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然而……比赛的每个人速度都很快,相比起来,二宝引以为傲的速度,第一次落了下风。
  看到二宝不仅没有得第一名,就连前三都没有他的时候,大家的心一抽一抽的,很难过。
  二宝更是盯着电视机,他心里堵的慌,身为双胞胎,他仿佛能感受到二宝此刻的心情。
  “外国人跑的真快。”俞承次酸溜溜的说了一句。
  “确实很快,也不知道这些外国人是吃什么长大的。”俞赫也不开心的嘀咕,“个个长得人高马大的。”
  “二宝这次没有赢是很正常的,教练安排他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他会赢。”林国栋理智的分析。
  “这话什么意思?”宁书不明白,“如果教练没想过他会赢,那为什么让他去?”
  “因为以为其他人的速度也赢不了,语气都赢不了,就让二宝去凑人数了,顺便积累经验,为下一届的比赛做准备。”林国栋道,“二宝才12周岁,而其他国家比赛的人个个都高出他很多,他们的年龄也应该是比二宝大的,同龄人的比赛二宝有优势,但是和高年龄的人比赛,他就没有优势了。而第四届1980年,也就是两年后,两年后二宝14周岁了,才有和高龄人比赛的资格,这应该才是教练的用意。”
  听林国栋这样分析,其他孩子的家长也觉得有道理。
  “林团长这话也有道理,你们看,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孩子的状态很好。”说话的是张明诚的家长。
  几家孩子关系好,看比赛都要约一起,家长们也觉得这样热闹,于是都来林家了。
  还有一点,林家有冷饮吃啊。
  “嗯,我也觉得老林的话有道理。”俞赫想想也是,那些人都十六七岁了,和二宝等年龄差距在这里。让十二岁的孩子和十六七岁的少年比,本来就是没想着赢的。
  不过,因为二宝的比赛没有赢,虽然这可能是为二宝积累经验,但大家的心情多少还是被影响了
  今天的比赛二宝参加的有两个,除了100米之外,还有一个3000米。
  犹豫其他的比赛没有二宝,几个孩子就没有兴趣看了,但那些大老爷们还是看的格外认真。
  终于,在过了一个半小时之后,电视机上出现了3000米的比赛场地,二宝的身影也出现了。
  “你们说,这次林海睿能赢吗?”俞承次小心翼翼的问。
  一宝想说能赢,但是想到爹刚才说的年龄差距,他这会儿看到二宝和其他选手同样也有差距,那二宝还能赢吗?一宝不确定了。
  相比于一宝的犹豫来说,三宝是直接的:“爹,二哥这次能赢吗?”
  第262章
  林国栋没有直接回答:“耐心看着。”
  和林家这边的人一样,也有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家也在看这次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尽管这个年代看这种比赛的人很少很少,一万户的家庭里,也许才有一户。再加上电视机在现在还是金贵的东西,于是看这种比赛的人就更加少了。
  但是,就算再少,也是有的。
  “看我们国家的选手,又是这个孩子。”
  “我记得他在之前的短跑里出现过,3000米长跑怎么还选他?我们国家就没有大一点的孩子吗?”
  看到二宝再次出现在跑道上,有些看的人发表疑问。
  不过,就算发表疑问,也没有对二宝说出攻击的话。
  一是在这个年代没有人敢说出质疑国家决定的话。言论自由在这个年代还不存在。
  二是在这个年代能买得起电视机,又会看体育比赛的人,家里不仅仅是有条件的,本身素质应该还是不低的,不然哪有这个闲情逸致。
  所以,对于一宝上一场输了,这一场又出现了,大家虽然不看好,却不会说出难听的话。
  相比于电视机前各种人各种心态,二宝还算淡定的。二宝的淡定不仅仅是因为在比赛前教练就打过预防针,更重要的是他才十二周岁,那些比赛的人年纪都比他大好几岁。在二宝的想法里,输给同龄人他会难过,输给年纪大的人,他心安理得。
  他觉得,年纪大的人赢了他很正常,输给他才丢脸呢。
  所以二宝从头到尾很淡定。这大概就是少根筋的人的幸福吧。
  台下的教练看着他的样子,也松了一口气。确实,其实在最初决定名单的时候,让十二岁的二宝去参加比赛营地里有不少的意见。
  有人觉得二宝这个年纪就算在同龄人中表现的再好,但是世界的舞台并不是只限定同龄人,他去比赛还太早了。
  可是身为二宝的教练,他却坚持要二宝去。一是国家凑不出能赢田径赛的人,既然都是要输的,那不如让有天赋的选手去适应比赛,去磨练心智,为下一次比赛做出良好的心里准备。
  大家都知道,就算二宝这次没有赢了比赛,第四届的世界中学会运动会肯定还有他。
  十二周岁的他能赢同龄人,甚至比他大几岁的人也能应,那十四岁岁的他、十六岁的他呢?
  于是,教练说服了大家,二宝光荣的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此刻,全国所有在看比赛的人的视线,都盯着电视机里的小少年,他们对他是不寄托希望的。但同时,也为他小小年纪要去比赛觉得心疼。
  甚至还有人在想,如果国家多一些能扛起这个担子的人,那么他在那么小的年纪,是不是就不用面对这样的压力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