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在他心中,似乎完全没有抚民的概念。
中原诸侯就不同了,以曹操为例,虽然也屠城,但也会安抚百姓,令其休养生息。
与之相比,李傕、郭汜等人如贼首流寇。
走到哪儿杀到哪儿,抢到哪儿。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也丝毫不会想着这些是我的百姓,为了长远之计应当爱护,而是能捞多少捞多少。
像群饿极了、穷惯了的土匪。
或者说,他们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规则。
中原诸侯再怎么闹,其实都还在规则范围之内。
下一批打破规则的人,是司马氏那一群。
后来两人翻脸,李傕劫持了天子,郭汜劫持了重臣,对峙多日。
献帝的侍臣忍饥挨饿,献帝就让李傕给五斛粳米、五具牛骨,好让大家吃饱。
这种卑微的请求,李傕竟然不答应。
不给粳米,只给了些发臭生虫的牛肉牛骨,无法食用。
这就很难评,都不能说是恶毒,只能说是小家子气。
献帝怒不可遏,又不敢发火,最恨的人除了董卓大概就是李傕。
最后李傕被曹操派兵打败,又被别的凉州军阀斩首,首级传到许都,献帝命令高挂示众,勉强解了些恨。
郭汜死得比他还早,是被自己的部将杀死的。
而他最有名的事迹,除了倒反长安,就是勇尝粪汁。
事情是这样的。
李傕常请郭汜宴饮,郭汜的妻子担心李傕送美人给夫君,分了自己的宠爱,就挑拨两人关系。
在她的挑拨之下,郭汜也对李傕起了疑心。
某日,李傕又请郭汜喝酒,郭汜喝醉了,以为李傕下毒,回家后赶紧灌粪汁催吐。
毒是没有,吐是吐了。
他还挺懂医理。
两人也反目成仇,连月交战,死者上万,打得关中更为凋零。
郭汜之妻也如愿了,李傕再不会给她夫君送美人。
不过,就算没有她的挑拨,这两人也迟早闹翻。
其一,一山不容二虎。
其二,攻杀盟友,吞并对方的兵马,似乎是凉州将领的习惯。
跟郭汜反目之前,李傕已经派外甥刺杀了樊稠。
也难怪郭汜会起疑。
历史上马腾、韩遂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没想到这一世是马超取了他们项上人头。
马超还说,人头已在腌制中,好了就送往长安。
张祯有种生理上的不适。
心理上,倒没太大反应。
传首京城或传首四方,是种夸耀武功、震慑潜在威胁的有效方式。
西汉名将陈汤曾上表元帝,“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就不知贾诩见了他们的首级是什么感想。
嗯,应该也没太大感触,这一世,他们的羁绊还没那么深。
——
过了数日,又一批军报来到。
高顺看完,神情透着茫然,“不是西凉平叛么,为何要去破匈奴?”
张祯:“......军报上不是说了么,追击韩遂,韩遂可能去了并州,并州有匈奴。而且匈奴也曾派兵作乱。”
并州还是吕布的故乡,他想回去看看,也是常理。
事实上她也没料到,吕布、曹操去西凉平羌氐之乱,平到最后受伤的会是匈奴。
高顺:“......雍州也有匈奴,他们是不是也要去破?”
张祯:“呵呵,去西凉的时候,不是已经路过雍州了么?该破的,估计都已经破了。”
高顺抚额,“我真是昏了头。”
连去西凉要经过雍州都忘了。
张祯皱眉,“我现在担心的,是他们去漠北。”
那可就远了,粮草怎么供应?
虽然军中有程昱......但正因为有程昱,她才更担忧。
老曹可千万别让他筹粮。
哎,军报有滞后性,她此时传信阻止也晚了。
要不怎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主因是通讯不便呐。
她也不敢随便放出海东青长空,怕迷路。
吕布带去的是凌云,前几日才送信飞走。
或许是因为凌云载重有限,纸张多了影响飞行,吕布信上并没说行军路线,关于战事的也少,写得最多的是西凉风光,以及对她的思念。
——纯纯恋爱脑!
这回轮到高顺想得开,“去就去呗,饿了自己会回来。”
张祯:“......我怕他们饿了也不回。”
吕凤仙对霍去病有多崇拜,她是知道的。
之前还问她狼居胥山、姑衍山、瀚海在哪儿。
在哪儿,不就是漠北方向?
他们若是一路向北,说不定还能跟公孙瓒会面。
......不可能吧?
这圈子绕大了!
但那是吕布,那是曹操,再加上郭嘉、陈宫、马超等人,以及数万乌桓骑兵,数万凉州精锐,有什么不可能的?
想到吕布、曹操、公孙瓒胜利会师的场景,张祯头也有点晕。
高顺:“饿了也不回?又不是傻!”
张祯:“......万一他们就粮于敌呢?”
万一敌也被程昱变成粮呢?
不不不,不要自己吓自己!
军中还有陈宫和郭嘉,他们会守住最后的底线!
高顺一甩袖,气道,“那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