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个工作量非常大。
安宁路派出所辖区内常住人口一万三千多户,近五万人,包括一所高校、一个油料研究所、一个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大型机械厂、两所中学、三所小学、三所幼儿园,三十六个老旧小区,三十九户独居老人。
社区警察忙得脚不沾地。
与各单位保卫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将初步名单上报,再一一进行核查。
那些没有单位归属的老旧小区,得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栋一栋地查,有时候遇到不配合的拒不开门,不交代行踪去向,也很头痛。
租户、小商贩、没有固定单位与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人的存在,都增加了调查的难度。
一趟又一趟地跑社区,夏木繁对基层工作的艰辛有了直观感受。
派出所投入全部警力,与社区管理人员、辅警协同开展拉网式调查,一个星期过去,依然没有什么进展。
夏木繁有点着急了。
一大早上班,当虞敬再一次准备带她和孙羡兵下基层时,夏木繁将一块小黑板挂在墙上:“大虞,师兄,我们先理理思路。”
小黑板营造出教室的氛围,这让从警官大学毕业两年的孙羡兵备感亲切,第一个应和:“好,是应该分析分析案情。这一个星期天天跑东家走西家,像无头苍蝇一样,一点头绪都没有。”
派出所很久都没有发生这类恶性案件,虞敬也有点焦急,他放下手中笔录本,将椅子拖到小黑板前:“行,你俩是刑侦专业的大学生,那就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分析?”
夏木繁回忆着《侦查学》老师上课所说的内容。
“立案之后,需要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我们虽然是派出所,任务是协助重案组寻找尸源,但我觉得咱们也不能这样铺大网,太慢了!”
孙羡兵立刻举手表示赞同:“对!我们得有自己的侦查计划。”
夏木繁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p-h-d”这几个字符。
虞敬不明白,但孙羡兵熟悉啊,他兴奋地叫了起来:“唉呀,p-h-d循环原理!”
虞敬高中毕业就当兵去了,还真不知道什么是p-h-d:“什么循环原理?”
孙羡兵在大学里也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只是因为个子瘦小、实战不行,分配工作的时候没被市局看中,这才分到基层派出所。
他高高兴兴地向虞敬解释:“p就是问题,h就是假设,d就是推理,咱们做案件侦查,就是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然后检验假设并形成推论结果。”
夏木繁在大学读了四年刑侦理论,到派出所才一个多月,对课本知识记忆犹新。她在黑板上的“p”字上画了个圈,写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杀人?
孙羡兵说:“杀人理由,无外乎情杀、仇杀、财杀、误杀以及激情杀人这几类。这个案子里,杀人分尸剁成碎块,太过凶残,更像是仇杀。”
虞敬点了点头:“的确。一般的杀人案,藏尸、抛尸的有,碎尸的少,碎成这样的,就更少了。”
夏木繁在第一个问题旁边写下两个字:仇杀。
碎尸万段,一般都是熟人作案,仇深似海。
孙羡兵很喜欢这样的讨论氛围,走到黑板前写下第二个问题:什么仇?
他转过头看向夏木繁与虞敬:“什么仇什么怨,值得杀人碎尸?”
这一回,夏木繁与虞敬同时摇头:“不知道。”
是啊,什么仇恨,让凶手不仅动手杀害对方,还要将他剁成碎块,装进黑色垃圾袋,扔进垃圾桶?
脑中灵光一现,夏木繁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垃圾袋。
“你们留意到了吗?那个装尸块的垃圾袋与一般家用的不太一样。更厚、更结实、更大。”
孙羡兵搔了搔了脑袋,有点不好意思:“我当时没敢上手,好像是比较大。”
虞敬回忆当时自己接过夏木繁手中袋子时的手感,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我的力气算是比较大的,但当时扯开袋子的时候费了不少力气。”
夏木繁的内心早就有了答案,很肯定地说:“那个袋子里装那么多肉块、骨头,竟然没有破损。要不是因为野狗爪子利,撕开了几道口子,估计血水也不会渗出来。一般的家用垃圾袋,没这么结实。”
孙羡兵脑子转得快,马上抢答:“户外环卫专用垃圾袋!”
虞敬也被打开思路,补充道:“酒店、工厂、环卫部门,用的都是这种加厚、加大的垃圾袋。”
夏木繁拿着粉笔,在“垃圾袋”三个字旁边补充了“专用”两个字。
“哒、哒、哒。”
门口有脚步声传来。
三个人同时转头,看到魏勇所长站在门口,他的身边跟着重案组组长岳渊、还有一个在花椒巷打过照面的刑警,龚卫国。
魏勇面带微笑:“你们开始讨论了?欢迎我们加入不?”
“魏所,岳组长、龚警官,你们怎么来?”虞敬忙站起身,将魏勇等人迎进屋。
魏勇看着小黑板上的字,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p-h-d?不愧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你们对案件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夏木繁的态度很大方:“我们的第一个推论,杀人动机应该是仇杀,但具体是什么仇怨,无从知晓。另外,我们发现垃圾袋不是一般家用的那种,凶手极有可能是在酒店、工厂、环卫部门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