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梅玲的大嫂昨日刚生下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梅玲自然得回去探望。
  自她嫁到余家去,因为儿时她不小心落过水,身子骨差了许多,相看的时候余时仁就说他不在意。
  于是俩人便决定养好身体,迟上几年再怀孕。
  这三年,梅玲一直有去县里看大夫调理身体,其实眼下已经调理得差不多了,只不过余时仁觉得家里没什么余钱,想再等上半年。
  这事双方的亲人都知道,只不过梅父梅母见自家孙子孙女都有了,女儿还没怀孕,不免就着急起来,少不得就得催生一番。
  回来的时候,梅玲端着一瓦罐的醪糟。
  周秋见了干脆一家分出一碗来,“我还要送去三叔家,先走了。”余时仁说。
  等贺晏从地里回来,就见余满余冬兄弟二人以惊人相似的动作围着一只海碗,相对而坐。
  这是什么情况?!
  贺晏凑过去一看,忍俊不禁道,“这哪里来的醪糟啊?”
  余冬冬擦了擦嘴巴,“阿玲嫂嫂大嫂生了女儿……”
  贺晏皱眉,阿玲嫂嫂是哪位。
  “阿玲嫂嫂就是仁哥的妻子,她大嫂昨日凌晨生了个女儿,阿玲嫂嫂便给我们也送了一碗醪糟。”
  贺晏“哦”了一声,余冬已经按捺不住了,屁股坐在板凳上扭来扭去,好像有东西在扎一般。
  “要吃!”
  “好!”
  余满站起身拿出三个干净的碗,刚好一人舀了半碗,大海碗就空了。
  余冬抱着自己拿半碗,美滋滋地砸吧了一口,“哇!好甜哦,还有鸡蛋花,真好吃!”
  红棕色的醪糟水清透,闻起来醇香不腻人,鸡蛋打成蛋花与米花混杂在一起,味道甘甜清爽,滋补益气,健脾开胃,非常适合妇女食用。
  哥儿在这方面估计跟妇女差不多?毕竟都要生产。
  贺晏见余满喝得好慢,显然是不舍得立马喝完,他便说,“小满,你的碗给我。”
  “嗯?”余满将碗递过去,“贺大哥,怎么了吗?”
  “你吃啊,不要给我。”余满赶紧阻止贺晏往里倒。
  “汉子少吃,这些太补了,我吃两口尝尝味道就成。”
  贺晏都这么说了,余满想了想总觉得哪里不是很对,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平头百姓就不存在太补这个问题,哪怕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长身体的时候指望他营养过剩是不存在的。
  在余满愣神的时候,贺晏已经倒完,将自己碗里的喝空,“快喝吧。”
  余冬砸吧一下嘴,偷偷看哥哥碗里的醪糟。
  “小冬……”
  贺晏打断余满的动作,温热的气息吐露在耳边,“你自己吃……这是我分给你的……”
  余满肩膀一耸,揉了揉发痒的耳根子,嗫喏着说好。
  见他乖乖听话,贺晏拉着余冬说,“小冬还想吃吗?”
  余冬脆生生地回道,“想啊!小冬好想!”
  “好。”
  贺晏想了想自制酒曲的原料,觉得也不难,“那晏哥试试能不能做出来吧。”
  也不敢拍着胸脯承诺自己就一定能成功,先尝试一下。
  余满端起碗喝了一口醪糟,听到他这么说,开心得不得了,“那我们岂不是自己就有醪糟吃了!”
  “对啊哥哥!”
  余冬迈着雀跃的小步伐,围着桌子开始绕圈圈。
  多数人吃醪糟,要么是直接买,要么到卖酒的家里买上一颗酒曲,回家自己做,想多买几颗都不成,人家怕你买他的酒曲回去自己做酒酿。
  至于用酒曲自己酿酒,却没有那么容易,因此人家也不害怕。
  那酒曲一颗可不便宜,五文才一颗,寻常人家压根不舍得买,也就是富裕的人家才舍得月子的时候做醪糟吃。
  贺晏忍不住泼冷水,“不一定啊,也可能会失败。”
  余满:“不会的,贺大哥肯定可以。”
  这招儿是学贺大哥说的“鼓励/肯定”之法,余冬冬每回哪怕是拔几根草,抓两条虫回来,贺晏都要大张旗鼓地夸赞一番。
  夸得余冬又骄傲又开心,兴冲冲扑进去,恨不得再多拔几根草,多抓几条虫。
  好大一个高帽戴在头顶,贺晏心虚地往上瞟,“我现在出去找原材料,很快。”
  贺晏出去后,余满强忍住的嘴角立马翘起来,头埋起来乐得不行。
  而有着巨大的压力,贺晏拿着锄头和刀,在路边就摘了一把小叶辣蓼草,又从竹林薅了一把苦竹叶,林子里的桑叶、肉桂叶、扁豆叶,桔树叶。
  背篓里各种草啊叶子,余满凑过来看,“这就是酒曲的原料了?”
  “对,这是甜酒曲的原料,白酒曲的略微不同,这个口味会稍微甜、酸一些,口感会比白酒曲做出来的醪糟更好吃一些。”
  “好。”
  凑齐原料后,贺晏按照记忆中的用量大概抓了一下,混在一起躲成碎,过滤出粉末备用,碎碎用用清水浸泡。
  “这就好了?”余满好奇。
  “还没,等泡上一晚,只要过滤的汁液,再把这些粉末筛进去,掺入粘米粉,戳成球就可以了。”
  发酵两天,晒干,一个个甜酒曲就完成了。
  说完,贺晏再次补充道,“顺利的话,是这样,不顺利的话就……”
  怀着期待的心情,很快又到了第二天了,这天他们要做的东西就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