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她若不来,历史不会变。
但她来了。
“大师,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张祯淡淡道。
于吉无可无不可,“好呀。”
张祯:“有一个国度,曾经辉煌非凡,很长时间内,都是那片土地上最为强盛的存在。但到了后来某个朝代,为一家一姓之尊荣,刻意闭关锁国,愚弄民智。如此过了两百多年,国力衰落!”
“而在这两百多年间,以前远不如这一国度的诸多番邦飞速发展,越来越强。觊觎这一国度丰饶的物产,远渡重洋,用强大的武器轰开国门,任意劫掠!”
“其中有一邪恶番邦,曾是这一国度的学生,此时也撕下谦恭有礼的外表,露出凶残禽兽的本性,视这一国为所有物,欲图灭其国统、亡其种族!”
“与那些番邦相比,这国度实在太孱弱。”
为让大家更理解,张祯打了个比方,“就如同,武帝时期的汉室,与西南边陲的偏远部落。武器更是天差地别,番邦用上了旱地雷,那国度还只有小木棍。”
“当时,文人士子们十分绝望,甚至还有人开始修史,说本国度的历史,将最后一次由本国度人来修。”
“很多诸侯也做好了亡国的准备。或投降,或逃亡,或裂土。”
众人听得入神。
汉室,似乎也是如此啊。
张祯:“大师以为,那一国度的天意如何?是否也是气数将尽?”
于吉迟疑道,“很像。”
“然而并没有!”
张祯笑得畅快,“那一国度没有亡!不但没亡,还越来越兴盛!国运昌隆,盛世荣光!”
陈宫急切道,“何以能致此?”
贾诩也专注听着。
这个答案很重要!
张祯沉声道,“因为人。义勇赤诚之士不愿做亡国奴,为此舍生取义,无惧无畏,终于让那一国度重现生机!一寸山河一寸血,无数青山埋忠骨!”
热泪滚滚而下。
那是她的国她的家,可她回不去了。
纵然千年之后与家人重逢,也只是黄土一抔。
但她又从未远离。
青山依旧,日月无改。
吕布默默帮她擦泪,心跳得越来越快。
这样的神悦,更让他,让他......
那情绪太复杂,太汹涌,他不会描述。
而她所说的山河寸血,青山忠骨,又让他心中升起悲壮豪迈之情。
他也可以!
是的,他也可以!
“大师,天意从来高难问。主管人间的,该是人意!这人意,也将是天意!”
张祯依然闭目。
也就没看到,众人看她的眼神近乎敬畏。
这一刻,她仿佛宝相庄严,身上如同多了一层光。
于吉喃喃道,“人意将是天意?”
张祯:“没错,天意不是人意,但人意就是天意!我说汉室未绝,吕奉先说汉室未绝,陈宫、贾诩、周羽、花妮、马超,还有天下众多志士,都说汉室未绝,那么,汉室就不会绝!”
“说得好!”
陈宫抚掌。
对啊,他信什么天意,老天爷可没空管人间。
贾诩对于吉一拱手,冷声道,“这位大师,好走不送!”
这才是妖道呢,他都差点被蛊惑了。
要依着他,杀了最好,但神悦待此人谨慎,大约杀不得。
于吉默然片刻,转身离开。
罢了罢了,管这些闲事做甚,他们爱干啥干啥。
天意什么的,其实他也只是略有感应,未必真准。
第213章 奉先栋梁巨擎,神悦国之重器
于吉没说谎,三日后,张祯的眩晕感果真消失了,不再天旋地转。
但是,大脑仿佛记住了那种感觉,偶尔给她来一下。
尤其是晚上,她若熄灭烛火后还睁着眼睛,天地就又开始转了,只能迅速闭上。
吕布认为于吉有妖术,怕他又来,很是紧张,在张祯马车周围安排了很多骁勇将士。
他也时常到马车里守着。
若是平日,陈宫早跟他讲君子之道了,这会儿也知道于吉不是寻常人,赞成他近身守护。
——反正马车够大,周羽、花妮也在,又不是独处。
张祯倒觉得他们多虑了。
一来,那日于吉既然退去,就说明并不想捣乱,特意跑来找她,可能只是因为好奇。
二来,三国中出现的这些神人,例如于吉、左慈、李意等,都只是昙花一现,并不干涉凡间兴亡,你不杀他,他也不害你。
你若杀他,后患无穷。
例如孙策,演义传说里,他之所以横死,就是因为杀了于吉,受到了于吉魂魄的诅咒。
之前她不信,现在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因而身体稍好,便立即给孙策写了封信。
除了日常问候,就是嘱咐他若有一日遇见个名叫于吉的琅琊宫道士,千万不能伤害他,更不能要他的命。
孙策想杀于吉,则是因为于吉通药理,还能以符水救人,在江东一带极有名望,他担忧于吉会成为张角之流,索性杀之。
站在朝廷的角度,也不能说他的担忧完全没有道理。
但是,杀张角或于吉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让百姓不造反,就得让他们能活下去。
否则,没了张角、于吉,也会有李角、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