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当时在场的反军们被镇住,不敢看她,也就没发现她的异状。
  等张燕、郭太等将领来到时,她已勉强恢复常态。
  雪龙驹也很给力,经过几日的训练,对响声渐渐习惯,没有被吓得撒蹄狂奔。
  各因素都正常甚至超常,才造就了她“手招雷霆”的神迹。
  第167章 为我大汉江山万万年
  “招安贼军,张大人又立一功!”
  “只要张大人出马,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有张大人在,万事无忧!”
  宣室殿内,公卿们对张祯歌功颂德,极尽赞美之词。
  有人只是口中说说,有人却是真心所想。
  张祯谦虚道,“诸位大人过奖!”
  暗想你们先别急着夸,一会儿不骂我就行。
  刘协也笑道,“爱卿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
  张祯心说这可太肉麻了,“不敢当,不敢当!陛下谬赞!”
  等大家都说了一轮话,王允温声道,“神悦,你手还伤着,不可劳心劳力,回家歇着罢!”
  昨日去敌营,她心里应该也很害怕,才会在下马时不慎摔倒,扭伤了手臂。
  张祯举了举上着夹板的左手,笑道,“小伤而已,无妨。”
  昨晚华神医看过,确实骨折了,但不算严重。
  刘协关切地道,“爱卿忧心国事,也不必急于一时,当保重身体!”
  张祯:“多谢陛下关怀!”
  又叹道,“只是,事情还未落定,臣安不下心。”
  刘协有点紧张:“怎说还未落定?”
  反贼连帅印都交了,还有什么未定的?
  众臣也看向张祯。
  张祯轻声道:“臣答应了反军,让他们安身立命。”
  公卿们互视一眼,暗暗一笑。
  安抚反贼的话语也用当真?
  小张大人虽聪慧灵秀,却入仕日短,还不晓得官场上心照不宣的规矩。
  一人老神在在地道,“后续之事,自有我等,张大人不必操心。”
  蔡邕也道,“神悦,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不能只累你一人。”
  张祯目光扫过小皇帝和众公卿,不说话,只长长地叹息。
  众人被她叹得心神不宁。
  莫非还有他们没注意到的大难?
  “神悦,有话不妨直说。”
  王允微微皱眉。
  张祯:“我昨日答应的安身立命,固然可以敷衍过去。反军愚笨,肯定能被咱们耍得团团转。但之后如何,诸君可曾想过?”
  王允淡淡道:“令他们回冀州!”
  张祯长叹,“之后呢?口中无食,身上无衣,还是得反!”
  王允一甩衣袖,“他们若在冀州反了,那也是袁绍的麻烦!”
  张祯:“可我们为何要将这大好处让给袁绍?”
  王允微愣,“好处?”
  他可没看出来,这些反贼有何好处。
  张祯:“人丁,就是最大的好处!关中多了这几十万人,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税赋也能收得更多!”
  王允断然道,“不可!”
  刘协不解道,“为何不可?”
  他听了这会儿,觉得张神悦句句在理。
  王允:“反贼,岂是那么好驯服的?心中存了反意,明日不反,后日也反!打发他们回冀州才是正经!”
  刘协面露担忧。
  若是这样的话,还真不能留他们在关中。
  张祯拱手,“陛下,反军士卒分为两类,一类愿加入官军,效忠陛下!一类愿种田为生,自食其力!”
  实际上,这次黑山军、白波军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就是因为裹挟了冀州、司州、并州等地的流民。
  种田才是他们最擅长的事情。
  刘协:“他们说的是真话?”
  张祯:“在臣面前发了毒誓,不说全是真心,也有八九分。”
  刘协犹犹豫豫地道,“那就留他们......”
  话没说完,堂上就沸腾了。
  “不可!”
  “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
  “留反贼在关中,便是坏汉室根基!”
  诸公卿激烈反对,一个赛一个的大声。
  看向张祯的目光不复之前的感激与赞赏,变得戒备、厌恶,就像在看一个叛徒。
  刘协有些吃惊,“众爱卿,你们......”
  怎地忽然这般激动,明明方才还仪态从容。
  张祯却知道,他们这是反应过来了。
  种田为生,这个田字,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
  王允肃声道,“陛下,此事不必再议,不可行!”
  又转头看张祯,表情很无奈,“神悦,你是聪明人,莫逆了大势。”
  他真的很欣赏、喜爱这孩子,不想她走错路,不想她站到世家的对立面。
  张祯哂然,“逆了大势的是你们!”
  汉室衰败灭亡,原因很多,土地兼并在其中占的份量很大。
  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了,她就算支使吕布以武力平定天下,汉室也续不了几年命。
  还是得嘎。
  以关中为例,多年战乱,百姓被军阀们砍了一拨又一拨,人口大为减少,人少了,按理来说分到大家头上的田地就多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无主之地,很快被世家望族以各种理由占走。
  别说平头老百姓,连朝廷都轮不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