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张祯:......这是个什么流程,她没安排过。
想问问高顺,他又离得远。
吕布双手负在身后,声音不喜不怒,“本将离京时,给你下的什么军令?”
张辽:“大将军令末将守好长安!”
吕布:“可曾做到?”
张辽:“未曾!”
吕布喝道,“按军法该如何?”
张辽:“斩!”
吕布:“不错,若按军法处置,当斩!但念你杀敌有功,补救及时,杖一百以儆效尤,你服是不服?”
张辽:“服!”
他确实上了反军的当。
若无神悦招安,长安将遭大劫。
就算反军攻不破城墙,城外百姓也死伤无数。
只杖一百,已是大将军手下留情,格外宽厚。
吕布:“此用人之际,八十记下,先杖二十,盼你戴罪立功,以减杖刑!”
张辽:“诺!”
吕布:“来啊,行刑!”
行刑队不知从哪儿冒出,扛着黑头木杖和一张厚实的木凳,飞快赶往场中。
刘协和公卿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情。
心里都埋怨吕布不近情理。
这么好的日子,为何要提扫兴的事儿?
就算要打,也换个时候啊!
刘备、曹操、孙策等也替张辽求情,曹操尤为激动,甚至说出了愿替张辽受刑的话。
吕布油盐不进,只回一句,“军法不明,何以治军!”
张祯扯住他袖口,急得手心都是汗。
“大将军,不可!”
军法确实应该严格遵守,她也无意干涉吕布治军,因为那不是她擅长的事,她只懂皮毛。
可这是东汉末年!
在这个时代,军中最易发生一件事,某某受了军法,心中不忿,背主另投。
张辽又不像高顺那么死心眼,她真怕他因此与吕布离心。
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别人不说,就说老曹,对张辽的垂涎都挂在脸上了!
求情求得那般大声,就是想让张辽听见!
她敢打赌,回去后,他肯定第一个冲去张辽府上!
吕布就势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又放开,“神悦莫急,我心里有数!”
扬声道,“行刑!”
张辽已除了上衣,趴在木凳上,一名行刑人举起木杖,用力拍下。
打的是肩背而非臀.部,以免影响骑马。
张祯无奈,只能让周羽先回城,请华佗准备好伤药。
曹操看着被打的张辽,心花怒放。
以张辽换陈宫、荀彧,他不亏!
几乎所有人都在替张辽计数,好不容易打完,他起身行礼,“多谢大将军!”
二十军杖,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吕布:“下不为例!”
顿了顿,一眼扫过刘协和公卿、众将,“吕某忝为大将军,有护卫京城之责,此番不察,致使反军攻入腹地,更是大罪!无颜再为大将军,请陛下另谋良将!”
刘协急道,“奉先莫要胡说,朕只认你这个大将军!”
他知道吕布在以退为进,但越是这样,他越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倘若非要有一个人当大将军的话,他宁愿是吕布。
公卿们也纷纷劝解。
出于各种原因,大将军暂时不能换。
再说,吕布真舍得让出大将军之位?
惺惺作态罢了!
退一万步,他舍得,台下那些将士会认别人么?
还得是他吕布!
众人劝了好一会儿,吕布才松口,不再坚辞大将军。
但他说自己有大过失,当与张辽同罪,也除了上衣去台下受刑。
啪!
黑头木杖重重打在他背上,立时泛起红痕。
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曹操气得转开了视线,一眼都不想再看。
现在他只想知道一件事,吕布有勇无谋,这谎言究竟是谁传出的?!
不会是吕布自己罢?
明明就心眼多得像筛子!
反军攻入关中,吕布这大将军颜面不好看,也会有人以此攻讦他,他索性责躬省过,引咎辞位。
但小皇帝会让他辞么?
不可能!
况且又是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全军都叫着大将军威武。
小皇帝若敢撤吕布,只怕立时哗变。
那么这件事就过去了,不会再有人指责吕布。
因为他已知错认错,是皇帝诚心挽留。
再有人敢多说,就是质疑君上。
张辽也会因他与自己同受军法,忠心更甚,死心塌地。
这厮真是狡诈!
曹操只叹自己以前瞎了眼,没看出吕布的奸滑。
他想到的这些,张祯也瞬间明白了。
但,她不觉得吕布能想清楚。
他很可能只是凭直觉行事。
她早已发现,在某些事情上,吕布天生直觉敏锐。
像个目光锐利的猎人,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破绽。
第182章 征袁绍
“大将军......”
外围的百姓起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之后,一阵强烈的情绪从心里涌起。
眼眶也不由湿了。
大将军,是为他们受罚的!
长安城墙坚固,难以攻破,反军就算冲到城下,皇帝和达官贵人们也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