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就在这时,却见赵狄打开了箱子,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锦盒,然后打开盒盖,呈送到太子丹面前:“此乃和氏璧,赠予大王和太子,以示我赵国对燕国的感激之情!”
  什么,还真是和氏璧?怎么可能!
  赵狄此话一出,朝堂上立即一片哗然,一片片的议论声响了起来。
  “和氏璧?可就是那块赵国的和氏璧?”
  “真是那块秦王曾经想用十五城交换的玉璧?”
  “不可能,此璧不是已经被赵王迁献给了秦王政吗?此时不是应该在秦国的国库中吗?”
  “如何不可能。既然公子嘉能逃出,还杀了郭开,又为何不能带走和氏璧?有此玉璧在,赵国复国,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呀!”
  不仅朝堂上的众臣震惊,燕王喜也一样震惊:“这真是和氏璧?”
  离点头道:“大王容禀。此和氏璧本在我赵国国库中,但是我手刃郭开后,却在他的私库中发现了此宝物。想来郭开一手遮天,不知何时已经偷梁换柱,将和氏璧私藏了起来。”
  “郭开竟敢私藏和氏璧?和氏璧是一国重器,他将它据为己有,其心着实可诛。”燕王喜怒道。
  只怪他之前话说得太满,而如今要是再想从太子手中将此璧收回,未免让人觉得他言而无信。但他终归还是不甘心,说出了这番话。
  别说假太子丹了,就算是真太子,也不敢将和氏璧这种东西据为己有。虽说赵狄说过要送他一份大礼,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份大礼竟是六国人人眼红的和氏璧呀。
  他要真的收下了,那可真同谋反没什么两样了。
  于是假太子连忙道:“父王说的没错,和氏璧乃是国之重器,丹又怎敢收下,自然是要送给父王,让父王收归国库才更为合适稳妥。
  燕王听完心中松了一口气,但脸上却不动声色,道:“那怎么可以,孤既然说了,又怎能出尔反尔,先让使者将和氏璧呈上来看看,我等先好好看看再做他论!”
  “是,大王!”离应着,示意赵狄将盒子打开,赵狄立即将锦盒的盖子当着燕王的面掀开了。却见一只无瑕的白璧,显露在众人面前。
  白璧散发着柔和的光,宛若一轮圆月,让整个大殿也为之生辉。众人的视线一下被玉璧吸引了,半天都挪不开眼。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块玉璧的真假,但是,只是这一眼,众人就能看出,这是一块好玉。
  而假太子只瞥了一眼,便连忙收回眼神,向燕王施礼道:荭篓书院
  “父王,这和氏璧唯有父王才有资格拥有。想当初秦赵两国争而不得的和氏璧,如今入我大燕,昭示我大燕必将大败强秦,成为七国霸主。”
  “哈哈哈,哈哈哈!”听到太子的话,燕王大喜,不由大笑出声。
  而这个时候,刚才的辛酉再次道:“太子大义,大王众望所归。正是大王和太子互信互依,同心协力,才会让我大燕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燕国,必会将秦人打回他们的老家去!”
  “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随着他的带领,朝堂上下齐声称颂,气氛也被带上了高潮。
  在此氛围下,燕王心满意足,他用手压了压,站了起来,看着下面的太子笑道:“众卿家说的没错,太子的确为我燕国的股肱。
  即日起,由太子统领羽林卫。我燕国上下万众一心,定然能抗击暴秦,国祚永昌!”
  “万众一心,国祚永昌!万众一心,国祚永昌!”
  在一片称颂声中,赵狄满意的笑了,太子丹的眼睛也闪闪发亮。
  只要掌握了羽林军,再加上他的声望已经名扬六国,抓稳燕国的朝政指日可待。到了那时,他就谁也不怕了。
  不管是燕王,还是……
  他看向赵狄,微微一笑,对他悄悄拱了拱手。
  大朝散去,出了殿门,不少官员将太子丹围在了中间,向他道贺。离和赵狄此时反而成了透明人一般,默然站在一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赵狄瞥了离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嘉公子今日表现不错,实在是让狄刮目相看。”
  离垂着头道:“狄先生谬赞,归根结底还是您教的好。我都是听狄先生的吩咐。”
  赵狄冷哼一声:“嘉公子谦虚了。事已至此,狄同你们的约定便正式生效。等出了王宫,我就把剩下的一千金给你,送你们离开如何?”
  “咦,不是要等到燕王决定合纵抗秦的时候吗?”离故意奇道,“此时是不是为时尚早。”
  “只要羽林军掌握在太子手中,是不是抗秦,何时抗秦,还不是太子说了算。所以,我们的约定已经完成了。”
  “好。既然先生如此说,自然是用不到我们了,我们正好可以过我们喜欢的逍遥日子去。多谢狄先生了。”
  “那自然是甚好!”
  赵狄又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想到昨日昌平君的使者对他说的那番话,心中忍不住暗暗冷笑。
  他也是昨晚才知道,这这赵家兄妹地身份果然非同一般。
  这个赵大,竟然是蒙家新收的义子蒙离。是宣唐公主的侍卫副总管。
  如此推算,那位同他形影不离的赵小妹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九成的几率正是宣唐公主本人。
  所以,从一开始他的猜测就没有错,这两人的确是就是他刚开始就认为的那两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