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剑出衡山> 剑出衡山 第244节

剑出衡山 第244节

  左大师伯,这次一定大过你嵩山十三太保。
  ……
  ……
  第135章 大师兄最好!
  鸟下独山秋寺磬,人随大舸晚江波。
  乘船南下,不逾五日,衡山一行人便从枞阳到九江府。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一路经过运河沿线,城、镇、村、集数里相望。
  尤其是繁华地段,沿岸叫卖之声直入舱内,门人弟子的目光也掠过那些商铺茶楼,酒肆饭铺。
  笙管之歌、莺莺笑闹从慢行的花船、江山船内袅袅传来。
  当初押镖走货,两岸景色再盛,赵荣也只走马观花,不敢流连。
  如今心如海阔,似天高远,不禁游目骋怀,笑望江边一杆风旆。
  又见一戴笠披蓑老人,一钩香饵,独钓残阳。
  江岸落英缤纷,映照得江面泛起一片红光。船在波光中飞进,沐浴在红光之中,转眼间就驶入榆堤夹岸江面。
  此地乃吴头楚尾,因近浔阳,一提司马青衫,那是大大有名。
  赵荣大觉有趣,不由朝江边花船瞧去。
  “师兄,你在看什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在找琵琶女,”赵荣说完便摇头,觉得这样说太露骨,又道,“我在瞧醉吟先生上的船。”
  向大年等人皆不苟同。
  显是对靡靡之音欣赏不来。
  但他们还是在榆堤停船,几名同门下船采买日用。
  这一晚,大家就等在浔阳江头。
  第二日,第三日,他们都没有走。
  直到第四日。
  去江城办事的凌兆恒与柴金石才赶上队伍。
  他俩一到,衡山一行又从浔阳江头出发。
  “耽搁这般久,可是碰上麻烦事了?”赵荣问道。
  “不算麻烦,只是正好赶上个热闹,”凌兆恒坐在甲板上,“我和柴师弟到荆山刀馆时,那边正有两伙人对峙。”
  “便是那日碰上的青城弟子,这些家伙本事一般,却猖獗得很。”
  赵荣又听一旁柴金石补充,“师兄当日救下副馆主成宝铨,两个青城弟子有恙,于是上门找武馆麻烦。”
  上梁不正下梁歪,青城弟子做这种事倒不奇怪。
  “可是打起来了?”
  二人皆摇头。
  柴金石道:“荆山刀馆馆主、副馆主憋着气,青城派来了十余人,加上他们在川西一带的声势,刀馆的人不敢招惹,没有先动手。”
  “青城派那几人则是忌惮师兄,话语中向成宝铨打听师兄身份,显然是欺软怕硬。”
  “我与凌师兄到场亮出五岳弟子身份,有一青城弟子不信,出剑试探,结果不到十招就败在凌师兄剑下。”
  “他们放了几句狠话便一溜烟全走了。”
  说到这些青城弟子,二人脸上闪烁起鄙夷之色。
  “信呢?”
  “单独交给了两位馆主,他们与青城派交恶,对师兄的交代一定更为上心。”
  凌兆恒笑道:
  “那馆主是个机灵人,热情挽留我们两日,又请来一些好友相陪。”
  “咱们明白他的心思,不过想到他能在江城为师兄办事,便帮荆山刀馆撑了撑场面,免得青城派又来坏事。”
  “那成宝铨得师兄救命,想来拜会。”
  “刀馆馆主将他拦住了,说等办好事,一道再来拜山。”
  赵荣笑着朝他们拱手,感谢话还没出口就被二人拦下。
  他俩把事情交代完便去与同门叙话。
  赵荣寻思着青城派的动作。
  九江府也有福威镖局分局,靠南边衡山派耳目更广,派人盯着九江这边,再结合江城福威分局的消息,便能猜到青城派何时动手。
  届时我去一趟福州,助林家平掉此劫,还上欠下的恩情。
  船朝西南,路过险滩。
  岸边纤夫“啊好——”的号子声响彻两岸,有时号子声极大,甚至盖过急流咆哮。
  险滩一过,号子声又变得悠扬轻快,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船上众人的心情也跟着舒展开来。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越是靠南,啼鸣声越响。
  浮云卷霍,明月流光。风瑟瑟兮野苍苍,湘水翻波大雁翔。
  潇湘大地卷起霜寒之气,众人心头却暖呼呼的。
  走走停停,逍遥津正邪大战后第三十九日,湘水中的鳙青便在眼前跳波。
  傍晚。
  衡阳螺粟码头如往日一般车水马龙,船进船出,人来人往。
  南来北往的商客、闯荡江湖的武林人、欣赏潇湘秋景的旅者、堤堰边神色忧郁的逋客,泛舟而回的打渔人,码头帮工掮客.
  说话声骡声抛锚声马蹄声,都被响亮的叫卖声压了下去。
  微风万倾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赵荣立身船头,心下莫名生出一阵感动。
  傍晚时分,江上水天一线,码头热闹喧阗,如置身在一副古朴画卷中。
  衡山派的大船到了码头,并未引起多大动静。
  在普通人眼中,他们与那些江湖人也没甚么分别,早在码头边看腻了。
  “看那边。”
  吕松峰站在赵荣身边,朝堤岸边柳树下指了指,那边正有一道绿衫人影,亭亭而立,正在朝他们欢快招手。
  赵荣一脸笑容,一旁的吕松峰已在挥手。
  “师父,诸位师兄师姐~!”
  船还没靠岸,岸边清脆的少女声就响了起来。
  吕松峰道:“数月不见,小师妹就如春日竹笋,又冒一节。”
  “欸~!”
  一旁的凌兆恒不满,“竹节竹节,英气太足。应当是高柳鸣蝉下的夏日雨荷,清丽脱俗。”
  “师兄在中原一地多有情缘,惹得那般多的侠女伤怀,我潇湘无情客,原是见多了清丽人。”
  “哈哈哈!”众人一边下船一边笑。
  赵荣没理他们打趣,下船用手在少女头上略一比划。
  “也没见得长多高啊?”
  曲非烟拽着他的袖子,将他的手拉下来。
  那双正晃荡着湘水霞光的大眼睛透出不满之色,脸上的表情却那般精灵可爱,“长高了,谁说没长高。”
  “师兄师姐们都瞧得出来,本门大师兄却瞧不出来。”
  她口中说着不满的话,脸上却溢满笑容。
  “师父!”
  曲非烟连忙恭声打招呼,莫大先生微笑点头,瞧了她一眼,又朝赵荣指了指,“你师兄要回家一趟,你陪他去吧。”
  “好。”
  众门人识趣走开,不管这对少男少女。
  入了衡阳城,刘府弟子全都去拜会恩师,鲁连荣那边的弟子也是如此。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曲非烟与赵荣一道朝赵家坞走,他们路过了同福客栈,暂时没进去。
  路边有人扛着糖葫芦卖,赵荣买了两串。
  他俩边走边吃边聊。
  曲非烟与他说衡阳城周边的事,赵荣则是将北上中原的事说给她听。
  本想着嘘寒问暖的,一见彼此都好好的,就没那般多扭捏。
  到了赵家坞老家。
  赵荣发现爷爷已经等在桌边,几个菜都用蒸笼热着,还温了一坛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