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岳渊抹了把头顶的汗:“刚从现场回来,发现了一些证据。半个小时之后在办公室碰头吧。”
  夏木繁:“打个传呼留言就行,干嘛专门跑一趟?”
  岳渊随性地甩了甩胳膊:“太热,回家换身衣裳,顺路的事儿。”
  夏木繁问:“岳队,能把崔乐邦捶死吗?”
  岳渊皱了皱眉:“只需要崔萍萍的口供,他的绑架罪、人身伤害板上钉钉。但是,仅凭林场老屋的血衣、刀具,恐怕难以将他杀人抛尸的罪行捶死。至于魏巧珍被杀……”
  夏木繁明白了。
  魏巧珍一案发生于两年前,什么证据都没有,除非崔乐邦自己承认,否则很难定他的罪。
  至于7月11日发现的女尸,血衣上的dna检测可以将林场老屋认定为凶案现场,但如果崔乐邦说自己也是无意间来到那间老屋呢?鸟儿们说的话,并不能成为证据。
  难怪岳渊面色如此沉重,晚上还得把大家召集起来加班讨论。
  半个小时之后,重案七组办公室亮起了灯。
  岳渊带着重案三组的许秉文、胡凯走了进来。
  龚卫国与冯晓玉以前和他们在一个大办公室工作,熟络地打着招呼:“眼镜,凯子,你们来了?”
  许秉文与胡凯很客气:“能够与你们合作,是我们的荣幸。”现在谁不知道夏木繁破案能力出众,是岳队最得力的手下?客气一点总不会有错。
  岳渊不耐烦地说:“别扯这些场面话,直接进入正题吧。今晚把侦查计划、审讯计划制定出来,明天开始还有硬仗要打。”
  说罢,他示意许秉文开始。
  许秉文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开始展示今天在现场获得的证据照片。
  “床角血衣为女性碎花短袖衬衫,m码,已经取血样送技术科进行dna比对,如果能与7月11日发现的无名女尸、崔乐邦比对成功,那就说明林场老屋是凶杀现场。”
  “另外,血衣上有精斑痕迹,也已经取样送检。”
  “厨房刀具上的指纹已取样。”
  “厨房油垢已取样。”
  “柴堆发现指甲残片。”
  “……”
  一口气说完,许秉文最后做了总结:“证据虽然多,但都只能证明林场老屋曾经发生过凶杀案。dna检测需要五天时间,所以我认为审问嫌疑人还得再等几天。”
  岳渊点了点头,示意夏木繁汇报今天调查的结果。
  夏木繁走上前,拿出一大迭子笔录放在岳渊面前,简单将今天获得的消息说了出来。
  一边说,夏木繁一边拿着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并按时间顺序连上箭头。
  第一个关键词:高中辍学
  第二个关键词:十七岁打工
  第三个关键词:1994年4月回林场
  第四个关键词:1994年10月姑父去世
  “崔乐邦在林场老街坊眼里是个懂事、聪明的好孩子,高中时曾经叛逆想要辍学,因此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半年后去世。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去南方打工,据他姑姑崔胜莲所说,他在羊城的餐馆打工。”
  “回到林场之后,崔乐邦住在姑姑家的储藏室,姑父去世之后搬回三楼次卧。储藏室里发现黄色书籍、女性内裤、卫生巾等女性用品。”
  夏木繁抬眼看向众人,说出自己的观点。
  “所有的犯罪都有迹可循。崔乐邦沉迷黄色书籍只是一个引子,不足以让他走到绑架、侵犯、杀害少女这一步,想要让他承认犯罪事实,必须攻心。”
  龚卫国今天跟着夏木繁一起调查,脑子里被塞满了各种信息,差点要爆炸了。听到夏木繁如此清晰地提出攻心,不由得站了起来:“夏组长,你觉得应该怎么攻心?”
  夏木繁道:“他为什么高中突然提出辍学?他父亲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回到林场之后不到五个月,他姑父就去世?”
  这一连串的提问,让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孙羡兵道:“崔胜莲说,石虎死因为脑出血,医院开了死亡证明。崔父崔胜伟也是在争吵后半年才死,死于中风。邻居们不是说了吗?崔胜伟和石虎都是好酒之人,性情暴躁,有高血压病史,这样的人死于脑出血、中风听上去也算合理。”
  夏木繁摇了摇头:“崔乐邦会从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变成杀人抛尸的罪犯,绝对遇到了什么一些磨难。如果想要他开口认罪,我们必须得了解他的过去、触碰他的创伤,才能在审讯中占据主动权。”
  第84章 朋友
  第二天的清晨。
  难得阴天,微风阵阵,暑热渐散。
  按照昨天讨论的计划,夏木繁与冯晓玉来到医院。
  鲁萍萍已经清醒过来,神情有些呆呆的,面对哥哥的安慰一声不吭。
  鲁平茂、鲁平丰两人不知道小妹遭遇了什么,心疼得差点掉眼泪,可是他们是男人,又不敢多问,只能笨拙地守在她身边。
  见到夏木繁与冯晓玉两名女警过来,鲁家兄弟松了一口气:“你们和萍萍好好说会话,劝她想开点。我们嘴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夏木繁与冯晓玉这次特地穿上了夏季制服,米色衬衫、军绿色长裤,看着飒爽利索。她俩一出现,鲁萍萍的神情间多了一丝光彩。
  这便是制服的魅力。
  夏木繁将病房门关上,拉过一把红色塑料方凳坐在鲁萍萍床边,一边观察鲁萍萍的表情,一边慢慢拖近,到达一米距离之后便停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