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嬴政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怕不是又要重复五胡乱华的事情。
扶苏惊呼,“进贡?”
在赵匡胤时期还是南唐等国家对宋朝进贡、现在却......
咸阳宫的文武百官摇头叹息,宋朝的百姓要受苦了。
刘彻握紧拳头砸在案上,满眼杀意,从来都没有中原王朝给外族进贡的例子,这宋朝真是让人开眼了!
李世民也惊怒,“进贡?!”
贞观群臣也都目瞪口呆,他们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是中原王朝向外族进贡吗?
这,这怎么可能?
显德年间。
赵炅已经被带过来了,柴荣被气笑,“赵炅,你真是能耐!”
自古以来都没有这种离谱的事情发生,真是倒反天罡!
什么时候中原王朝沦落到这种地步?
宋朝。
赵匡胤深吸气想平静自己怒气,去发现还是平静不下来,直接踹翻了一旁的桌椅,“赵炅,这就是你做的好事!”
赵炅被吓了一跳,他一直在摇头喃喃,“不可能,不可能!”
天幕肯定是和赵匡胤一伙的,他若是当上皇帝必将辽国灭掉,不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事到如今,你还不敢承认吗?”赵匡美心中的怒气也达到了顶峰,指着赵炅接着骂起来。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已经傻掉,尤其是赵德昭痛苦地捂着脸,如果他没有因为证明清白自尽,他是不是还能劝阻赵炅不要继续攻打辽国?
太平兴国年间。
赵炅被天幕的话吓得接连退了两步,跌倒在椅子上,“怎么可能?”
不过是失败而已,怎么会沦落到给辽国进贡的地步?
定是天幕胡说,一定是!
朱元璋也很生气,就连晋朝都没有这种行为,宋朝还真的是独一份。
康熙绷不住了,总有一种被骂的感觉,他真的很想哭,日后,日后大清也......
【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宋朝全面转为守内虚外,赵炅还说了句:四夷当置之度外[4]。真是笑话,打不过就说打不过,还置之度外,真是好雅量!】
【公元993年,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下不得不守内了,这次起义两年才完全平息。】
【说一下赵德芳与赵匡美,赵德芳在赵德昭自尽两年后,也英年早逝;公元982年,赵炅借口赵匡美图谋不轨,先贬后流放,公元984年,赵匡美死在房州[5]。】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说赵炅得位不正了吧?毕竟赵匡美对他来说可是下一任储君,就算不好好保护,也不至于流放吧,怎么会有人这样对下一任皇帝?】
【不过赵匡美不要生气,赵炅很快就能去陪你了,因为高粱河之战,赵炅的大腿被射中了两箭,赵炅到处求医问药都没有痊愈。公元997年正月,赵炅病情加重;三月病危驾崩,庙号太宗,终年五十九岁。】
嬴政都有些不想继续听下去,可偏偏天幕还在讲,只能被迫继续听。
扶苏呼出口气,糟心的赵炅终于死了。
刘彻也更加肯定,赵炅就是得位不正,“死的好!”
李世民有些不得劲,这样的人和他用一个庙号,罢了,不能生气。
他闭上眼睛,不行,还是很生气,怎么会有朝廷进贡给外族?
显德年间。
柴荣指着赵炅骂,“该死!”
赵匡胤面色狰狞,想一拳打死这个弟弟,平日里待他不薄,何至于逼死他两个儿子?
宋朝。
赵匡胤拍着赵德芳的肩膀,甚至有些庆幸现在就知道这些事情,不然怕是还会重蹈覆辙。
赵匡美得知自己被流放客死他乡,他杀死赵炅的心都有了,目光透露着杀气。
被绑住的赵炅连滚带爬,声音极其尖锐,“赵匡美,你不能杀我!”
太平兴国年间。
赵炅知道自己死讯,“只能活几年了,快叫太医!”
他还不想死,现在赵炅后悔了,后悔为什么要去打辽国,都怪崔翰,如果不是他的话,自己肯定不会去攻打辽国。
朱元璋也拍手称快,“死的好!”
这样的人活下去也是祸害百姓。
康熙无心继续听天幕,满心都是大清未来给外国割地赔款,眼泪夺眶而出,一旁端坐听天幕的所有阿哥们看到他的眼泪时,慌忙起身,“皇阿玛!”
此时,宋朝的百姓瘦弱的脸露出苦涩且难看笑,宋朝给出去的钱可都是他们的血汗钱。
第102章 弱国无外交
102
【赵炅驾崩,接下来就是他的儿子赵恒即位,即宋真宗,这个宋真宗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赵恒是赵炅的第三个儿子,怎么会是他即位?不得不说,赵恒是有一些运气在的,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匡美相继死后,本应该当太子的长子赵元佐因为赵匡美的死发疯被幽禁、而次子也在公元992年无疾暴死,这样赵恒就顺利进入赵炅的视线、公元995年被立为皇太子[1]。】
【公元997年,赵炅驾崩,王继恩、李昌龄等人意图立被幽禁的赵元佐为帝,但最后被吕端化解了这个危机,赵恒顺利即位,宋朝也步入治世[2]。】
【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赵恒善纳谏言、惩治贪腐;反对过分残酷的刑法;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百姓务农、积极引进新的作物品种,免除百姓购买农器的税,使得国家的土地耕作面积从996年的3亿多亩增长到5.2亿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