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张祯很感动。
  严二郎等人,大约是来给她撑腰的。
  虽然她并不需要,心里也很暖。
  你做了什么,百姓都看在眼里。
  民心,或许会一时被愚弄,但大浪退去,最终留在岸上的是谁,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再看祢衡的《疫鬼赋》,杨修的《汉寿赋》,不由拍案叫绝。
  好文,真是好文呐!
  字字珠玑,妙笔生花。
  若不失传,定能入选后世教材。
  她才情一般,却有幸见识过众多锦绣文章,欣赏能力一流。
  当时宴席还未散,索性请名士们传阅、品评。
  她定了基调,谁还能说不好?
  一片称赞之声。
  刘表也跟着呵呵,假装看不出祢衡对自己的嘲讽。
  同席者大感佩服,景升公真是豁达。
  也有人怀疑他是强忍恼怒,心里狠毒了祢衡。
  却不知,刘表是真的无所谓,内心平静,毫无波澜。
  ——跟祢衡带着一群人哭他活丧、送他悼词相比,这篇赋文只能算毛毛雨,头发都淋不湿。
  吕布举盏,悠然淡定地道,“神悦对此二人甚好。”
  今日过后,祢衡、杨修必定名扬天下。
  张祯笑道,“确实是好文章。”
  吕布:“......这种文章,我可写不出来。”
  张祯横他一眼,“调兵遣将,上阵杀敌,举世无双,也唯有大将军,别人都做不到。”
  凤仙又矫情了,好在她功力未减。
  吕布被夸得全身舒坦,哈哈大笑,猛灌了一口清水。
  想喝酒,但是不行,他立过誓,老天看着呢。
  ——
  前往襄阳的路上,常有百姓聚集相送。
  张祯请吕布和刘表同上自己的车辇,一起向百姓致意。
  刘表从没这么干过,感觉很新奇。
  而荆州士族见张祯对刘表这等礼遇,也放下了心。
  倒不是说他们对刘表有多深的感情,是张祯的种种举动,意味着权力平和过渡,不起兵戈,不伤民生。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可不愿意打仗。
  也意味着张祯是个宽厚的人。
  这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快到襄阳时,某天路过一个小集市,道路两旁挤满了瞻仰靖国长公主风采的百姓。
  刘表站在张祯身侧,微笑着挥手。
  不得不说,张祯会的就是多,这般与民同乐,最能邀名。
  目光忽然顿住,惊道,“庞德公!”
  他记性不算好,但庞德公让他记忆深刻。
  那年他慕庞德公之名,亲自上门拜访,想请其出山辅佐自己。
  当时他说的是,你有这样的才能,为何只保全自己,不保全天下?
  庞德公回了一大通,大致意思是,鸟有鸟路,龟有龟路,各人也有各人的路,所以“天下非所保也。”
  宁愿带着一家子辛苦劳作,也不愿到襄阳助他。
  如今回想起来,简直是自取其辱。
  张祯也惊,“庞德公?!”
  顺着刘表的目光看去,看到一个又高又瘦的灰衣老丈,身后还跟着一对青年男女。
  三人站在人群中,衣着虽然普通,气质却很独特,叫人一眼就能注意到。
  那女郎君,莫非就是诸葛亮的二姐姐?
  张祯不由多看了几眼。
  女郎君眉眼弯弯,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张祯也下意识回以一笑。
  刘表脸色复杂,“对。”
  他亲自去请,庞德公都不来。
  张祯没去请,庞德公却主动来了。
  对比如此强烈,他比被祢衡痛骂一顿还难受。
  第278章 行于大道者
  确定是庞德公,张祯叫停队伍,下车去见他。
  还专门交待吕布,要谦恭知礼。
  吕布含笑点头,表示明白。
  神悦如今对他越来越上心了,一举一动都记挂着他。
  “拜见长公主殿下,拜见大将军!”
  庞德公带着儿子儿媳施礼,周围百姓也纷纷跪倒。
  张祯连忙扶他起来,“不敢当先生大礼!”
  又去扶诸葛暄和庞山民。
  刘表心中十分吃惊。
  庞德公此人,看似温和,实则眼高于顶,心中一股傲气,王侯将相、名门望族,仿佛都不放在眼里。
  当年见到他,也不过是随意一揖。
  眼下却对张祯这般大礼。
  为何,为何啊?
  ......反正他知道,绝不会是因为张祯的地位。
  至于吕布,那就是个顺带。
  庞德公温声道,“当得,当得!”
  张祯:“惭愧,惭愧!”
  吕布在一旁听得想笑。
  你俩这是练过?
  等张祯和庞德公寒暄完,诸葛暄又是一礼,俏皮地道,“阿姐!”
  孔明的阿姐,自然也是她的阿姐。
  ——她跟孔明问过张祯的年纪,比她大五个月。
  张祯拉着她的手,笑道,“好妹妹!”
  仔细看,诸葛暄和诸葛亮长得还有点像,肤色白皙,端庄清雅。
  她的夫君庞山民颜值也很高,修长俊秀。
  夫妻俩看着很相配。
  诸葛暄悄声道,“多谢阿姐的贺礼,帮了我好大的忙。”
  夫家很好,公婆和夫君、小姑都很好,虽然家资不丰,可她没有半点嫌弃之意,还庆幸自己嫁入这样的人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