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当然了也有好消息传来, 小叔公和钩弋姐姐已经征越大胜归来, 也是在重阳前后就会返回咸阳向父王告捷。
越国如今已经成为了大秦的飞地, 只待楚国被拿下,再加上齐国,所有的中原土地便会连成一片,实现六合一统。
只是,始皇老爹比历史上早两年实现六国一统,本来是个好消息,但苏叶却觉得有些太顺利了。
于是她又翻了翻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发现在这一年,老爹的确是离开咸阳城出去巡游了。至于去了哪里,她暂时还没有查到。
但是,既然同史实对上了,苏叶多多少少也放了些心。就是经常用镜头直播老爹的情况,虽然因为距离远声音听不太清,但是画质却还算清晰。
中秋这日,父王没有回来,阿兄也没有回来,同苏叶一起过节的只有楚夫人和叶湑。自从苏叶被老爹专门请先生教授之后,楚夫人就很少再在苏叶的面前指指点点了。
因为大王的做法从未有过,让她也有些摸不清套路。按说苏叶及笄后就该备嫁了,扶苏也该接受正规公子的教导。但是大王的做法似乎将两个孩子反了过来。
扶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苏叶则被拘着进行各种政事处理的教授。如果苏叶是一个男子,楚夫人都要猜测大王是想将苏叶当做接班人培养了。
所以自那以后,对于苏叶的事情她反而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扶苏又离得远,叶湑也比平日懂事,她竟一下子清闲起来。
正好后来苏叶筹办的女学缺乏一个参事,干脆就让楚夫人担任了。
由于月华台的义勇之举,楚夫人俨然已经成了朝堂内外贵女们的典范。威望也日高,所以做这个参事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故而这四年来她也很忙,忙着各种女学的事,甚至后来还做了慈幼会和良医会的会长。
不但如此,之前被她救下的王小姐也加入了女学,竟然在女学中开办了善游会。
她不但自己学会了游泳,还让一群咸阳土生土长的女子们学会了游泳。当然了,这个善游会在筹办之初就让楚夫人担任了顾问,更是兼任了总教头一职。
于是乎,在楚夫人身兼数职的榜样作用下。咸阳城乃至大秦的一众贵妇人们,一个个全都以参与各种社会公益和政治事务为己任。
一时间,以前在丈夫们出外征战时只能在家中担惊受怕的贵族夫人们,纷纷积极主动地担起内务,保障了大秦内部生产经济生活的有序进行。
而在这些贵妇人的带头作用下,民间的女子们也纷纷走向社会。或求学,或打工,或行商,在家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
于是去年苏叶已经向父王请命,让受过大学堂教育的女子们,通过考核担任部分女官的职务。不仅仅是宫中的女官,更是辐射到了各个郡县。先从咸阳开始,再有序的推广下去。
在奏折中,苏叶陈述……只要解放了女子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大秦的人口就等于翻了一倍,劳动力也会同时翻番。
每年大秦子民消耗一样的米粮,却能多出来一半的劳力,就等于是增加了一半的财富,这个数字长久以往是非常可怕的!
苏叶的奏章中列举了详细的数据,无论是谁看过之后,都被深深震撼到了。
于是始皇大大立即签署了同意,先从女学中这些最有能力和见识的人中变起。
就这样,在这种新政策的驱动下,不但咸阳城的女子理工大学堂,甚至这几年中推广到各地的女学学堂,报名者趋之若鹜,险些被踏破了门槛。
也是因为如此,随着时间推进,大王再让苏叶接手处理各种政事,在楚夫人的眼中也没那么奇怪了。就连她自己不是也要处理一大堆的事,不管男子女子,自然是有能力者居之了。
但是,习惯了不代表不担心不揣测……
中秋之日趁着大王不在,只有她们母子几个在的时候,楚夫人小心问道:“叶儿,如今你已经快十八岁了,是不是婚事也该谈一谈了。”
“阿母,前几日你不是还在良医会上做了宣讲,让女子十八岁以后再成亲吗?我才十七,还早吧!”
楚夫人立即被噎了一下。良医会的刘太医的确说过,女子天癸刚至,肾气不全,不宜成亲生子。否则伤身还是小事,很容易因为身量未全,在生产的时候一尸两命。
楚夫人当然知道女子的艰难,也很认同。她成亲的时候虽然刚刚十六岁,但是生下苏叶和扶苏的时候都二十多岁了。所以深知年纪越小,生产越容易出事。
好几个她小时一起玩耍的姐妹,都是早早生产后出了事。为此,她才会答应做这种宣讲。
但是十八岁成亲生子不代表十八岁才开始议亲呀,于是她又劝道:“总可以将亲事早早议起来的吧。我觉得蒙小将军就不错,不如……”
“阿母,身为大秦公主,总要以身作则吧!”苏叶笑眯眯地道,“您刚进行了宣讲,就给我议亲,其他夫人怎么想?这件事情等再过几年再说吧!”
笑话,现代的时候,自己这个年纪高中还没毕业呢。最起码也得二十岁以后再考虑这件事情吧。
看来阿母还是太闲了,得再给她找几个会长当当,不然的话又该将主意打到她身上来了。她现在忙得很,很多事情都要推进,真的顾不上谈恋爱啊!
就在苏叶心中盘算着,是不是要让人请阿母做伤残军人康复会的会长时,一旁静静听着母女俩谈话的叶湑却眨了眨眼,将这母女俩的对话暗暗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