等人皆没有答应,被一同杀害。】
【或许有人会问,那没有援军吗?答案是,没有。驻军临淮的贺兰进明与驻军彭城的许叔冀和尚衡,都保持观望的态度,即便张巡已经派南霁云去许叔冀处求援,但没有被同意,只送些许布匹。】
【求不到援军的南霁云又去了贺兰进明那边,却得到的也是拒绝,是啊,都明知道睢阳正在生死存亡之际,却偏偏不出兵援救,南霁云愤恨,射箭立誓:消灭叛军后,回来定灭贺兰进明。只可惜他的誓言不能实现了,他和张巡等人一同死在了睢阳城。】
天幕的声音带着怒气又带着一丝悲凉和无助,各个朝代经历过战乱的百姓感同身受,不由得哭出声来。
满屏的红色弹幕飘在天幕上,将整个天幕变成一团红色,弹幕的每个字仿佛带着血。
——来自秦朝的xx:救救他们啊,救救他们啊!
——来自汉朝的xx:为什么不去,为什么?!
.....
嬴政也不禁红了眼眶,眼角流下了泪水,为张巡等忠义之士、也为整个睢阳城的百姓。
扶苏更是泣不成声,以手遮面。
刘彻气的红了眼,若此时他身在唐朝,必将这群人斩首示众!
小霍去病揉着眼睛,抱着卫青将眼泪蹭到他身上,卫青红着眼睛摸他的头,心中悲切万分,张睢阳,为国家、为百姓肝脑涂地,世人莫敢忘之。
李世民哽咽,掩面哭泣。
文武百官皆低头擦拭眼泪,大唐能有这样的忠义之士,他们高兴又难受,既希望张巡等人能保家卫国、却又希望他们能活下去。
武则天让人拎起躲起来的李隆基,恨声说,“李隆基,你且仔细听着。”
听听那睢阳城的百姓和将士有没有哭。
开元年间。
李隆基望着满是红色的天幕,那些仿佛是睢阳的所有人的内心呐喊,他也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救救他们啊。”
张九龄和其他臣子抱头痛哭,不知此时那些百姓和睢阳城的将士是否还是在苦苦坚守,亦或者早就身亡,无论那一种,都足以让人难过。
天宝年间。
李隆基望着那些弹幕,当看到其中有一条是来自自己时,恍如隔世,想起了自己兢兢业业的前半生,一时间心头的情绪万分复杂,让他承受不住捂着脑袋大喊出声,“为何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