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荀谌:“奉孝怎会令人失望?过谦了!”
顿了顿又叹道,“这女郎君,心胸谋略皆异于常人,千百年难出一个,好生厉害!”
郭嘉也轻叹,“真乃汉室之幸!”
想让一群各有打算的人齐心协力同做一件事情,要么给他们一个共同的敌人,要么给他们一个共同的目标。
张神悦给了。
东北经略使、西北经略使、东南经略使,三个方向,三条路线,将为大汉开辟新的疆域。
也将大家的格局,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与其在内打生打死,不如出外拼搏。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因为,能否经略成功是个未知数,他们能走多远,也还不知道。就算成功,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一时难以看到成效。
最主要的是,这么一操作,大汉境内就稳了。
不安分的诸侯豪杰,目光都会被引到域外。
例如公孙瓒,例如曹操。
孙策目前看来很安分,但或许也有野心,被张神悦早早发现。
安分的那些,正好放放心心地种田。
种田有成,百姓有食,官场再清明一些,大汉就不会乱。
而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倘若她为的真是扬威域外,他还得说她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境内都未平,还想开疆拓土?
这不笑话么!
但她不是,她只是将境内的争斗和杀机,转移到了外面。
扬威域外、开疆拓土,如同吊在驴群前面的胡芦菔,驴群能咬到固然好,咬不到,也能让他们一直干活不停歇。
更妙的是,为了早日出发,他们还会主动帮忙镇压捣乱的犟驴。
并且整个过程中,都不存在欺骗或谎言,张神悦只是给出了选择。
要不要选,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多年后若是后悔,也怪不得张神悦。
“奉孝先生!”
曹操端着酒杯过来,笑眯眯地道,“能认识先生,是我此次北征最大的收获,来,敬你一杯!”
人与人之间,大概存在些宿世缘分。
他看到马超,就觉得一阵心烦。
看到郭嘉,则是心情愉悦,一见如故。
郭嘉起身回敬,“识得曹使君,也是我的荣幸!”
曹孟德也是英雄人物,若无张神悦,挽救汉室的兴许就是他。
但有了张神悦,便只能向外扩展。
曹操心一热,直接道,“如何经略西北,还请先生教我!”
郭嘉沉默片刻,微笑道,“此时不便,明日我们详谈。”
这意思是愿意投效?
曹操大喜,“好,好!哈哈!”
他就知道,经略西北这种大事儿,没有人能拒绝。
等等!
郭奉孝愿意,那陈宫和关羽呢?
说不定也愿意,他得去试试!
反正试一试又没什么损失!
拉着郭嘉的手说了好些真心话,约好明日相见,转身去找陈宫。
荀谌:“......奉孝,你真决定跟他,不跟张神悦?”
郭嘉一笑,“一回事儿!”
经略西北就算是个障眼法,那也是真的,得当成真事去做。
想要成功,单靠某个诸侯显然不行,得靠朝廷。
这是朝廷的意志而非诸侯的意志。
所以投入曹操麾下,或者跟张神悦去长安,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报效朝廷。
但于他个人而言,经略西北更能施展抱负。
张神悦身边已经有很多贤士,不缺他一个,他纵然跟去,作用也不大,还不如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他相信,张神悦也会赞同他的选择。
就如她任命荀彧为冀州知州、田丰为冀州刺史、沮授为徐州刺史、刘备为荆州知州、蒋琬为荆州刺史、诸葛瑾为江夏太守等等。
她总能给每个人合适的位置。
而不是像袁绍一样,聚拢了一堆贤才,却不会用。
欲学周公礼贤下士,实际上只学了表面,未得精髓。
最终事败,也在他预料之中。
但不管怎样,现在他也成了要咬胡芦菔的驴。
想到此处,郭嘉也觉得好笑,又与荀谌喝了一杯。
罢罢罢,大势如此,当驴就当驴。
袁绍、刘表之辈,想当驴而不能,往后只能是被圈养的豚。
第290章 传国玉玺
郭嘉、曹操、荀谌聊得欢,别人也没闲着。
窃窃私语,各抒己见,都在议论域外天地。
“长公主殿下!”
张郃借着酒意,起身施礼,“臣斗胆,欲向殿下谋一官儿!”
张祯笑道,“哦,何官?”
这也是员虎将呀,老曹的五子良将之一。
历史上,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逼得诸葛亮退回汉中的就是他。
他最先跟随的是袁绍,官渡之战后投降曹操。
如今被她截了胡。
张郃一指舆图,铿锵有力地道,“西南经略使!”
有东北、有西北、有东南,怎么能没有西南呢?
长公主殿下许是忘了,那他来提醒。
此言一出,不少武将扼腕,自己怎就没想到?!
现在却晚了,方位都齐了!
往后只能跟着喝汤,没大肉!
张祯心说你还挺会查漏补缺,叹道,“张将军自荐,本宫喜出望外,理应成全。但西南有益州,州牧刘焉也是汉室宗亲,素得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