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一听是老家打来的电话,宁书的第一个想法是,老家出事了?
  林国栋问:“电话里说了什么?”
  站岗士兵道:“说是您的小妹林小晶同志于12月8号准备结婚,看你们有没有时间回去,如果没时间也没关系。”
  林小晶要结婚了?
  林国栋和宁书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惊讶。不过,林小晶也二十一二岁了,在这个年代算是晚婚晚育了。好在林父林母还算开明的,林小晶有工作傍身,他们并不担心女儿找不到好男人。
  当然了,这几年里,林小晶在老家也没少被说闲话。
  林国栋:“知道了,谢谢。”
  站岗员:“您太客气了。”
  一家人回到家里,都还在想林小晶的事情。
  二宝急切的问:“娘,你我们要回老家吗?我好想念爷爷奶奶和海才他们啊。”
  一宝没有出声,但他也是想念的。
  三宝离时才一周岁多,对爷爷奶奶以及老家都没有记忆了,但是对海才是有记忆的。要说多想老家那也没有,可是对于自己的老家,他也是好奇的。
  宁书问林国栋:“你怎么看?你去吗?”
  林国栋有些犹豫:“现在已经11月初了,下个月8号结婚,时间有些急,我不知道能不能调出假期,要看看会不会临时有任务。”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高,一般来说假期是可以调出来的,毕竟他都几年没有调探亲假了,但也怕万一。“我到时候问问。”
  宁书道:“嗯,如果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了,到时候把东西给小晶寄过去。”7月份才回去收的笋干,现在回去也不收笋干,那她当然不去了,来回累死个人。她还是考虑自己要紧。再说了,三个宝也要读书,她也不放心抛下他们去。
  只不过,那个时候也没听林小晶有对象结婚啊,怎么现在这么突然?
  但如果林国栋能调出假期,那么一起去也无妨。
  第二天,林国栋去部队的时候,就向领导了解了情况,幸运的是目前部队里有其他营在,就是突然有任务,也有人支援。
  于是,林国栋的假期也调出来了。
  有了假期决定回老家之后,宁书就给老家写了一封信,反正距离林小晶结婚还有一个月,从这里寄信到老家也不用一个月。
  大人这边确定了,就要给三个宝请假了。
  小学的课程倒是无所谓,到时候林国栋可以给他们辅导,就是兴趣班的课程要落下一节或两节了,到时候只能拜托老师补课了,再给老师送个谢礼。
  73年的11月8日刚好是星期四,宁书买的车票是11月4号的晚上班次。11月4号是星期天,三个宝上好下午的兴趣班,一家人就直接从城里去火车站了。
  方是方便的很,就是晚饭得在火车上解决了。
  在火车上过了两三天,到了6号的下午,一家人才到老家的县城火车站。
  一家五口出了火车站,在火车站门口就看见了老家的牛车,也看见了牛车上的林父。
  “爹……”
  “爷爷……”
  宁书、林国栋以及一宝二宝叫道。三宝不认识林父,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林父,在听到爹娘和哥哥的叫声后,他也跟着乖乖叫道:“爷爷。”
  “哎……哎……”
  林父看着三年没见的儿子儿媳妇,以及三个孙子,高兴的眼睛都红了。儿子平安,儿媳妇贤惠,孙子长高了长壮了,这是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
  林父看着他们,本来想帮他们拿行李的,可看着他们手中也没什么东西,就儿子和儿媳妇背着两个大包(双肩包),三个孙子背着三个小包(双肩包),也就没说拿了。
  最后,他的视线停在三个宝孙子的身上:“一宝二宝都长大了,爷爷都要不认识你们了,快上来。三宝,你还认得爷爷吗?”
  三宝小棉袄摇摇头,然后又乖乖道:“感觉爷爷特别熟悉、特别亲切。”
  林父闻言,笑的脸上都开了老菊花似的。
  宁书摇摇头,一宝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非常着长兄的威严,二宝三宝都很听他的话。二宝是个长嘴的人,但是没情商,平日也听一宝和三宝的话。三宝是把一宝和二宝的优点都长在了身上,但是也尊重一宝和二宝。听听他说的,别说林父高兴,如果她是林父,也得高兴啊。
  说话间,林国栋已经把三个宝抱上牛车,林爷爷在上面拉了他们一把,接着是宁书上了牛车,最后才是林国栋。
  路上,三个宝一边和林父说着部队里、学校里和兴趣班的事情,一边看着周边的一切。对一宝二宝来说这是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他们前五年一直生活在大队里,连镇上的公社都没有去过,后来去过公社,去过县城,但那时候毕竟才五岁,在多半人的记忆里,是没有五岁时候的记忆的。只是他们有,因为那个时候的记忆太深刻了。
  他们的娘好了,他们成了大队里最喜欢的小朋友了。他们有肉吃、有糖吃、有水果吃。也许这段记忆会随着他们的长大而模糊,可是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记忆会隐藏在他们的心底,像糖一样,是甜甜的记忆。
  “三宝,以前娘载着我们去县城,你就坐在娘的自行车后面的小朋友椅子上,我和哥哥就坐在两边的箩筐里。”二宝和三宝分享小时候的记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