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在《明京时报》横空出世以后,明京城掀起一波小说狂潮,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小说创作,越来越多的民间印书局加入市场,无论是卖印刷服务,还是卖印刷设备,工部都赚得盆满钵满。
  大凌朝有无数爱诗词的人,上到高门贵户,下到寒门百姓,凡是过年过节有活动有宴会,都要来场诗会。
  科举里的进士科主考诗词歌赋,每三年出版一次的《进士科诗词佳作鉴赏》都会卖脱销。
  《唐诗三百首》的水平远高于《进士科诗词佳作鉴赏》,那么华美浪漫、精彩绝伦,若是出版,肯定广销全境、供不应求,这泼天的富贵他们工部一定要接住!
  严司长主动开口,“小温大人,我刚才看到那本试印的诗集,除了黑色印迹,还有朱色、绿色,不知这是如何做到的?”
  温清禾微笑,“果然是专业人士,一看就注意到了关键。其实,我使用的是套版印刷术。在规格完全一样的版面上,分别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颜色,重复叠印而成,所以叫“套版”,或叫“双印”3。
  对了,工部如今使用的毕昇活字印刷术一个印工一日能印多少?”
  严司长:“最低2000张,最高能到5000张。”
  温清禾:“这太少了,据我在梦中仙境所见,在明清时期,一个印工一天就能印一百本书。”
  工部尚书与严司长齐齐惊呼:“一个印工一日印一百本!?”
  严司长紧盯着温清禾,“不知那仙境之中的印刷之法,小温大人听到了吗?”
  温清禾点头,从袖子里取出一册抄本,书名《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这是清朝金简所写的活字印刷方法的著述,“此书对造字、刻印工艺加以总结,将造木子、刻字、字柜、槽板、夹条、顶木、中心木、类盘、套格、摆书、垫板、校对、刷印、归类、逐日轮转办法(附轮转摆印课程)等各项分列条目,一一绘图,并作出简要说明。4”
  工部尚书与严司长如获至宝,匆匆告辞回工部实践书本内容去了。
  唐朝时雕版印刷术得到应用,到了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两种印刷术在时代发展下不断精进,到了清代才趋于完善,真正做到提高印书效率、降低印书成本。
  大凌朝现在的活字印刷术水平和北宋时差不多,她抄写的这本书拿出来,一下子就能缩短700多年的历史进程。
  女帝坐在桌案后,忍不住鼓掌,“清禾,你真是太牛了,连这么一本冷门的书籍都能淘到,你果然是我大凌朝文化建设的扛把子!”
  温清禾:骄傲.jpg
  第57章 《水调歌头》, 放松
  女帝非常满意温清禾的工作表现,拿起桌案上的一枚金灵芝镇纸赏赐给她。
  温清禾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捧着金灵芝镇纸笑得合不拢嘴, 这金灿灿的灵芝一到手就分量十足啊,她一高兴就脱口而出,“陛下放心, 《唐诗三百首》都出来了,《宋词三百首》马上就来!我现在就开始抄录宋词!”
  女帝没想到温清禾工作这么积极, 任务都没派下去,自己就找到活干了, 立刻对此表示肯定,“朕准了!安心加班吧,加班费不会少了你的!”
  温清禾这才后知后觉想起自己的工作安排是做五休二, 如果双休日遇上上朝,则休息日往后推迟。可是从初二开始, 她持续工作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上一次这样连续上班还是调休的时候,不过那时的感受是世界末日,现在的感受却是乐在其中。
  温清禾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工作, 所以前世当社畜才会那么痛苦, 现在她知道了,让人痛苦的不是工作, 而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工作的压抑感,她现在很乐意工作。
  把前世的文学瑰宝分享到现在的世界,这件事情的比她预想中还要有成就感,她迫不及待想让熟悉的诗篇作品在这个世界传播开来。
  温清禾认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辛苦一点也乐意。她拿着金灵芝镇纸,脚步轻快去了思政房。
  思政房内, 礼部尚书和姜署长一个拿着手稿,一个拿着试印稿,正在进行比对勘误。
  温清禾走过去刚想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地方有问题,思政房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很快,小太监领着两名大人踏入屋内,拱手一拜后道明来意。
  礼部和新闻出版署都有政务要忙,他们是来催促两位上司回去上班的。
  礼部尚书和姜署长拿着手稿和试印稿舍不得放开,在两名下属催促了好几次之后才舍得离开,走出去的时候还对着两份稿子一步三回头。
  温清禾看得有趣,【他们这样子,还真像现代人舍不得放下手机和游戏。】
  系统772:【古代娱乐有限,诗词歌赋也算是他们的手机和游戏吧。】
  温清禾把手稿和试印稿整理好,放到一边等着俞词颂过来帮忙勘误,刚整理好,俞词颂就从隔壁小跑着冲到她身边。
  俞词颂撑着桌案,眼睛亮得发光,“小温大人,你要开始抄录《宋词三百首》了吗?能不能先把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先抄出来,我曾经有幸听陛下念过几句,但戛然而止,让我心心念念许多年。”
  温清禾:“当然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