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们可都听见天幕说了?”康熙表情十分严肃,“大清未来丧失海权,沦为半殖民地的,你们兄弟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御敌,可明白?”
  “明白。”一群阿哥应声。
  不管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康熙必定不会让他们走上老路,都给朕滚去建设大清。
  各朝各代的百姓也都从一些风声知晓陛下回来了,他们放下心,还真的有些怕陛下留在后世不回来,毕竟后世那么好。
  “如果是我去后世肯定会待在那不回来的。”毕竟能吃饱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满足了。
  “是啊,果然还是陛下定力强。”
  百姓们也都在心里更加拥护本朝的陛下,这可是能拒绝那么大诱惑的陛下,他们怎能不感动?
  莫名的,嬴政等人感觉再次发布政令好像更顺畅了,也没有多少人质疑,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好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朝代的人都在继续期待着下一期视频,不知道下一期视频会讲什么。
  此时的苏雅也在加班加点地肝,终于剪好传上去之后,苏雅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呢喃,“以后绝对不拖了。”
  第98章 弱国无外交
  98
  在古人们的苦等之下,新一期视频终于出现了,看着天幕出现亮光,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像学生一样坐好。
  “这期该讲什么了?”有人问。
  “唐宋,唐宋,应该是讲宋朝了吧?!”
  在所有人的期盼中,苏雅欢快的声音出现在他们的耳边。
  【哈喽,大家好呀,今天我们来讲宋朝,不过还是需要提前说一下,在唐宋之间出现了乱世,五代十国,正是因为唐末藩镇割据导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代十国的乱象持续了53年,在公元960年终于被人统一,这个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谈起赵匡胤就不得不说陈桥兵变,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有人传言说契丹与北汉联合南攻,宰相范质等人自然是不知道是真是假,那怎么办?只能派当时的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去北上御敌。】
  【初二,赵匡胤率领大军离开都城,夜里歇息在陈桥驿,在这里也即将发生一场令人激动人心的‘黄袍加身’。】
  嬴政被勾起了兴趣,经天幕说过,他已经知道后世的皇帝喜欢穿黄色,可这‘黄袍加身’难不成还是被迫的?
  扶苏不解,当皇帝还有被迫一说?
  刘彻同样来了兴致,“这是被迫的?”谁信啊。
  文武百官同身侧的互相对望几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揶揄,能当皇帝谁不想当啊,被迫的,狗都不信。
  李世民听到藩镇割据再次痛心,决心要改变唐朝后期的这种乱象,还有宋朝,他想起之前见过的赵匡胤,大体看过去分明是一副仁君的模样,怎么......
  贞观群臣也想看看能结束乱世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君王。
  显德年间。
  柴荣冷笑地看着下方的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满脸冷汗,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宋朝
  赵匡胤现在十分尴尬,天幕说宋朝就说宋朝,怎么偏偏提起这个事情,他揉着额角,最后破罐子破摔黑着脸坐下。
  赵德昭兄弟俩瑟瑟发抖,父皇从后世回来之后就特别暴躁,他们俩生怕被打。
  赵匡美玩味地在一旁磕着瓜子,大哥的戏可轻易看不到,他可要好好听。
  至于赵匡义现在在下方跪着,满脸青紫叫人看不出原本的模样,真是被打的爹妈都认不出来,他到现在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心中异常怨恨,甚至有了夺位的心思。
  如果当初黄袍加身的是他,今日被极尽羞辱的就是赵匡胤了!
  朱元璋喝着茶,当初一起去书店看书的时候,他可是清清楚楚地看见赵匡胤在看宋朝历史,啧,也不知道现在心情如何?
  康熙带着黑眼圈看天幕没什么兴趣,他按着太阳穴,得知九龙夺嫡是他的儿子,这几天一直在做噩梦没睡好。
  唉,赵匡胤估计也是这样吧?
  想到这,康熙忽然觉得自己心情好了一些。
  【那么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们来细细地说。陈桥驿站晚上,赵匡胤的亲信便在将士中散布议论,例如‘当今皇帝年幼弱小,难当大任’、‘我们为国效力,陛下能否知晓?’‘不然先拥护赵匡胤为帝。’等等这些传言,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说的时候可能没人会去理会,但是当一群人说的时候必定会吸引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这样,将士们的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和现代的某些营销手段像不像?】
  【人又是感性动物,很容易被煽动情绪,也就是这个时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赵匡胤醒过来之后还假装为难,表示‘不不,我不能当皇帝’,下方的将士也乐意陪他演戏,坚定地拥立他为皇帝,这样,赵匡胤顺理成章地被拥立为帝。】
  【这就是著名的‘黄袍加身’,大家可以多学学哈,这也是一种职场技巧,噗。】
  嬴政都有些忍不住,以拳抵唇,天幕女子还是一如既往地擅长揶揄人,不知这位宋太祖听了有何感想。
  扶苏撇开脸,却忍不住想,这样的技巧真是在现实中实用吗?
  刘彻面不改色,厚脸皮怎么了,当皇帝要不拘小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