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结果全军覆没!罗将军更是为了保全剩下的将士们,让我们尽快回来给陛下传信,战死江海了!!”
  “请陛下指示!为罗将军,报仇雪恨!!!”禀告士兵头磕地砰砰作响,声泪俱下。
  容诀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哪怕是之前那般不利的战况,大周完全处于下风地位,都没有将领直接战死沙场全军覆没的,噩耗来的如此迅疾。
  罗征罗小将军,更是一早还生龙活虎。
  他好不容易立下赫赫战功,预备出将入相,以慰独身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的母亲。
  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他却,死了。
  战死在胜利的曙光来临前夕。
  那才是个十六岁,正值人生开始的年纪啊。
  容诀眸光狠狠震颤,他对罗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还是当初在济州城合力擒王、盗取粮草的时候。
  那时他还和殷无秽说笑,谈少年意气。
  军营所有的人都知道,以罗征的天赋实力,年龄战功,将来任职武官必将是殷无秽的左膀右臂。
  结果,那个才十六岁、本该鲜衣怒马扬名立万的少年,溘然战死了。
  第112章
  容诀艰难地闭了下眼睛,涩声问:“罗、罗将军的尸首呢?”
  士兵哽咽:“贺将军捞回来了,和逃出来的几个士兵一起把人带回来,现在正在回程的路上。”
  “嗯,把人好好安葬了罢。”
  每一次作战死去的士兵会就近掩埋,立碑铭记,所有的抚恤和论功行赏都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一并处理。战争没有结束,他们时刻都要悬心吊胆,不敢有片刻的懈怠。
  哪怕将军战死,也只能忍住痛意,先将人下葬,等下次作战多杀几个敌人为他报仇雪恨。
  甚至没有任何喘息时间,殷无秽立刻召集了其他将领,连同逃回来的零星士兵和侦察兵一起,弄清敌军的海战是怎么一回事。
  据侦察兵和逃出生天的士兵说,车代的战船乌泱泱布满了整片海域。
  他们刚将人逼退平原,那些战船就射来了万千箭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弓弩射击确实是海战的一项主要攻击方式,但布满整片海域,应该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将士们猝然从后方遭遇袭击,死伤又多,难免心中慌乱,将敌军和危险放大化,视野中只剩下那些陡然出现悍然庞大的战船,铺展绵延看不到尽头。
  他们中活下来的,义愤填膺跳下水去作战,既没有一个完备的攻击策略,又没有全身而退之法,自然被敌军当成了活靶子,一射即中,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几个活下来已是很不容易了。
  急中生乱,将领战死,之前势如破竹连番取胜的上风荡然无存,将士们一时想不到先撤退保命也是情理之中。
  基本的情况了解清楚了,他们退下,殷无秽和众将士满目凝重地看待敌军的海战之术。
  “敌军的战船数量,哪怕全是大翼,也绝不超百艘。一是车代没有那么多的将士,二是车代本身并不擅长海战,战船,只能是外借。即便所有的番邦国家抱团取暖,至多能凑个半百。”容诀分析道。
  “但可能还有中翼、小翼等其他型号战船,数量不知。光是他们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段和拉开的攻击距离,就足够让我军当头痛击束手无策了。”这才是最棘手的麻烦,殷无秽愈想,眉目间阴霾就愈盛。
  确实如此。他们对车代的海战战术了解得太少了,可以说,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一时间,众人都没再说话。
  气氛安静地落针可闻,只有众将士急促不甘的呼吸声交织响起。
  他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像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击都是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曙光。
  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
  但是殷无秽无法开口。
  每一个将士的命都是命,用他们的性命来试探敌军的攻击方式、战力布署,教人去奔赴一个九死一生甚至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殷无秽做不到。
  气氛逐渐陷入了凝滞,将领们一路披荆斩棘生死线上闯过来,并不是没有感觉的。
  从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为国效力,上战场开始,就已经随时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了。
  士兵也好,将军也好,人都有一死。能够重于泰山,能够保家卫国,能够为之后的将士铺垫一条安全路,再没有比这更宝贵的价值了。
  一名将士毫不犹豫站出,拱手洪声道:“陛下,末将愿领军前往,一探敌情为我大军开道,请陛下准允!!”
  话音未落,第二个将领也站出来:“陛下,末将也愿,请陛下准允!”
  第三、第四……
  一十一位将领全部站出请命,没有一个人畏惧撤退,这方是大周铁骨铮铮的战士。
  殷无秽动容,同意了他们的主动请缨。
  但这并不是要他们盲目出击白白送死,而是要制定周全的计划侧重攻击,毕竟主要目的是为了打探车代敌情,而非死战。
  一旦发生难以预料的危险及时撤退逃跑不丢人,这是为了保存实力。
  将领深谙其道理,纷纷点头,一遇危险撒腿就跑便是。
  具体行动还要等侦察兵再探消息,好确认我方作战攻略。同时,将士们也不得空闲,他们要准备作战需要的弓弩、投石器,海战主要以此种攻击方式为主,至于火铳,先省着点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