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说着,昌平君双手将一卷布帛呈上。
  “此事兹事体大,我不敢耽搁,便亲自带着大王得遗骸赶回咸阳。在问我罪之前,中郎将不如看看这上面所书内容再做定夺!”
  蒙毅见状,立即接了过来,却见是一片衣摆,衣摆上则书写着一封血书。
  蒙毅最熟悉大王的笔迹,看到血书,心下不由一惊。因为这血书的笔记同大王实在是太像了。即便是他,也无法辨认真伪。
  蒙毅速速看过一遍之后,更是倒吸一口冷气,眼睛向一旁的苏叶瞥去。
  看到他面色有异,苏叶正要让他把血书拿给自己辨认一番,却听昌平君突然道:“中郎将,可否劳烦您将血书上的内容读出来给大家。”
  “这……”
  蒙毅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再次看向苏叶。
  苏叶见他的样子便知道昌平君定是在其中做了手脚,当即道:“蒙将军念出来给大家就是。”
  “这,是!”蒙毅领命,立即开始诵读起来。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蒙毅刚开始念的,是《诗经》中的,《周颂·小毖》,与其说这是一篇诗歌,倒不如说这是周成王的罪己诏。
  只是这篇文章的开头以这首诗为引,只怕居心意味深长。
  之后的内容,正好印证了苏叶的这番猜测。而蒙毅在顿了顿后,继续大声诵读起后面的内容:
  “孤巡六国,彰我大秦国威,遇楚军,落于崖下。神明降罪,自惩于天。
  昔宣唐公主假借天命,蒙蔽视听,孤后悔莫及。宣唐为女不孝,为妇不仁,乃至乾坤倒转,神明降罪,今赐剑自裁。右相张苍,不匡正,为人臣不忠,其赐死。
  十八子胡亥为人淳厚,必能彰我大秦基业,继孤登基,继承王位,国祚永昌……”
  蒙毅读到这里,苏叶基本上都不用往后再听了。而蒙毅宣读诏书的时候,苏叶再次调出了直播屏。
  而这一次,图像终于显现。老爹正稳稳地坐在马车里,看样子刚刚驶离了一座山谷。
  苏叶猜测,刚才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山谷中信号较弱,才会让她看不到老爹的情况。
  她还真想不到,系统的直播显示信号,竟同现代的手机信号有相似之处呢。
  不过想归想,苏叶还是将视频里的老爹仔仔细细辨认了一番,确定正是老爹没错才真正放了心。
  此时,老爹的对面现在正坐着一人,看样子正在马车上向老爹禀报着什么,正是在这封诏书中要被老爹“赐死”的张苍。
  这封所谓的血书遗诏中,竟然将她同张苍相提并论为贻害秦国,贻害老爹的罪魁祸首,苏叶隐隐能猜出这封诏书是出自谁手了。
  就在这时,蒙毅已经宣读完了血书,内廷中的大臣们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他们一会儿看看苏叶,一会儿又看看昌平君,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谁。
  如果相信昌平君,宣唐公主就要被处死,但是如果判定这封信是假的,那么被处死的就是昌平君了。
  念完诏书后,蒙毅看着昌平君道:“昌平君,你所言的那具遗骸何在?”
  昌平君抬起头来,已经是老泪纵横:
  “中郎将,大王遗骸已经送回了咸阳。只不过因为死状太为凄惨,故而没有发丧。还请中郎将秉承大王遗命,杀宣唐,扶助十八子胡亥公子继位。”
  他此话一出,再次引出在场众臣的一片哗然。
  而这个时候,却见御史中丞刘大人出列,对蒙毅道:“这诏书很是蹊跷。中郎将若是做不了主,就请嬴氏宗亲出面,判定此诏书的真假。无论如何,王位决不能空虚呀!”
  “是呀是呀!”
  “六国余孽对我大秦虎视眈眈,若是王位空虚,我大秦将有灭顶之灾呀!”
  “的确是该请嬴氏宗老上殿,查看此诏书的真伪呀!”
  众人一番议论后,均觉得邀请嬴氏宗老上殿是最好的想选择,而在此期间,苏叶看着众人的各种举动,一言不发。
  直到大家都讨论的差不多了,她才冷道:“笑话,父王还好好的,你们就考虑起谁来继承他的王位了,这岂不是等同于谋反!”
  苏叶此番话,让内廷的议论声立即戛然而止。待他们安静下来,苏叶扫视众人,一脸严肃:“昌平君图谋不轨,你们是想做他的同党吗?”
  这个时候,有一位姓赵的御史出列,又道:“宣唐公主此言差矣。有诏书在此,难道我们不遵循大王的诏书,而是要遵从你的旨意吗?那我们岂不是也等同谋反了?”
  他的话,再次引来一片应和声。蒙毅见状厉声喝道:“都别吵了。诏书的真伪还不知道,你们就妄加揣测。等确定过诏书的真伪之后,再做定夺。
  现如今我们不是应该同仇敌忾,一心对敌吗?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我们要先把咸阳城守住才是要务!”
  不得不说,蒙毅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毕竟,同一封诏书的真假比起来,眼下的守城之战才是当务之急。万一出现了纰漏,别说秦王王位了,哪怕是整个大秦都要覆灭。
  可听到蒙毅的话,昌平君却双眉紧皱地抬起头来:“中郎将,我早就想问了。我进城时,发现守备严密,大批的火炮和火器也被推上了城墙,到底发生了什么?”
  “昌平君难道不知?”蒙毅看着黑着脸道,“以燕赵为首的六国余孽组建的联军,已经离咸阳不足三十离了,傍晚便会到达。如今全城备战,正准备对抗联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