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前两天宁书都是在家里做棉背心,再加上生理期,已经好几天没出门了,以至于吃了好几天的素,她是有些吃厌了,想到今天在app上买到甘蔗、乌鸡、萝卜丝包、排骨和酥肉,宁书就想“去”一趟镇上了。
  于是,她也不含糊,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只不过骑自行车的时候,大腿根特别的酸。虽然是假装app上的东西是在镇上买的,但去却是好不含糊的,而是真正的去。到了镇上,宁书还去供销社买了两斤富强粉,冬天吃面疙瘩是一种享受,再喝着暖呼呼的汤,简直不要太爽。
  宁书买了富强粉,在快到大队的隐秘山脚下拿出app上买的东西。不过这次选的山脚比之前还要远一些,因为河里在插木栏,虽然已经收尾了,但以防有人,她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宁书把甘蔗、排骨和萝卜丝包拿了出来,其他没有动。这些都是乡下常见的,像乌鸡这样的,等林国栋走了再拿出来,三个宝好糊弄。
  回到家里,家里还是没有人,不过院子里晒着柴火,杂物房门口放着几颗竹笋,应该是林国栋和孩子们回来过。
  宁书把买来的东西放橱柜里,又把草席和矮桌搬了出来,一边晒太阳、一边继续做林国栋那件棉背心。
  不过才做了一会儿,两个宝和林海才带着一群几个小朋友回来了,他们在门口分别。
  “娘,你回来了?”一宝眼睛一亮,拎着小篮子跑了进来。
  “回来了。”宁书放下针线起身,“去挖野菜了啊?三宝呢?”她看到小篮子里有鱼腥草和笋。冬天的,山上也没什么东西,也就挖挖野菜和笋。
  “三宝和爹在上工。”一宝道。不用带三宝,他们去捡柴和挖野菜都轻松也很多,也快了很多,以前要带三宝,要时时刻刻看着,基本都是他和二宝分开干活的。
  “娘你看,我捡来的。”二宝拖着一根枯萎的木头进来,身后是海才背着一小捆容易生火的又干又软的柴。
  “晚上让你爹劈开,可以烧一顿排骨汤了。”宁书调侃。
  二宝咧开嘴笑的很得意:“娘我待会儿再去捡木头,这样能烧两顿排骨汤了。”
  宁书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你想的真美,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排骨来烧。”app里的排骨都是带肉的,和外面买的不带肉的排骨不一样,所以小孩子们很喜欢啃这个排骨。不过她很久没买排骨了,app没出现排骨,她也没有办法。
  “娘,我爹没有给你钱钱吗?”二宝想起了一件事,“他不是答应了我,要给你很多很多钱钱买肉肉吗?”
  宁书想到林国栋之前给的那揉成一团的钱和票,那钱大约一百多点,她也没仔细数。于是道:“给了,但是你爹给的钱钱买不来两顿排骨汤。”
  “啊?”二宝大概没有想到,他爹也是个穷光蛋。
  宁书轻轻一笑:“所以你要快快长大,和你爹一起挣钱,然后买排骨。”
  “那好的吧。”二宝无奈,终究还是要靠他扛起这个家。
  “娘,小朋友怎么挣钱钱啊?”一宝沉思,他也想和爹一样去挣钱,这样可以给娘多买一点肉肉吃了。
  听到一宝的问题,二宝和海才眼睛都亮了,显然他们也想挣钱钱。
  宁书想了想,她也不知道小朋友怎么挣钱钱。
  “我知道哦。”这时海才开口。
  这话不仅让两个宝觉得好奇,就是宁书也被吸引了。“海才,小朋友怎么挣钱啊?”她问,也担心他说的挣钱的办法危险。
  林海才道:“搓草绳。爷爷奶奶爹娘搓的草绳可以卖钱。”
  宁书知道他说的搓草绳是什么了。这确实可以卖钱,或者说可以拿去供销社,供销社收购草绳。因为青林湾生产大队是水稻产区,所以每年水稻丰收之后,剩下的稻草很多,家家户户可以用工分换稻草回家,然后在家里用稻草搓绳子。当然草绳也要搓的结实。
  不过,因为是用手搓的草绳,所以手如果没有老茧,那搓的得疼死。不过,如果能忍得住疼,稻草原料又够的话,过年时的一个月农闲,一个大人一个月能挣五块钱。
  除了稻草之外,还有干草也可以搓草绳。
  只不过宁书前五年没做过这事情。上辈子跟着奶奶倒是搓过,因为奶奶家有种稻田,但是那搓的草绳是绑东西的,没那么讲究。
  说起来,她还搓草绳派过其他的用场,用来跳绳。
  不过用草绳跳绳不适合几岁的小朋友玩,一则不停的摇晃绳子手酸,二则小朋友力气小,万一没拿稳,绳子抽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得疼死。
  “娘,那我们去搓绳子挣钱。”二宝说风就是雨的,很有信心。
  一宝道:“家里没有草。”
  之前秋收稻谷的时候,宁书拿来的一点点稻草,是喂鸡的,早没了。
  “我去老宅拿。”海才知道老宅有稻草,决定去拿来。他不知道,老宅的稻草是林母用工分换来搓绳子挣钱的。如果被林母知道,他的小屁股估计会被打烂。
  “别去别去。”宁书赶忙提醒,“除了稻草还可以用干草。”
  “娘,干草是怎样的啊?”一宝问。
  宁书随即眼睛一亮,从海才捡来的那捆容易生火的柴里看到了干草,于是她过去,从中跳出干草:“你们看,这就是干草。”说的时候,她还把干草抽出来,“就是这样搓草绳。”她用两根干草搓给孩子们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