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身上,眼神焦灼,等待他的尸体结果。
  “从刀伤伤口深度、方向;头皮剥落程度;颈脖伤痕综合判断,凶手与杀死魏巧珍的是同一人。”
  听完顾少歧的这句话,岳渊与夏木繁交换了一个眼神:并案侦查的依据有了。
  顾少歧继续往下讲:“死者指甲内有皮屑、血渍、泥垢,推测生前与凶手有过激烈搏斗。”
  冯晓玉低呼一声,声音里有担忧、有难过,也有愤怒。
  夏木繁感觉心一缩。
  这个女孩性子比较烈,与凶手有过打斗,可是……她死了。
  顾少歧的尸检经验丰富,表述完整而精准:“对比魏巧珍的尸检结果,这名死者的最早的刀伤在五天前,也即是她从被囚禁到死亡,仅只有三天时间。”
  魏巧珍从失踪到死亡,一周时间。
  这名死者却只有三天时间。
  凶手性情暴虐,憎恨反抗。
  顾少歧道:“死者被清水冲洗过,皮肤泛白,指甲内没有发现苔藓物。但是垃圾袋底部有油垢、大金发藓。她胃里残留物依然是西红柿、鸡蛋、面条。”
  夏木繁凝神思索:“将死者清洗干净之后装进编织袋,再拖到车上,看来要经过一丛大金发藓。这说明凶手住在一楼,阴暗潮湿,院子地面有苔藓生长。”
  冯晓玉有些不解:“凶手只会做西红柿鸡蛋面吗?怎么两个死者的胃里都只有这些?”
  第78章 上交
  为什么两次解剖尸体,胃内成分一致?
  这个问题法医顾少歧无法回答。
  重案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
  “可能家中常备的食物有限,只剩下西红柿、鸡蛋和面条?这说明凶手平时很少做饭,平时吃东西很对付。”
  “或许在凶手的记忆里,西红柿鸡蛋面代表某一段难以忘记的情感?凶手之所以绑架、虐待、杀害少女,可能就和这份情感有关。”
  “某种仪式感?吃完西红柿鸡蛋面就代表离别?”
  夏木繁抬手制止大家天马行空的思绪发散:“杀人动机可以等抓到凶手之后再来讨论,现在当务之急是发现线索找到他!”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便冷静下来。
  “如果凶手家中常备食物有限,说明他住的地方距离菜场比较远。”
  “如果凶手执着于某段情感,那有可能他年少时光曾经有过一个十六岁的初恋情人,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他。出于报复,他找同一类型的少女下手。”
  顺着这条思路分析下来,众人有了某种猜测。
  “从白专家画出来的肖像来看,凶手大约在二十七、八岁左右。他初恋情人十六岁,正是读高中、中专的年龄,那当年他应该差不多十七、八岁。这十年的时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一名连环凶手?”
  “最早发现尸体的时间为两年前。那有没有可能,两年前他也曾犯过案,只是没有被发现,或者……并没有杀人?”
  “这人有没有可能曾经犯过案,比如强奸未成年少女?”
  任何罪犯都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没有谁一出生就是个强奸犯、杀人犯。
  这名变态杀犯在杀害魏巧珍之前,有没有可能曾经有过案底?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岳渊霍地站起:“有道理,这个我来查!”
  夏木繁看向他:“你打算怎么查?”
  岳渊道:“让档案管理科加班,搜查1994-1993年出狱的强奸犯名单,一个个比照核实。可惜啊,省厅的罪犯信息技术中心还没建成,不然用电脑查更快更容易。”
  夏木繁摇头:“没有名字,只有照片,人工查犯罪档案效率太低。”
  岳渊叹了一口气:“那怎么办?只有这种笨办法。”
  这个时候,众人都开始佩服省公安厅斥巨资打造信息技术中心的前瞻眼光来。
  先前听荟市公安局的人提起时,很多人连什么是信息、计算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可是现在临到需要搜索罪犯信息时,大家却知道机器比人工要高效得多。
  龚卫国道:“如果凶手犯案时不在荟市呢?”
  岳渊的脸变黑了,一言不发。
  如果凶手此前不在荟市犯案,恐怕档案管理科的人再加一周的班也查不到任何信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虽说大家分析得十分准确,但现阶段刑侦手段有限,真要查起来艰难无比。
  虞敬忽然举起手来:“我有个主意。”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他。
  虞敬道:“每个辖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那里,都会对出狱的劳改犯进行登记。我们只需要联系城北十三个派出所,请社区民警提供名单,并辨认照片就行。”
  岳渊眉眼顿时舒展开来,重重一拍桌子:“好主意!”不愧是在基层锻炼过几年的老同志,经验果然丰富。
  看看时间,已是晚上九点。
  窗外夜色深沉。
  夏木繁开始指挥队员们与城北十三个派出所电话联系,制定接下来的侦查计划。
  重案七组办公室的灯火一直亮到了深夜十二点。
  最后还是岳渊下了命令:“都给我回去休息!明天一早起来工作。”
  众人这才揉着眼睛往家走。
  夏木繁心急如焚,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一张带血的面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