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证据就是李斯把持朝政那么多年来,朝中文官根本就没人的的才华压过他去。泱泱大秦,是真的没有人的才华高过他吗?自然不是,而是那些有才华的人根本上不来。
  所以想通这一点后,苏叶才会开办学堂,就是为了让大家报国有门,而不是让朝廷只成为某人的一言堂。
  至于张良。其他人或许是为了投效有门,为自己和子孙后代争一个前程。但是张良身为一个韩国贵族,一直战斗在抗秦的最前线,除了报灭国之恨,她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所以,秦朝统一六国后,对始皇老爹的刺杀不断,就是因为六国贵族的灭国只恨。张良自然是归在这一类的。
  后来张良跟着刘邦一统天下,那是在秦国灭亡,自己大仇得报后。就是报完仇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了。同韩国的存亡无关,也同家族无关。
  而在刘邦一统天下后,也没见他非要死气白咧的光复韩国,而是坚定的站在了皇帝一方,坚决支持大一统。
  所以,他是不反对大一统的。
  当然了,这都是正史中记载发生过的事情,而现在的情况同以前的历史完全不同了。
  这次攻下韩国后,因为是韩国公主刺杀秦王在先,韩国又破坏了合纵,同赵国魏国一起对付大秦,甚至还在咸阳城的地下打造抗秦的秘密基地……所以完全是理亏的一方。
  加之大秦吸引六国人才的政策十分有效,六国流民到达秦国后,对秦国的归属感日强。很多人早已把自己视作了新秦人。
  反观韩国,韩王昏庸,国内内斗不断,很多法规都是朝令夕改。甚至还有人借着秦国攻打韩国时机大肆敛财。
  故而在两国开战之前,很多韩国人便已经迁到了秦国,不但有商人甚至还有贵族。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在这次攻打过程中,很多城池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投降了。显然大家都想早点成为秦国人,享受身为秦国人的福利。
  所以这次战争的烈度,已经降低了很多。除了军队的损耗,百姓并没有什么伤亡,对一些因为战争无家可归的百姓,秦国也进行了安置。
  在甄别过不是韩国奸细,只是普通百姓后,秦国官员将他们安排到新开设的糖厂纸厂等处,让他们不至于饿死。更不用远离家乡。
  至于那些贵族,则一并全都迁往大秦,安置在隐宫中,在经过一段时间隐宫的教育后,让他们有了秦人的认同感之后,再放他们离开。
  可以说,对于战争的善后工作,大秦已经仁至义尽。苏叶不敢说自己在其中做过什么,但是她也已经竭尽所能。这也更是她答应韩非要做到的事。
  这一点连韩非先生这个正宗的韩国宗室都挑不出毛病来,张良的反应却如此激烈,实在是耐人寻味。
  再加上他根本就不反对大一统……
  苏叶猜,张良这么恨老爹,可能不是为了韩国的灭亡,只是为了自己。不是同大一统的制度为仇,而是将秦王嬴政当成了仇人。
  而推到这里,苏叶就想问一句了,她老爹到底把张良怎么了?怎么会让他对他如此的恨之入骨?非要杀他甚至屠他满门而后快。
  所以张良不理她没关系,她理他就行。故而每次苏叶去看他,都会很体贴地带去老爹同燕国作战的喜报。
  她告诉他,老爹带领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燕国边境,甚至还占领了督亢地区。而老爹能占领这篇燕国最丰腴的地区,还是因为她从燕国帮他带回的督亢地图。
  这个时候所谓的地图,可不仅仅是地形,甚至连布防都标在了里面,这让老爹的进攻可谓是如虎添翼。
  所以,如今已经不用荆轲献图了,因为督亢已经掌握在了大秦手中,已经不需要他们献上来了,至于樊於期的人头,只怕还不足以让荆轲走上大殿。
  燕太子若是还想刺杀始皇老爹,只怕还要拿出更有分量的礼物出来。
  当然了,后面的话苏叶并没有向张良讲明。而张良听到秦王政势如破竹攻破燕国的一道道防线后,脸上平静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裂痕。
  他看着苏叶冷笑道:“大秦铁骑踏破了多少城池,多少人因他的一己私欲身亡。而你,竟然还为他的的征伐洋洋自得,你们嬴氏一族果然都是冷血的怪物,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这还是这么久以来,张良头一次没有冷嘲热讽,头一次发表自己的立场。
  苏叶看着他眨了眨眼:“原来这就是你恨我父王入骨的原因呀。”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张良盯着她,“你甚至还造出大量火器,让六国被征伐的百姓死伤加倍。你的手上也沾满了六国百姓的血,你夜晚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做噩梦吗?”
  张良这些恶毒的话,实在是让苏叶无法同后世描绘的那个道骨仙风,超然世外的子房先生联系起来。
  若说他此时给她的是什么感觉,苏叶只能说每一个人少年都有中二的时候,大名鼎鼎的张子房也不能免俗。
  现在算起来,张子房应该才二十五六岁,在后来也就是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
  “你闭嘴。”这个时候,离怒喝道,“如你一般引匈奴人入关就是对的吗?故意引外族入关,让百姓受到荼毒,你的罪孽只会更大!”
  “我的罪,我认。你的罪,你认吗?”离的话显然没让张良的心理有任何波动,反而一脸鄙夷的看向苏叶……或者说是挑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