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郭嘉这信并不长,只说了自己受荀彧举荐,欲入朝效力,还说对她极为仰慕,因此冒昧来信,以表敬意,待相见之日,再向她请教。
——其实,郭嘉会写这封信,主要是因为同僚们都有信给张祯,他若不写,似乎不太合群。
而且他有种奇怪的感觉,张祯人虽未至,却仿佛无处不在。
武将念着她,谋士念着她,普通士卒也常提起会种田的火炕娘娘。
真是让他想不好奇都难。
张祯将他的信反复看了几遍,压力山大。
郭奉孝想向她请教?!
这,忽然又有了当初第一次见贾诩之前的感觉。
十分担心道行不够,智商不足,被一眼看穿。
但回望这一路的跌跌撞撞,就有了些信心。
不知不觉中,她也做了很多事呢!
每一件,都是她的底气。
第248章 鲜卑王庭已破
通过众人的信件,张祯拼凑出了前线的情形。
仿佛看见铁马金戈,旌旗蔽日。
对于被掠去的汉人百姓,以及乌桓百姓的安置方法,她觉得极好。
她若在场,估计也会建议如此操作。
可她没想到大军会去鲜卑,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一出。
不过,去震慑一下也好。
鲜卑人很特别,天生颜值奇高,男的英俊帅气,女的花容月貌,个个都是修长白皙,因而又被称为白虏。
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鲜卑人应该是慕容冲姐弟,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迷得前秦皇帝苻坚晕头转向。
还有独孤信,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三朝都是外戚。
史上绝无仅有。
然而颜值并不等于正义。
五胡乱华,其中一支就是鲜卑,与汉人仇深似海。
之所以没有乌桓,是因为白狼山之战后,这个族群就散了,分别被汉人和鲜卑人同化。
这一世的鲜卑人会不会也被打散呢?
信件发出时,还没有结果,因而张祯不知道。
但想想吕布的阵容,想想那些急着立功的虎狼之将,张祯都替鲜卑人捏把汗。
是当场灭族还是苟延残喘,就看鲜卑首领能不能审时度势了。
此时的鲜卑首领好像叫轲比能,志在统一鲜卑,善于学习中原文化,后被曹丕封为附义王,十多年后,被幽州刺史派刺客杀死。
这会儿,他应该正在发抖。
另一个也在抖的人,大约是公孙度。
吕布信上说,从鲜卑王庭回来,就要去襄平,即后世的辽阳,那是辽东郡的治所。
这也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事情。
张祯将信件整理好,逐一回复。
吕布的留到最后,主要写了三件事。
其一,建议驻守柳城的五万大军屯田,战时为兵,闲时为民。
这也不是她的首创,文帝时期,汉朝就开始实施边疆屯田。
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后,也在西域屯田。
其二,建议表曹性为屯田校尉,成廉、魏续为破虏校尉,由曹性节制他们。
以曹性为主,只因他是吕布的死忠粉。
其三,建议表公孙瓒为东北经略使。
这是她想了好久,才想出的职位。
希望公孙瓒能以辽东为桥头堡,一路向北。
信的末尾,她踌躇片刻,加上五个字。
我心如君心。
——
大破乌桓,乃是朝廷上百年未遇的对外大捷,震惊朝野。
就连远在益州的刘焉和张鲁都知道了,仗打得没滋没味。
朝廷诸公欢欣鼓舞,然而再一细想,就有些恐惧。
但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是上门道贺。
本就热闹的大将军府,顿时门庭若市。
所有人都觉得,等吕布班师回朝,将有另一番新局面。
小皇帝刘协想得最深,由狂喜而至惶恐。
他的命运,似乎又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进一步,稳坐龙庭,退一步,万丈深渊。
可无论是进是退,都不由他自己把握,他无能为力。
这样的感觉,足以逼疯一个人。
幸好张祯来了。
她谢绝所有客人的到访,入宫开解刘协。
“陛下,记得我说过的话么?”
刘协沉默了一会儿,道,“记得。”
她说要匡扶汉室,她还说只要有她一日,他就必然是大汉皇帝。
他都记得。
但是,说出来的话,就真能算数么?
就连皇帝,都不是真正的金口玉言啊。
张祯:“陛下,我没有变!”
刘协眼眶湿润,哽咽道,“我信你,皇姐,我信你!”
除了相信她,他也没有别的法子。
找别人制衡吕布?
算了罢,光是想想就觉得这是个蠢招。
何况,跟别的诸侯相比,他还是更愿意相信吕布和张祯。
与刘协相识这么久,张祯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好言劝慰,连连保证,直到他心情好转才告辞回家。
——
又过数日,长空再一次扑腾着翅膀落到张祯手臂上。
鲜卑王庭已破。
首领轲比能困兽犹斗,被关羽阵前斩杀。
这只是鲜卑的一支,另有数支,分布在别的地方,有空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