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除了以上三军,此次出征,还多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张鲁的天师道道众,约五千人。
皆是精通道义,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之辈。
张鲁和曹操有点相似,对张祯都是喜爱、佩服中夹杂点戒备,但凡张祯说的话、出的主意,都要三思再三思。
总怀疑她要坑自己。
不过,三思的结果,又往往觉得她是正确的。
因而张鲁考虑了几个月,还是决定加入远征的大军,并且带上了四弟张徵,汉中就暂时交给二弟张卫、三弟张愧。
若是别的家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担心兄弟夺权。
他家倒是没有这种烦恼,因为他家这股势力存在的基础是天师道,而他是当代天师道的师君,经过了正式的继任仪式。
无论他身在何方,道众信的都是他。
除非他身死道消,否则别人无法上位。
张祯原先跟他说的,是让他追随曹操,可他一看曹操是前军,就不太想跟,坚持要与中军一道。
还说,道众是去传道的,打仗还在其次。
张祯也由得他,吕布也没异议。
见两人好说话,张鲁很高兴,“道爷们也略通些拳脚,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再放出手段!”
张祯:“......你开心就好。”
城外十里筑了高台,数名祭司登台祈福,刘协虔诚祭告天地,行完全套出征的军礼。
最后,刘协站在高台正中喝道,“冠军侯、天鸿大将军吕布何在?”
吕布单膝下跪,沉声道,“末将在此!”
刘协目光坚定,“朕命你统率三军,镇压叛乱,收归故土,救黎民于水火,宣王化于万里!立纲陈纪,威震八方!”
师出必须有名,还是正义的名!
这点得说清楚。
吕布:“末将领诏!”
刘协的眼泪说来就来,感情极为饱满,“大将军,朕在长安,等你凯旋!”
吕布按流程念台词,“末将肝脑涂地,以谢皇恩!”
说罢起身,将手一扬。
将士们齐声高呼,“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现场鼓声如雷,旌旗蔽日,令人热血沸腾。
四周围观者难以计数,其中就包括因盐务新政而进京的盐商们、世家大族们。
看着诸军列队整齐,悍勇肃杀,心里都涌上骄傲自豪之感。
还有种难以形容的安全感。
将士们的刀锋,不再指向百姓,而是指向外敌,真好。
官军不再是威胁,而是保护,真好。
有人忍不住跟着挥臂高喊,“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刚开始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后来渐渐汇聚成浩大的声浪,“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张祯也被这气氛所感染,默默跟着念。
就在这震天撼地的声浪中,吕布深深看她一眼,飞身上了赤兔,掉转马头,奔向远方。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千遍万遍,现在不用再多言,只需大胜而归,如此而已。
头顶海东青盘旋清啸,冲向云端。
身后诸军跃马扬鞭,紧紧跟随。
气势磅礴,无可抵挡!
第404章 白玉京寻址小分队
这一场出征仪式,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方游客回到家乡,将自己所见所闻一一述说,听者无不向往。
对于朝廷的强盛,也有了新的认知。
再一回想,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身边饿死、冻死的人似乎少了。
兵乱也几乎没有了,偶尔出现几窝山匪盗贼,也很快被清剿。
遇上灾祸,还能去官府领救济。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盛世?
无数人精神振奋,发誓要在这样的盛世里活下去。
种田的、做手工的、行商的,都鼓足了劲儿。
而在遥远的东北,四月末也有一场出征仪式,由辽东太守诸葛玄主持。
规模没有京城的大,但同样庄重肃穆,鼓舞人心。
从将军到步卒,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
也是分了三军。
前军主将张辽,副将是吕布调给他的颜良、文丑、淳于琼,共统兵一万。
赵云也想去,但他秉性宽厚,争不过张辽,只能留守冀州。
中军主将公孙瓒,统兵两万。
他儿子公孙续也在盐牌竞价后赶回辽东,与他一道出征。
同来的还有刘和。
刘虞不乐意治下有战火,扬威域外倒是挺高兴的,特意将儿子刘和交给公孙瓒,挣个战功。
放在历史中,这想都不敢想,两家是死仇。
后军主将袁谭,副将麴义,以及他表哥高干,统兵一万。
几人严重怀疑,公孙瓒将他们放在后军,是因着以前的恩怨打击报复,不让他们立下太大的功劳。
但一看前军是张辽,大家就都收了声。
谁不知道这厮是吕奉先的嫡系?
还厚着脸皮跟张神悦攀了亲,高干曾亲耳听见,张神悦称他为兄长。
后台太硬,实在得罪不起。
而且张辽本人,也是不世出的名将,军中考校武艺,能稳赢他的唯有吕奉先,还曾斩首蹋顿单于,扬威白狼山。
抛开他的背景不提,众将也服他。
袁谭整理好心情,安慰麴义和表哥,“后军也无妨,只要能把握机会,后军也能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