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他只知道小弟在附近的私学里跟人念过书,虽然去做门客也没混出名堂,但总比他有见识一点,所以还是听了小弟的话。
既然用了,他自然要用好、用对,免得误了收成,还不起赊的帐。
“二兄!”
他正记诵着,小弟赵要远远地喊他,急匆匆跑了过来。赵夫自从受过伤,身体就不是太好,慢腾腾地站起来,问:“有事?”
赵要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家里还能凑出多少钱?”
赵夫未语先叹:“之前守城给了一百钱,剩不多了,你要就先拿去用。”
赵要垂下了头,低声道:“里典刚才叫我去,说邯郸下个月有考试。读过书会数算的都能去考,秦人要选人做小吏。我想去试试。”
但他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虽说离得不远,但到城里去总得花点钱,笔墨也得自备。要是没考上,这钱就白花了。
赵夫却愣了一会,理解他的意思后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有点不敢置信地问:“真的?”
“里典这么说。”
“去。以前读书的钱都花了,现在省这个钱才叫亏。”
赵夫是家里的老二,平常都是磨磨叽叽的慢性子,有什么事都听大兄的。大兄说他俩苦一点让小弟去读书,他就下死力干活,农闲也跟大兄去城里找活做。
大兄被征发入军,让他照顾好弟妹,他把小妹找好人家嫁了,还想给小弟找门婚事。是赵要强硬拒绝,让他自己先成家,他才成亲生了个儿子,眼下才五岁。
但是此时此刻,他显出难得的果断,催着赵要回去拿钱准备,再找里典把事情问清楚。他也不懂什么,但是能做个小吏那就是顶好的事了。
赵要跟在二兄后面慢慢地走,他决定了,这次要是考不上,就在家跟二兄一起务农。现在粮食打得多,他和兄长一起养活侄子,送侄子去学室。
秦人的学室还没有在邯郸开得太多,但赵要在做门客的时候听人说过,秦人现在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条路走不通可以试试另一条。只要学成一门,在考试中就有机会出头。
那时候秦国曾经在灭韩之后向六国公开举办过一次招贤之试,赵要有认识的门客同伴按捺不住去了,至今没回来,也不知道是死在路上了,还是真在秦国为吏了。
跟二兄一样,他们家与秦人有仇。但是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和他们的孩子还要活。要是他学的那些东西能让他在秦国做个小吏,那仇恨不仇恨的,想来父亲与大兄也会叫他们忘了,好好过。
赵夫突然回头,赵要差点撞他身上。
赵要:“二兄?”
赵夫:“田典说赊的那个肥料能多打一百多斤粮。”
赵要:“嗯。”
赵夫:“还了赊的帐还能余下来。你不要担心钱的事。”
赵要:“……嗯。”
“好好考,做了吏,就不愁了。”
“嗯。”
第83章 擒单于 汉大捷
刘彻本来不确定漠北之战会不会在元狩四年进行。因为原本给伊稚斜单于出主意引汉军越大漠, 以逸待劳而击之的赵信,现在嘛……
刘彻怀疑他还能不能上马。
自从火炮上墙,边郡也很少能被匈奴的袭扰威胁到了。赵信自己的部族在那边羊都养得少了, 靠赵信的配额做二手羊毛生意, 个个赚得钱都不知道怎么花用是好。
可能是草原生活朝不保夕, 胡人从最贫寒的牧奴, 到最上层的贵族,大多数人都有种今日有酒今朝醉、及时享乐的生活态度。赵信也不例外, 在朔方他又不怎么需要去打仗, 又富裕, 刘彻从回朝的主父偃那里听说, 他已经养出了双下巴,天天手托着肚子在街市上逛,长相都越发慈眉善目起来了。
不过, 很快他就放心了, 没有赵信出谋划策也有别人。
漠北苦寒贫瘠, 水草不丰。失去漠南的匈奴单于比谁都着急——刘彻现在是知道了, 在矿产能被利用起来之前, 漠北穷得掉渣,穷得荡气回肠,穷得是胡人眼中的胡人,强盗眼中的强盗。
匈奴自己衰弱了, 在漠北非常担心丁零、屈射那些穷且横的部落不服而反。因为他们穷, 以前匈奴仗着漠南的丰饶养兵,越过大漠征服了他们, 将他们那些除了命啥也没有的族人征入军中,反过来又增强了匈奴的实力。
但是现在失去漠南, 匈奴自己还要在漠北这个穷地方讨生活,目前暂时还能压得住,但长此以往,靠什么让这些身强力壮,眼红匈奴人财富的穷部落服从自己呢?
所以伊稚斜急于引汉军入漠北,完成一次大胜,好让他重返漠南,继续对漠北的压制。
对此,刘彻冷漠脸——别想了,一只鞋你就老实在漠北待着吧。
他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计划。现在粮食年年增产,等这一仗打完,他就开始酿烈酒往草原上卖。实际上已经酿了一些,送到朔方让那边归降的部落试饮,极受欢迎。
刘彻在后世待了好些年都喝不惯的白酒,他们喝得嗷嗷的,纷纷表示这才够劲。
很好,买羊毛的钱,除了茶叶之外,还可以用烈酒套回来。他也不确定草原民族会不会沉醉在烈酒之中,所以这只是个用经济回笼资金的手段。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原本历史上昭宣两朝在做的事了。
雷霆万钧的武力打击之后,就是润物无声的政治手段,无非还是分化瓦解拉一打一这等手段。但是现在有了毛纺业,用羊毛生意来拉拢这些以放牧为生的部落,显然会更容易一些。
<a href="https:///tuijian/guchuanjin/">古穿今 <a href="https:///zuozhe/omx.html" title="南林烟" target="_blank">南林烟