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这种对立的情绪甚至蔓延到赵煦的生母身上,企图贬低赵煦的生母来抬高高太后的身份,直到赵煦亲政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解决,但朝堂上仍旧是乌烟瘴气,赵煦延续父亲的新法,认真贯彻执行,让国家又有了起势的苗头,对外也继续开边政策,终于在1098年,击败西夏三十万大军,大胜而归。】
  【但巨额的军费开支也加重了宋朝的负担,只能说有钱的时候不打,等没钱再打就晚了,对,说的就是你,宋真宗。】
  嬴政点头,在国家大事上犹豫不决最为致命,看宋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扶苏都能想象到那个混乱的场景,这样的宋朝还能继续存活下去吗?他在心里希望宋朝能变好。
  刘彻叫了一声好,终于有能听的战事了,“那些钱能拿回来了吗?”岁币还给吗?他比较在意这个。
  李世民心想,一心守成是不行的,面对着如此严重的内忧外患,守成守不住国家,宋朝就是需要这样激进的变革者来整顿一下乌烟瘴气的朝廷。
  宋朝
  赵匡胤听到击败西夏他露出一丝笑容,却还是为日后的宋朝而难过,宋朝终究是没有变法成功,这样的日子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赵匡美当然也希望宋朝好,他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小声为宋哲宗鼓气
  咸平年间。
  又被骂的宋真宗真的很想死,这下各个朝代的人肯定都在骂他,他已经知道错了,以后必定不会花费那么多去进行封禅活动,如果同辽国打仗也不会答应和谈。
  宋神宗知道自己的新法被儿子继续施行时,他落泪了,即便是别人不赞成又如何,他定不会放弃!
  元符年间。
  得知自己在位时期,宋军击败了西夏,宋哲宗大喜过望,“我就说变法有用!”
  若是按照守旧党一言,只会守怎么会打赢西夏?
  只是想到庞大的军费开支,宋哲宗苦笑,是啊,国库空虚那怎么办,总不能继续从百姓手里抢钱吧?
  朱元璋,“宋哲宗有能力,却奈何实在是没资本。”
  皇太后不支持他变法、国库又没有钱,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康熙也为其惋惜,“若是能活得久一些,生下孩子就好了。”
  他的子嗣必定不会像他的弟弟宋徽宗一样无能,也就不会令国家陷入那样的耻辱之中。
  第105章 弱国无外交
  105
  【宋哲宗做的很不错,但也到头了,他少年时便有咯血等症状,到了晚年,唯一的儿子夭折、公主商业暴毙身亡,导致他的身体状况更加不好,1100年,赵煦病情加重,无法上朝,在十二日便驾崩,年仅二十五岁,唉。】
  【因为没有子嗣,随后由他的弟弟赵佶即位,为宋徽宗。这位可不一般呐,他可是一手制造出靖康之耻的皇帝。】
  随后天幕缓缓放出最著名的岳飞《满江红》的诗词,天幕下的所有古人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有人甚至一字一句读了出来,说到最后甚至声音都有些颤抖。
  嬴政记起之前天幕说起晋朝时曾经讲过一本书,那上面记载的就是宋朝的情况。
  他的心顿时不平静起来,连他都能看出这首满江红怒气冲冲、又万分悲切。
  蒙恬等武将已经读的眼睛红起来,从这首诗就能看出岳飞该是多么无力啊。
  刘彻读完沉默良久,随后拿起笔自己将天幕放出的诗词记下来,这首诗写得好,足以警醒汉室后代子孙!
  卫青和霍去病一人一句读着,读着读着霍去病便热泪盈眶,“舅舅,你说那他之后收复失地了吗?”
  “不知道。”声音哽咽,卫青撇开脸,不让霍去病看到自己掉下的眼泪。
  从天幕的话就可以窥探出宋朝未来的情况,这靖康耻怕是永远都......
  李世民读着读着也红了眼睛,“臣子恨,何时灭[1].....”
  单单是这两句就能听出岳飞落笔的无力感,贞观群臣也露出悲悯,他们也想知道宋朝究竟能不能一雪靖康之耻。
  宋朝
  赵匡胤捂着脸,泪从指缝中流出,当初只看到一段记载的历史,他便已经气的不行,现下仔细听,却发现更是难受,忍不住哭出声。
  赵匡美等人没见过他哭,心中大悲,他们能想象到这靖康耻有多么....
  赵炅缩着身体,生怕他们过来打他,他现下也不敢开口,只希望天幕不要乱说话,赵匡胤打不到他的后代子孙,完全可打到他啊。
  宋真宗、宋神宗等人望着天幕的诗词,心中骇然,究竟是什么耻辱竟然能让一个人写出这样的诗词?
  宋哲宗噗地吐出一口血,一旁的大臣连忙召来太医给他治疗,“官家,你可不能出事啊。”
  听天幕的话怕是宋朝以后就完了,宋哲宗现在是宋朝的唯一希望。
  宋哲宗仍然愣愣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竟然早早夭折、还有他的女儿,一想到这他就忍不住悲伤,老天爷为何这样对他。
  “官家,官家,天幕预警,我们或许能救下小太子。”
  大臣们纷纷安抚宋哲宗,听了天幕的话他们要是还立赵佶为帝那就是他们傻,所以只能好好保护赵煦的唯一血脉。
  赵煦一下子精神起来,是啊,现在孩子还没出事,他连忙看向太监,“让人把孩子抱过来,让太医好好瞧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