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徐淑美刚刚恢复记忆,对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都非常陌生,夏木繁现在要出差不放心母亲一个人,便叫来冯晓玉细细叮嘱:“你把我妈带到宿舍去,晚上领她去食堂吃饭,我没回来之前请你陪着我妈熟悉一下环境。”
  冯晓玉一回来就被岳渊抓来写报告,正写得头昏脑胀,听到夏木繁交代的任务欣然从命:“放心吧,保证把阿姨照顾得好好的。”
  荟市公安局有职工宿舍,住房条件还不错。单身宿舍建于八十年代,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在走廊支一个炉子就能做饭,还挺方便的。
  夏木繁到重案组报到之后,分配到一间靠近楼梯间的宿舍。找到母亲之后,她便与母亲住在一起,方便照顾。
  徐淑美先前脑子不太好使,离不开夏木繁,两人住一间屋、睡一张床。现在徐淑美已经恢复正常,见女儿这么不放心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冯晓玉:“晓玉,那就麻烦你了。”
  冯晓玉笑眯眯地说:“阿姨您别见外。我和夏夏一个组,关系好得很。”
  送夏木繁、沈老师他们离开之后,冯晓玉亲密地挽着徐淑美的手,带她到宿舍休息,一边走还一边介绍着刑侦大队的建筑布局、隔壁公安局的职能,以及职工宿舍区有几栋楼、运动休闲区在哪里,食堂什么时候开饭,澡堂一周开几次门……
  在冯晓玉温柔的话语里,徐淑美的陌生感渐渐消散,慢慢熟悉着这个十六年后的世界。
  世界发展真快啊。
  办公室里都有电话,每个人腰间都别了个通信用的传呼机,随时可以联系。市区街道很宽、汽车很多,一栋一栋的高楼拔地而起,听说现在土地可以买卖,市里有一些老板盖了楼房拿出来卖,几万块钱就能买一套房子。
  想到刚刚得到的两万块赔偿,徐淑美有些心动。
  她是农村人,农村人一有钱就盖房子,一有地就想着种庄稼、种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甩都甩不脱。
  夏木繁现在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她和女儿挤在一起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自己的房子。
  想到这里,徐淑美对冯晓玉说:“晓玉,要不你带阿姨去看看哪里有房子卖?”
  冯晓玉高高兴兴地回应:“您要买房?正好咧,过年的时候我爸妈给我哥买婚房,把市里几个新小区都看了一个遍,我领您去看看。”
  徐淑美在冯晓玉的陪同下开始看房。
  市里房地产开发刚刚起步,大都是小打小闹。一个小区里七、八栋六层砖混房子,房间距有点近,道路全是水泥地,绿化一般,这让农村生活了半辈子的徐淑美有点不习惯。
  最后勉强看中一个小区,最小的面积也有九十平方米,两房两厅,单价五百块,算下来总价得四、五万块。徐淑美想想自己只有两万块,不得不将买房的念头压了下去。
  徐淑美看房的同时,夏木繁与虞敬、孙羡兵一路奔波,终于在五点半左右赶到了新樟镇派出所。
  第36章 偷听
  将沈鸿云送到新樟镇医院陪伴中风住院的老伴之后,夏木繁一行终于在下班之前赶到新樟镇派出所。
  派出所位于镇中心位置,正对着大马路。
  院子里停着两辆警车、五辆警用摩托车,看得虞敬连连摇头:“比我们安宁路派出所配备强多了,还有警车。”
  孙羡兵哼了一声:“这说明新樟镇有钱,也舍得给派出所拨钱。”
  将车停在院子里,三人走进一栋两层单面走廊的小楼,这里就是新樟镇派出所的办公区。
  三月份为了寻找母亲,重案七组全体成员都来过新樟镇派出所,算是熟人。再次见面,民警们很热情地打过招呼,案件组组长乔安泰将他们带到位于二楼西侧的所长办公室。
  见到夏木繁三人,萧振伟所长从办公桌后走出来,笑着和他们握手:“你们来得及时,再晚两分钟恐怕就见不到我了,哈哈。”
  所长萧振伟正值壮年,中等身材,微胖,皮鞋擦得锃亮,头发整齐向后梳起,很有领导的派头。
  他的手指被烟熏得焦黄,一伸出手便能闻到浓浓的烟味,夏木繁皱了皱眉:“有事打传呼,总能见到的。”
  萧振伟感觉有点尴尬。
  很久没有遇到夏木繁这样的愣头青了。
  在镇派出所当所长已经有十年,萧振伟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官场中人,说话七拐八弯、圆滑得很。平时萧振伟开这种玩笑时,对方一般都会心一笑,打个哈哈说上句:萧所是大忙人啊,也是我运气好。
  偏偏眼前这个夏警官年纪轻、说话直,不走寻常路,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萧振伟调整得很快,笑容未减:“恭喜夏警官啊,你们这次立了大功,失踪十六年的人口也能找到,厉害。”
  夏木繁依然板着脸:“我只是报案人,为警察提供证据。立功的人是重案组其他同事。”
  萧振伟的笑容僵在脸上,感觉这天聊不下去了。
  虞敬打了个圆场:“还得多谢萧所的配合,才能顺利侦破这桩旧案。”
  萧振伟笑着摆了摆手:“好说,好说,这都是我们基层单位应该做到的。”
  夏木繁一副踢馆的架势:“萧所长,我想问问当年你们派出所是怎么处理失踪案件的?星市来的豪华商务车,还撞了人,那么明显的线索也能被忽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