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剑出衡山> 剑出衡山 第511节

剑出衡山 第511节

  一道平和声线突然闯入耳中,辨不清方向。
  “姐姐,你怎么了?”
  杨君采见她眉头大皱,不禁看向那隔着一张桌子的青年。
  只瞧到大半张侧脸,估摸二十五六岁。
  他年轻得很,却又有股难言的气质,让他与同等年岁的人大相庭径。
  白衣女子听弟弟问话,便知对方用高明内力将声音聚拢在一处,使旁人不知他在说什么。
  尽管此人颇有神异,甚至是江湖罕见的高手,她倒也没露惧色。
  当下给弟弟一个安心的眼神,直接朝那青年问道:
  “阁下是什么人?”
  “我不过是一个路人,”那青年的表情像是在笑,可仔细去看,笑容又从他脸上消失了。
  “只因你在城墙上刻字,让我有些好奇。”
  白衣女子闻言,心道果然如此,便顺势把握主动试图探清对方底细:
  “既然你昨夜在城东瞧见,为何当时不问?”
  青年极为平静:“我今日才到江都。”
  白衣女子闻言,心知上当:“你在试探我。”
  她看向年轻人,只见他微微摇头:
  “我在城墙上看了你一眼,察觉到你对那些刻字毫无留恋,包括你身旁的孩子也是一样。”
  “刻字上的武学见解别有建树,对于练武之人来说乃是难得的宝录,你年纪轻轻,既然在江湖上行走,对这样的武学理论应该充满好奇才是。”
  他话到此处已经点明一切。
  白衣女子稍微一想便知其中道理。
  可是
  哪怕是此时也能听到城东的哄闹喧哗之声。
  云集在凉都之东的江湖人何止上千。
  在那样混乱的场景,能从人群中瞧出自己的不同之处,绝不是轻飘飘的几句话那么简单。
  她不好反驳,只觉得自己身处下风。
  于是不想顺着他的话,便质疑反问:
  “阁下的年岁似也不比我大,若依你所言,岂不是也该驻足城东,端详那刻字。”
  青年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
  “不错,你倒是黠慧。”
  虽说是夸赞之语,可白衣女子怎么听怎么不自在。
  总感觉像是长辈在与晚辈说话。
  只当是这古怪青年的说话习惯了。
  他停了片刻没有开口,白衣女子不由用余光去看,他又自斟一杯,慢悠悠地去品。
  这一幕,与城东的喧嚣,那样违和。
  可他那神闲悠然之态,是想装也装不出来的。
  看他这副样子,似又觉得与他说话语气相配了。
  可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白衣女子心中念着,又听到一声杯盏轻磕在桌面毛刺上的声音。
  “你不在意那刻字,因为那是你所留。”
  “至于我则是自有己道。”
  “有朝一日,也许你能明白。”
  他缓缓开口,白衣女子忽然神色一凝。
  她仔仔细细端详了这青年一眼。
  忽然明白过来他为何对城墙上的武学见解如此平静。
  寻常人视为珍宝,但有些人,却不缺少武学宝录。
  将脑海中各般信息整理推衍一番后,白衣女子的眼中一丝战意悄然而生。
  她突然转变话题,直言问道:
  “想必阁下就是剑神四大真传之一吧?”
  “不知是哪一位?”
  这话一出,一直平静的青年像是大感有趣,突然轻笑一声,又笑望着她。
  “你认错了人了,我不是什么四大真传。”
  “不是?”
  白衣女子也出乎意料,觉得他没必要骗人。
  青年则笑着追问:“看你的模样,难道与这四人有什么过节?”
  “可是他们做了什么惹你生气的事?”
  “那倒没有.”
  白衣女子摇头:“剑神四大真传在江湖上名头盛极,我想知道是否名副其实。”
  “原来如此.”
  “听说这四人中有一人就在云贵之地,你在城头上刻下这篇武学见解,他必然要来了。”
  青年又道:
  “难道你在城墙上刻字,这才是缘由?”
  “不是.”
  白衣女子从来不是一个多话之人,只是今朝碰到一个本领让她也佩服的怪异青年,不由多说了几句。
  “我曾在盘州草原上看过这篇刻文,乃是一位前辈高人所留。”
  “昔年剑神留下阳谱,传道天下。”
  “我想这位前辈留下武学宝录,恐怕也是有此深意。然而这刻文却被有心之人毁掉,企图据为己有。”
  “我只是看不惯这些人的做法,不想让他们得逞。”
  她话音清冷,显然对那些毁掉刻文的人充满恶感。
  青年闻声赞许道:“妙。”
  “江湖上该多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他望着白衣女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白衣女子闻声微微一怔。
  她本不想自报名讳。
  但对方似有股难言的气场,让人难生拒绝。
  于是
  白衣女子念出四字:“东方小仙。”
  她才说完,一旁的弟弟也开口道:“我叫杨君采。”
  可见这青年对弟弟说话,她也没能听到。
  对方这传言之法,当真神乎其技。
  听到两人名姓,那青年露出了然之色,又像是在追忆什么,忽然不再说话。
  他自斟自饮,又连喝两杯。
  其间眼神飘忽,却又深似幽潭。
  一时间,有种难以言说的苍茫沉寂之感。
  不属于那个年纪的厚重,如天山之雪层层覆盖。
  你想将他看清,突然感觉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想看透,那是绝无可能的。
  “烟水茫茫,古今几度”
  这八个字回荡在客栈中,声音中掺杂内力,竟让整个客栈的人略有失神。
  等他们回应过来时,拍了拍脑袋只当是幻听了。
  杨君采与东方小仙怔了一瞬,再朝那木桌看去,那青年早已无影无踪。
  就和来时一样。
  不知他是怎么来的,也不知他何时离开。
  “姐姐.”
  少年不自觉地做了一个吞咽动作,盯着那青年方才喝酒的位置,有种茫然若失的感觉。
  “这位大哥是什么人?”
  白衣女子摇头:“我也不知。”
  “但他轻功极高,内功恐怕也在我之上。”
  “难怪能平静看待师父的武学理论,他说最后一句话时,显然用上了真气化外的功夫,将内力裹挟在声音中。”
  “没想到天下间还有这样的年轻高手存在。”
  东方小仙又朝那青年方才的位置看了一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