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米还是贺晏从粮店买的,依然有不少秕子和小石子,秕子倒还好说,石头吃到硌到牙痛。
贺晏仔细将小石子挑好,淘了三回水将米掏干净,而后直接将米塞入竹筒上,用水泡着。
完事了就开始切腊肉和切菌子。
贺晏的刀工经过半年小灶的熏陶和锻炼,已然驾轻就熟了,小刀下去动作利索,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感觉,肥瘦相宜的腊肉泛着油光,菌子被切成丝儿。
食材尽数铺到大米上,贺晏才将盖子改回去,用塞子塞好,就这么放到火上烧。
火不需要太大,青绿的竹筒在火焰上灼烧,发出轻微响声。
估摸着时间,整个竹筒只有上面没被烧成黑炭色,贺晏感觉差不多了,用竹子做的钳子夹下来,放到一旁。
贺晏用小刀将盖子敲开,喷香的竹筒扑鼻而来。
他将做好杨梅饮放到眼前,而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起来。
肥瘦相宜的腊肉泛着金黄色的油光,腊肉与菌子的鲜味完美融合在一块儿。
而米饭吸满了二者的鲜味和肉味,最绝的还是下面的米饭,焦香味淡淡的,竹子的清香萦绕在唇齿和口鼻之间,久久不散。
贺晏吃得头也不抬,不枉费他废了这么多功夫。
……
另一边,河西村。
因着昨晚余冬哭得声嘶力竭,余满一整晚担忧他会发热,睡得不是特别踏实。
转天起了个大早,余满揉着眼睛,端起泡豆子的木盆准备开始磨豆腐,木盆轻飘飘,他低头一看,一颗豆子也没有。
哦,对了,他和李家约了今日相看来着。
昨天事一多起来,他完全忘了有这回事了,眼下还来得及,余满趁着孙媒人还没上门的时候感觉整理了一番,余满敲开余冬的房门,“小冬,起了没有,”
“起了,哥哥进来。”
余冬已经穿好衣服准备出来,俩人坐在堂屋开始吃早饭,因着今天这几天都没有做豆腐,早饭自然没有豆渣饼和豆浆。
余家是做豆腐的,这一日三餐自然是离不开豆子。
通常来说,一碗无糖无盐的原味豆浆,一碗只用酱油轻轻点缀的豆腐花,再配上用杂面做出来的豆渣饼,便是一顿丰富的早饭了。
到了中午和晚上也都离不开豆渣饼,而豆浆和豆腐花不能放,余满一般只留够早上吃的分量就够了。
今日什么都没有,余满直接给他们俩人一人下了一碗面,汤底是用鸡蛋煮出来的简易高汤,上面铺满了新鲜翠绿的豇豆。
“……鸡蛋面。”余冬望了余满一眼。
余满解答道,“对,吃吧,等下我和孙媒人、三叔么他们去李家相看,你不去的话就去三叔家待着。”
余冬也想跟着去,听他这么说却点点头,不再添乱。
话音刚落,院子外传来一阵叫喊声,余满放下筷子出去。
第010章 置谢礼
“孙婶子怎地这么早来,吃过早饭没有,快进来吃。”余满有些吃惊,不是约好了辰时末碰面吗,然后巳时初出发去李家。
相看大多是这样的流程,前一个时辰若是双方皆有意了,那接下来那顿饭就会一道吃,无意了就各回各家。
眼下还是辰时初,还早着呢。
孙媒人刚想解释,就见旁边邻居探头探脑,闭上嘴进了余家院门后,她才满脸不好意思道,“这事啊,满哥儿,这李家是不成了,我这都还没睡醒就被人喊起来,这事闹得!”
真是气得她要死。
李家便是那种典型的农家人,人多地少,生的汉子还多,大大小小接近二十口人同住一屋,眼下剩老四李铁柱还有老五李停柱还未娶妻。
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银钱娶不起了,再加上李铁柱为人还算老实厚道,而李停柱作为幺儿颇为备懒。
本来孙媒人觉得李铁柱还算不错,没想到李家竟是这种人,想来李铁柱也不是个拎得清的,介绍入赘就怕就是遇到自命不凡又或者领不清的。
当场她就给李家的撅了回去,前日说的好好的,要真那么不情愿,昨天拒绝了她也没个二话!
今天就要见面了,那李家才急急忙忙跑过来说这事算了,哪有人这么做事的!
余满听着孙媒人的话,莫名松了一口气,安抚道,“婶子别生气,既然无心,那便算了,反正相看了也可能不合适,眼下还省了功夫,你说对吧。”
孙媒人自然也知道,但不妨碍她生气,她主要是气这种做法,太不把人当回事了。
她接过余冬倒的茶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总之这李家的媒,我以后是不沾了,眼下李家不成了,那再看看别的?”
“……你还有中意的吗?别不好意思啊,我就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有也正常,我的口风你是知道的。没有我这边给你安排?”孙媒人压低声音问。
“……那就麻烦婶子了。”余满迟疑一会儿,摇头道。
送走孙媒人后,余满坐在椅子上发了好一会儿呆,中意的人?他好像从来没有过。
以前爹么在时,阿么老是拘着他不让他和汉子走进,他都是和同村的乐哥儿一块儿玩,哪有机会喜欢上什么汉子。
没到十五,爹么就给他定了方家,就等着十六了嫁过去,后面方家那边推脱说想推迟两年再结亲,说这两年是方铭念书最紧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