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去年大队分了粗粮和大米,再加上去年自留地丰收的一些粗粮,现在粗粮吃了差不多了,还剩下一些大米舍不得吃。当初分粮食的时候,她也是想要多分一点粗粮的,可粗粮数量有限,大队里都是按照比例分的,也不是随她心愿的,这也没办法。听到国栋娘来说国栋媳妇要换番薯的事情,她马上就把大米和鸡蛋整理出来过来了。
  “国栋媳妇,我们家也要换一些。”巧花婶子道。放着今年吃不光还有明年呢,多换些番薯,家人吃的时候能饱腹一些。
  每年的粮食要上交,留下来分给他们的就少了。所以有时候,也不是他们不想拿工分换更多,而是数量就这些,他们想换也换不到。
  换来的番薯哪怕吃不光,到时候晒成番薯干,也可以给小孩子当零嘴。
  当然了,他们各家也是有自留地的,但他们的自留地也不仅仅是种番薯,他们也要菜的。毕竟他们不像宁书家,地基地能空出半亩种蔬菜。
  地基地都是用钱买的,谁舍得买了地基地来种蔬菜?
  而且,也不是每户人家都买得起地基地的。
  所以就算他们自留地刚丰收了食物,可现在宁书这边能换番薯,他们还是都愿意换一些,留在家里备用。
  “大伯母,婶子,我娘说的是真的,留下自家吃的一些番薯,其他都换了。”宁书道。
  得了宁书的话,接下来大家开始换番薯了。
  最先是林大伯母换的,她拿来一篮子的鸡蛋,可能是家里估计过的,刚好五斤鸡蛋,换了宁书家的50斤番薯。然后是10斤大米,换了宁书家的40斤番薯,一共换了90斤。
  接着是巧花婶子家的,他们家的鸡蛋只有三斤,换了30斤的番薯,但是他们家的大米多,拿来了30斤,换了120斤的番薯。
  两户就210斤番薯换出去了。最后是老宅换,林母也是用鸡蛋和大米换的,换了150斤的番薯。
  一下子换走了360斤的番薯,宁书倒是高兴,大不了剩下的做番薯干了。
  不过过了一会儿,又有两户人家上门了。一户是家里比较穷的,就住着两姐弟,父母都去世了。两姐弟工分挣不了多少,粮食全靠自留地的,但是他们年纪小,种的也不好,所以收成没有别人家的多。听说宁书这里可以换粮食,就拿着鸡蛋上门了。
  他们拎来的鸡蛋不少,也有3斤,可以换30斤的番薯,宁书担心他们拎不动,还让林国栋给拎过去的。
  还有一户也是贫穷人家,家里没有壮力,只有老人和小孩,也没有工分换粮食,所以也是拿鸡蛋来换的。同样也换了三斤鸡蛋,换走30斤的粮食。
  这样一来,420斤的番薯被换走了,家里也就一半的番薯了。
  “这么多鸡蛋,很容易坏掉。”宁书正在数鸡蛋,林国栋送好番薯回来了。
  宁书:“可以做咸鸡蛋。”
  咸鸡蛋耐放不说,她也是很久没吃咸鸭蛋了。尤其是吃粥的时候,有个咸鸭蛋,你感觉会很幸福。
  当然了,她没有鸭蛋,就只有用鸡蛋了。
  宁书是会做咸鸭蛋的,主要是她奶奶会,她小时候讨好奶奶,什么活都会帮忙干。时间长了,从她奶奶那边学到不少的手艺。比如腌萝卜、腌冬瓜、做芝麻番薯干、腌咸鸭蛋等等。
  “很好吃?”林国栋见她说的兴致勃勃,觉得应该是好吃的。
  “很好吃,腌的好的,蛋黄能富得流油,到时候你去部队了,可以带一些过去。”宁书道,“你没吃过?”
  富的流油?
  这形容把林国栋说的很期待。“没有吃过。”
  所以第二天,林国栋一起来,就被宁书安排去买酒和盐了。
  “记得买个小缸啊。”宁书提醒。腌制咸鸡蛋需要密封的小缸,家里可没有这么小的。
  林国栋:“知道了。”
  见林国栋骑着自行车走了,宁书也没事,就去杂物房把剩下的番薯拿了一些出来,准备做番薯干。现在的她不急着在app上挣钱了,app里还有好几万的余额,而且这么点钱也不够app升级的,所以挣钱就没有那么急切了。
  她已经规划好了,把app的升级放到后世的科技时代。
  所以这些番薯做了番薯干之后,可以给三个宝当零嘴。
  正当宁书拿出番薯准备洗的时候,有人跑了进来:“宁知青……宁知青你有没有见过我家大明?”
  来人是小胖娘。
  宁书有些无语:“我没见过啊,你怎么会来问我?”她和庄大明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就前天因为小树林的事情,他们来问过,所以才第一次有了接触。
  “我们家大明找不到了,从昨天晚上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我就是来问问,那我先走了。”小胖娘说着,又急匆匆的出去了。
  庄大明不见了?宁书不明白,继续洗番薯了。家里三个宝出门了,没有三宝在,正好没有人干扰。
  可宁书没洗多久,又有人来了。“老三媳妇……老三媳妇……”是林母,她急匆匆的,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
  “娘,你怎么来了?”宁书意外,“你今天不上工啊?”
  林母道:“不用上工了,现在除了壮力,大半的人都闲了,地里头也没有活儿了。而且今天那些壮力也都还没去上工,庄家人和蒋家人在找大队长。”她说着,又注意了一下邻居,然后轻声的问,“前天孩子们他们看见的和庄大明在小树林的人,是不是蒋小月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